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25孙利平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麦角宫素出血量

孙利平

(东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产科中的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后24 h内的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剖宫产患者24 h内的失血情况达到或高于1 000 mL,而胎儿娩出后24 h内的出血量大于等于1 000 mL的患者,经过持续按摩子宫,促宫缩药物应用,水囊宫腔填塞,术中子宫捆绑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需要行子宫动脉栓塞及切除子宫则是难治性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作为妇产科临床比较常见的危急重症,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症状较轻的患者其住院时间会被延长[2],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增加;而出血情况严重的患者需要切除子宫来达到止血的目的[3],这会导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并且很有可能死亡[4]。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宫缩乏力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子宫收缩乏力的危险因素包括产程时限延长、胎盘和胎膜残留、绒毛膜羊膜炎、催产素应用不当、先兆子痫和子痫、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产程中麻醉剂的应用和前1次分娩发生过宫缩乏力。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剖宫产术术前存在上述高危因素且术中发现宫缩乏力,术后应尽早预防性应用促宫缩药物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是关键。临床上的干预手段一般是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5]。但由于受体饱和,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6]。本次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20例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伴宫缩乏力患者,探究分析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伴术前或术中宫缩乏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5.4±5.9)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6.1±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的调查研究,通过了医院相关负责人批准,入选的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书,属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报告将对相关药物或者医疗行为过敏或有不良反应的患者、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以及有重度精神疾病以至于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进行了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预防治疗:术后回室单剂量静脉滴注100 μg(1 mL)卡贝缩宫素,普通缩宫素可以在术中胎盘娩出前胎儿娩出后给予子宫肌注10单位,同时胎儿娩出后术中静脉滴注10单位;观察组患者术中普通缩宫素用法同对照组,术后回室加用麦角新碱注射液:为患者肌肉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4526企业名称: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预防,用法: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0.2 mg,必要时可2~4 h重复注射1次,最多5次。静脉注射时需稀释后缓慢注入,至少1 min。观察患者的宫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如患者的出血量较大则可以结合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在间隔2~4 h后进行再次肌肉注射[7],但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的总次数不可以超过5次[8]。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两组患者分娩时及分娩24 h的血红蛋白浓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产后2 h以及24 h的阴道出血情况以及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子宫收缩力显著增强,阴道的出血情况减少显著为治疗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子宫收缩力有一定程度增强,阴道的出血量有所减少为治疗有效;如果在进行反复给药之后,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没有任何改变,阴道的出血量也没有任何减少甚至有所增加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24 h的阴道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出血量均未达到产后出血标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比(±s, mL)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比(±s, mL)

组别 例数 术后2 h出血量 术后24 h出血量观察组对照组66.36±19.23 79.47±29.16 t 2.326 2.907 P 0.000 0.004 60 60 46.69±16.66 54.87±21.55

2.2 两组患者分娩时及分娩24 h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

观察组分娩时及产后24 h的血红蛋白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分娩时及分娩后24 h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s, g/L)

表2 两组患者分娩时及分娩后24 h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s, g/L)

组别 例数 分娩时 分娩后24 h观察组 60 109.53±11.11 102.58±12.11对照组 60 104.81±12.16 96.58±10.09 t 2.219 2.948 P 0.03 0.005

3.讨论

目前针对临床上的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常采用促子宫收缩药物进行治疗,相关药物主要是和患者的子宫平滑肌的受体相结合并诱使子宫有规律、高频率地进行收缩以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9]。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发生率的2%~3%,在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因疲劳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70%。所有影响子宫收缩和收缩功能的因素都会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子宫因素(多胎、巨大儿、子宫肌壁损伤、子宫病变等)和药物因素(麻醉、镇静剂的使用等)。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和有效控制孕产妇出血,将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而传统常规的缩宫素往往只能对患者的子宫体收缩起到一定作用,比如与子宫体部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从而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与子宫蜕膜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刺激蜕膜释放前列腺素,改变宫颈细胞外基质成分,如激活胶原酶,使胶原纤维溶解和基质增加,可以使宫颈软化。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加,足月时达高峰,而当患者的受体饱和过后缩宫素的作用则难以得到发挥。因此为了改善产妇的预后并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选用有效的方式和药物对产妇进行治疗干预则意义重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时及产后24 h的血红蛋白浓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临产后需要剖宫产的患者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进行止血的疗效确切,止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麦角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