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1-09-25田龙海叶芸田水夏桂玲杨君
田龙海,叶芸,田水,夏桂玲,杨君
(1.贵州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0 引言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为心律失常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悸和乏力为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且在正常人和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心律平为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1-2]。能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舌唇发麻、口腔金属味或便秘等,对患者带来了新的负担。而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射频消融手术以其微创性,对局部心肌的一些局灶性兴奋、折返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它通过给心脏高频的热能,使局部的心肌产生凝固性坏死,而阻断异位兴奋灶和一些存在的异常通道,起到电隔离的作用,成为当前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方法[3-4]。此次研究为观察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选定收治的60例患者为评定受试样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应用医学样本观察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以来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室性早搏患者为受试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差异,等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2小组。纳入研究范畴的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室性早搏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实验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1~63岁,平均(47.01±0.98)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2~64岁,平均(46.01±1.98)岁,两评定小组在年龄上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选定。分别给予心律平治疗和射频消融术治疗,临床就二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信谊心律平(盐酸普罗帕酮片)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492,口服:1次100~200 mg,一日3~4次。治疗量,一日300~900 mg,分4~6次服用。维持量一日300~600 mg,分2~4次服用。
实验组:在一个有特殊设备的导管室进行,协同电生理医生、助手、护士和技师。取患者仰卧位,将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身体连接,并将身体以无菌单盖住,医务人员穿戴上无菌手术衣和手套。常规消毒并行局部麻醉,以穿刺针穿刺静脉/动脉血管,将导管插入特定部位如腹股沟或锁骨下、颈内静脉,完善电生理和心脏电生理检查将电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明确诊断后,通过导管对心脏异常电活动的确切部位进行定位,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消融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将临床用药结果分为三层级,分别为有效、显效、不良反应。其中疗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未进一步恶化。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疗效=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处理。应用BMDP(Biomedical computer programs,生物医学计算程序)统计学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为(%)、(±s)表示,用χ2、t检验,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特征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比较[n(%)]
2.2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左心室松弛时间常数(T)、E波减速时间(EDT)、快速充盈分数(RFI)上数值对比分别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kPa/s)左心室松弛时间常数(mmHg/s) E波减速时间(ms) 快速充盈分数(RFI)对照组 30 213379±100.12 1824.79±262.08 162.14±27.25 1.68±0.49实验组 30 289.46±34.38 (2923.75±750.52) 199.77±32.40 2.80±0.1 t - 15.270 10.378 2.766 2.766 P - 0.001 0.001 0.047 0.047
3 讨论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5-6]。常用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并在患者的疾病治疗中起了一定的效果,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射频消融作为现代医学的产物,具有治疗简单的突出效果[7-8]。
本研究表1和表2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此次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既往研究在本论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射频消融术相比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更为安全有效,对于无手术禁忌证者,尤其药物治疗无效、室早发作频繁者效果更佳;尤其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二联律0次、三联律次数0次对比情况及其室早总次数上更具比较优势;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较好,成功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并发症较少;尤其在术后第3天LVEDD、LVESD及LVEF;LVEDD、WESD及LVEF;术后2、3与12个月E/Em的指标情况对比上更具比较优势[9-10]。
综合来讲,射频消融是在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电极导管装入心脏的介入性技术。做射频消融术时,需先通过检验确定心律失常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异常位置释放一个高频电流,这时会在很小范围内产生较高温度,利用热效能使局部组织水分蒸发、干燥坏死。射频消融术痛苦小,不需要全麻,是治疗本病最常见的方法。比之心律平常规用药治疗,本方法具有更为突出的临床效果。射频消融术通过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段。高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极导入组织,再经弥散电极形成回路,电极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受电流影响发生震荡,产生摩擦热,可使局部温度达到100℃,血栓形成、终止血供,使病灶组织缺血性变性和坏死。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确切,比之心律平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可在后续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