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1-09-25全未勤
全未勤
(巧家县人民医院外四科 云南 昭通 65460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发病率较高,致病原因包括血液高凝、静脉内膜组织受损、下肢静脉区域血流速度降低等,其主要发病人群包括恶性肿瘤、高龄、长期卧床、手术患者,部分患者可合并肺栓塞死亡,为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方案[1]。临床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方案包括手术取栓、抗凝、溶栓等,治疗的关键是恢复下肢静脉组织血流流通,避免血栓脱落及延伸[2]。为深入探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治疗措施,本研究择取本院相关患者为基础样本,探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择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就诊68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评估样本,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皮肤颜色为紫红色,局部组织疼痛及发热,行走状态异常,经静脉造影检查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且对本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同意。统计68例患者基础性临床资料,男41例,女27例,年龄区间统计范围41~75岁,平均年龄(58.49±2.75)岁,发病时间区间统计范围8 h~6 d,平均(3.57±0.44)d,其中中央型28例,混合型40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麻醉方案为利多卡因(1%)局部麻醉,对患者健侧股静脉实施Seldinger技术穿刺,依据操作规范要求将5F血管鞘准确置入内部。完成操作后行常规下腔静脉造影检查,评估患者下腔静脉组织是否存在血栓,测定其宽度,以测定结果为依据选择适宜尺寸的可回收滤器。探查并确定双侧肾静脉开口准确部位,利用推送设备将可回收滤器推送至双侧肾静脉开口略向下1~2 m。二次行下腔静脉造影,确认可回收滤器是否展开及位置是否正常。
利用彩超引导实施腘静脉穿刺,如患者为小腿血栓,需实施足背静脉穿刺入路,穿刺操作技术为Seldinger技术。如患者腘静脉存在血栓,持续负压吸引穿刺针无显著回血,并吸出血栓类似物,可评估为腘静脉内部准确置入穿刺针,此时可置入导丝与导管鞘。溶栓导管通过导丝引导置入血栓区域,并妥善固定。经由导管持续24 h泵注尿激酶,剂量为50万U/d,间隔48 h行造影检查,评估溶栓效果,并适当变换导管溶栓位置。溶栓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TT(凝血酶时间)、Fg(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如Fg指标低于1.5 g/L,可降低尿激酶用量,如Fg指标低于1.0 g/L需停止使用尿激酶。总体置管溶栓时间上限为14 d,如患者血栓完成溶解或大部分溶解可拔管。患者拔管后持续口服华法林抗凝,如用药剂量调整为INR2.0~3.0可出院。为改善预后效果,患者需持续穿戴弹力袜3个月以上,并持续口服华法林抗凝。
1.3 评价标准
统计评估68例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对比术前及术后7 d、14 d膝关节以上15 cm与膝关节以下10 cm肢体周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分析近期疗效
68例患者治疗期间均顺利置入可回收滤器,术后持续溶栓3~8 d,平均(6.42±1.05)d,尿激酶总用量为225万-3814万U,平均(2 015.44±128.79)U。术后下肢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肿胀消退,行走能力显著提高,局部皮肤组织发热及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术后经彩超检查证实,患者无侧支血管形成,髂股静脉血流恢复,总住院时间为(7.12±1.05)d。术后不同时间段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均低于术前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P<0.05),见表1。
表1 对比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s, cm)
表1 对比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s, cm)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7 d 术后14 d膝关节以上15 cm 2.26±0.85*14.296 0.000膝关节以下10 cm 68 6.92±2.55 tP--3.79±1.12*9.267 0.000 68 5.19±2.04 tP--2.45±1.08*9.788 0.000 1.79±0.94*12.482 0.000
2.2 分析远期疗效
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造影检查,均未发生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移位,62例患者顺利取出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6例患者滤器周边区域存在血栓,经导管溶栓治疗3 d后4例患者血栓消失,取出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2例患者血栓大于1 cm,体内置入永久滤器。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全部患者行走及皮肤颜色正常,肢体肿胀消失,多项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68例患者中色素沉着及髂股静脉闭塞各2例,患肢皮肤组织无溃疡,无肺栓塞,采用永久滤器治疗患者血栓未进展。
3.讨论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属于下肢静脉组织非化脓性炎症疾病,患者下肢静脉管腔内部形成血栓,病变可累及下肢深静脉及浅静脉[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及肿胀,皮肤组织颜色转变为紫红色,并伴有肢体运动障碍,部分病情危重患需实施截肢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如产生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甚至引发患者死亡[4]。
临床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案包括导管机械取栓、外科手术取栓、全身性溶栓、抗凝、介入插管接触性溶栓等,其中抗凝属于标准化治疗干预方案,行抗凝治疗后实施溶栓可在短时间内促进血栓溶解,继而恢复下肢静脉血流灌注,预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合并症[5]。介入导管持续性溶栓治疗主要优势为疗效显著,对患者机体损伤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可有效避免治疗操作对患者静脉瓣膜功能的损伤。介入导管持续性溶栓治疗期间利用导管及导丝可实现下肢静脉血管腔开通,使药物直接与血栓组织接触,进而实现新鲜血栓的短时间溶解,有效缓解皮肤肿胀及肢体疼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及预后的整体效果[6]。
通过对本研究中各项数据资料的分析评价可知,68例患者治疗期间均顺利置入可回收滤器,术后持续溶栓(6.42±1.05)d,尿激酶总用量为(2 015.44±128.79)U,总住院时间为(7.12±1.05)d,无侧支血管形成,髂股静脉血流恢复,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术后7 d、14 d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均显著低于术前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可认为介入导管持续溶栓效果显著。同时,本研究中对68例患者预后效果进行研究评估,全部患者行走及皮肤颜色正常,肢体肿胀消失,多项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色素沉着及股静脉闭塞,可认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远期疗效显著。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脱落可引发肺栓塞,介入导管溶栓前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可显著降低肺栓塞发生率,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可认为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效果显著。通常情况下,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需在植入后2周内及时取出,本研究中62例患者顺利取出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6例患者滤器周边区域存在血栓,经导管溶栓治疗后1例患者采用永久滤器,血栓得到有效控制。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关键环节为定位及释放,定位操作中可将滤器尖端区域放置于深静脉开口下缘[7]。经溶栓治疗后,需评估患者下肢静脉通畅度,确认无血栓形成方可回收滤器,如患者为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建议长期保留滤器[8]。
综上分析可知,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应用。同时,本研究中择取患者样本量较少,缺乏同类型资料数据的横向分析评价,在流程设计等方面不够系统完善,持续开展研究的总时间较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的相关问题仍需持续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