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逻辑意蕴、内涵特征和价值贡献

2021-09-24毛磊翟坤周

文化软实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脱贫攻坚

毛磊 翟坤周

[提 要]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贫困治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共同决定的必然性。在架构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内容框架时是依据目标导向、原则要求、路径选择与主体保障等逻辑思路展开的,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性、多元性、历史性与系统性理论特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所形成的贫困治理重要论述,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反贫困理论,丰富与完善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而且对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与世界大变局下国际反贫困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贫困治理;脱贫攻坚

[作者简介]毛磊: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发展;翟坤周: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贫困现状、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眼全人类反贫困事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套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中国贫困治理,把解决贫困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积极开展贫困地区的调研工作,有效应对贫困治理的新变化、新特点与新困境,主动调整与完善贫困治理措施,架构起一整套较为系统的贫困治理体系。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一项问题导向明确的实践性活动,它在指导新时代脱贫攻坚中完成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飞跃。2020年底,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标志着该理论体系架构的全面落成。本文在厘清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的生成逻辑基础上,揭示其内容架构、总结其理论特质,以期为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借鉴,这对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生成逻辑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都有其理论源流和实践基础。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理论逻辑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贫困治理相关理论中探寻的,其实践逻辑主要是立足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既有对已有贫困治理思想的科学继承,也有对改革开放以来贫困治理探索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的总结。

(一)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承继与升华。

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研究,揭示了工人阶级被排除在共享发展大门之外与贫困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要改变工人阶级的贫困现状只有废除私人占有的经济制度,让生产资料向全体社会成员复归的思想。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中也指出,“贫困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61.],而要改变这一困境,就必须在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将生产力社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如此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曾提到要注意贫困化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6.]这些思想成果为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人对贫困治理的思想结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來就高度重视贫困治理工作,并始终将反贫困作为党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事业来做,经过百年的奋斗实践,形成了具有独到理解的思想结晶。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反饥饿与反压迫运动,提出了要实现人民群众吃饱饭、有衣穿,就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劳苦大众实现了“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为逐步摆脱饥饿与贫困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贫困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抓经济社会建设,推进工业化改革,提高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使农民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08.]。

在改革开放时期,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加速了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贫困治理的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指出“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5.],这就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贫困治理的基本思路。此后党和国家在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将贫困治理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开展,逐步使全体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反贫困思想,成为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思想家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去关注当时社会的反贫困难题,如《管子》中提出要治理国家必须使民众富起来,唯有如此,国家才能更好地治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诸多富民、济贫的反贫困思想,这些都是宝贵的反贫困精神财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正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中生成的。

4.世界贫困治理相关理论的有益借鉴

贫困问题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世界各国在贫困治理的探索中形成了诸多有益经验,成为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有益借鉴。阿玛蒂亚·森作为发展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曾对“贫困指标”的定义、贫困产生的原因、贫困的解决途径做出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使贫困人口识别更科学化;他对贫困产生的原因也做了系统研究,认为人的基本能力丧失和权利不平等等是重要因素。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源在于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不足,要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投入,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等。以上各国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相关论述,也成为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理论来源。

(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正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囊括了贫困治理的实践目标、实践需要、实践方法、实践主体与实践结果等,构成了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逻辑。第一,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目标是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到“两不愁”“三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举全国之力,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底线,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围绕致贫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脱贫攻坚格局,如期完成了全面脱贫目标,为迈向新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需要是指党中央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将贫困治理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一时期的贫困治理紧密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展开。第三,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期基于脱贫目标、任务与现状对传统扶贫方法的创新性发展。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脱贫攻坚期的貧困治理采用了诸多“超常规”的方法。

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方略,不要“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 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01).,采取“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相结合的扶贫举措,“五级书记”一手抓工作机制等,将脱贫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与考核到位,从而精准有力地推进了贫困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如期实现了全部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第四,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主体囊括了党领导下的政府、市场与社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贫困治理是党的领导优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在党的有力领导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多方协作体系,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防止脱贫群众返贫。第五,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实践结果是如期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近一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治贫伟绩,也为世界各国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标志着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全面形成。

二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中逐步形成并用以指导贫困治理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4.]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强调脱贫就是要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在架构时是依据目标导向、原则要求、路径选择与主体保障等逻辑思路进行的。

(一)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目标导向

1.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曾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9.]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立足新时代,面临全国上下还有许多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没有实现脱贫的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一根本问题出发,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是贫困治理的根本目标,揭示了共同富裕与贫困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贫困治理更好地契合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新时代贫困治理的历史使命。

通过践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致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任务,需要把共同富裕的实现放在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大局中来理解与把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7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与实践如何改善人民生活、消除贫困。新时代致力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强化政治责任。消除绝对贫困需要从中央到地方一层一层地往下抓,落实脱贫任务责任制。另一方面要激发内生动力。

要提高贫困治理干部的素养与能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受助群众的能动作用,改善贫困心理,营造良好的反贫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的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实现更好脱贫。

2.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高度契合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转化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景。一方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物质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贫困治理不仅是治理物质贫困,还包括对精神贫困、文化贫困、权利贫困、思想贫困、生态贫困等方面的治理,以期实现人民在各个方面的富裕,从而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贫困治理思想,致力于将贫困治理作为民生工程来抓。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扶贫工作是中国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基础性工作,明确了贫困治理的根本宗旨,为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落实贫困治理任务提供了基本评价标准。

(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原则要求

1.准确识贫是前提

科学识贫是开展贫困治理、打造扶贫模式的重要前提。从贫困种类来看,可以将贫困划分为物质贫困、精神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貧困与残疾贫困等诸多类型。而关于贫困的划分标准与划分依据,不同国家各不相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贫困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只有精准识别哪些是扶贫对象,才能有效开展贫困治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仍要及时完善贫困标准,贫困标准的制定要更多地向各类权利、机会与能力缺失方面倾斜。一言以蔽之,我国贫困标准的制定要始终以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要依据。

2.全部脱贫是底线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10-26(02).]农村地区、革命老区、西部偏远地区是我国贫困治理的重点地区,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主要目标和底线就是实现各类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只有重点解决好这些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党在新时代的脱贫目标才能稳步推进、有序完成。

3.阻击返贫是保障

在推进贫困治理进程中,要预防诸多返贫风险:一是后续脱贫政策衔接不足的风险。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和西部偏远地区,全面脱贫任务完成后,如果没有后续政策与财力的支持,极易导致脱贫人口再次返贫。二是脱贫人口内生性动力不足的风险。

脱贫人口因适应社会发展能力较弱、劳动能力与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再次返贫。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保障措施阻击脱贫人口返贫,“做到不稳定脱贫就不彻底脱钩”[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24.]。

(三)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路径选择

1.有效落实精准扶贫方针

精准扶贫在新时代贫困治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扶贫事业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科学转变。在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后,中国共产党对精准扶贫策略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更科学的认识。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强调要结合实际,落实扶贫政策,此后精准扶贫理念被深入贯彻到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的方方面面。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80.]。一是要强调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前提。不仅要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还要对贫困的原因、贫困的程度与致贫的环境等方面进行精准识别,如此才能“明确靶向、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G].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30.],从而有效实现精准脱贫。二是立足精准帮扶。落实到具体怎么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必须要抓好“六个精准”和搞好“五个一批”工程。在具体操作实践精准扶贫理念过程中,“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实上见实效”[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8.]。三是要保证精准管理。为防止已脱贫人口的返贫现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制,严格监督与精准管理,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战胜利成果。

2.深化扶贫工作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改革创新的动力激发作用,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始终强调要深化扶贫工作改革创新。

新时代以来,党的贫困治理实践活动证明,改革创新是促进扶贫事业更好进行的重要动力,也正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理念、方法、机制体制等方面的过程中,党领导的扶贫事业才取得了我国乃至全世界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任务。在新时代推进贫困治理事业的进程中,要探索与把握贫困治理规律、更好实现减贫目标都必须借助改革创新的力量。

为更好激发贫困治理的发展动力,需要坚持并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一是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是有效实现扶贫事业的基本前提。在新时代贫困治理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全体贫困人口脱贫就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

二是要改革创新贫困治理理念。“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就是要实现由单一物质扶贫拓展到扶智扶志,由简单的“救济式”扶贫向科学持久的扶贫方式转变,这是党贫困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三是要改革创新贫困治理参与主体。实现从政府包办扶贫转变为全社会广泛参与。贫困治理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扶贫合力,完成扶贫任务。四是改革创新扶贫思维方式。实现由单向度思维向多向度思维转变。

需了解扶贫实际,采取多维视角和方式,真正做到有效找准“贫困根”,有效应对贫困治理,提高扶贫质量。

3.打造中国特色扶贫模式

扶贫事业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贫困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模式。开展扶贫、减贫工作一定要贴合本国实际。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就是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扶贫实际,提炼、总结、升华而成的。打造中国特色“扶贫模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道路,不做其他国家扶贫模式的移植者。

新时代落实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任务应结合国情实际和世界扶贫标准与指标体系,优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扶贫事业提供借鉴。一是要巩固定点扶贫模式。定点扶贫模式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事业的典型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定点扶贫模式是一个较为宏大的体系,从定点扶贫的范围来看,可以定位到市、县、乡、村等;从定点扶贫的对象来看,可以定位到较贫困、一般贫困、中度贫困、极度贫困人口等;从定点扶贫的内容来看,可以从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着手。二是要坚持综合治理扶贫模式。这一模式是对各种扶贫模式的高效整合,符合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现状与突出矛盾。

(四)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主体保障

1.中国共产党是贫困治理的坚强领导主体

中国共产党是落实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坚强领导主体。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也是贫困治理事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党的宗旨与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必然会将实现全体贫困人口脱贫放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位置,作为当前民生工作领域最为重要的方面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敢于自我革命,极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为落实贫困治理思想提供了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历史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如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的扶贫事业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与强而有力的党的领导密不可分。

贫困治理工作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1.],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继续坚持与不断强化党对扶贫事业的领导,才能保证扶贫事业保持正确的治理方向,才能有效实现贫困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做好党对扶贫事业的领导工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发挥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建立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5.],为解决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政治保障。二是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6.]各级党委要勇于承担脱贫任务,履行领导职责,扎实推进扶贫工作,以期按时完成扶贫目标。三是要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建设工作。基层党组织是推进贫困治理实践的一线,特别是要加强基层一线领导干部的培养工作,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四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强化组织保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出发”[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6.],积极推进扶贫工作,防控扶贫中的腐败问题,坚决打赢贫困治理战役。要实现脱贫攻坚克难,加强组织保证是关键,只要党组织从中央到地方上下一心,决心做好贫困治理工作,落实好责任制,就定能实现贫困治理目标。

2.过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是贫困治理的实施主体

贫困治理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谁来做”的问题上,过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是贫困治理的实施主体。

“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57.]人才一直以来都是较为紧缺的资源,尤其是懂扶贫工作的人才就更少了。因此,新时代落实贫困治理思想的关键,就是必须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优良、业务能力强的扶贫工作队伍,“选好配强干部”[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55.],从而更加有效实现脱贫攻坚的职责与使命。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3.]落实贫困治理任务,关键在扶贫队伍,在扶贫队伍的思想观念、工作能力与工作作风等方面。首先,要坚定扶贫队伍的理想信念。要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思想武装头脑,贯彻党的扶贫路线、方针、政策,改造和克服与履行职责使命不相符合的错误思想。其次,要培养扶贫队伍的能力。无论是外派扶贫队伍,还是本地扶贫队伍,都“要突出抓好各级扶贫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省、市、县都要加强培训力度”[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2.],提高扶贫队伍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对科学思维方式的掌握与运用。最后,要加强扶贫队伍工作作风建设。自党成立以来,作风建设就是党建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3.]扶贫队伍工作作风建设是关系贫困治理成败的大事,必须作为重要方面来抓。

3.社会各方力量是贫困治理的参与主体

社会各方力量是贫困治理的参与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开创了新的历史局面,但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范围广,贫困问题复杂等因素,脱贫攻坚任务极为艰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贫困治理工作,强调要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体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就必须动员社会大众的力量参与贫困治理。

一是要坚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要实现社会扶贫、专业扶贫与行业扶贫的协调联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扶贫氛围,不断拓展扶贫成果与质量。习近平强调在“三位一体”模式下,将极大激发全社会的扶贫动力,有效形成贫困治理合力。二是要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东部地区要发挥各种优势,通过将人才、資金与技术等输入中西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注入脱贫的强大动力。三是要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贫困治理中。党和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使各类企业能够有效进入贫困地区,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将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有力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总之,要形成大扶贫格局就必须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带领贫困地区“携手奔小康”。

4.贫困群众是贫困治理的践行主体

实现当代中国扶贫事业取得重大成功,不仅要求党和国家加大扶贫力度、贯彻落实贫困治理思想,更要求调动贫困群众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避免“一扶就富,扶后就穷”的困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58.]。在新时代,只有扎实推进以贫困群众为主体,自力更生解决贫困问题,激发内生动力,才能为落实贫困治理思想提供更有力保障。

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应该从多维视角出发,竭尽所能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脱贫。首先,要对贫困群众进行扶志。要帮助贫困群体在精神上实现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的转变,使他们相信“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9.]通过自身努力和顽强意志能够实现脱贫致富。其次,要对贫困群众进行扶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萎靡。”[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7.]通过教育的方式向贫困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与方法,帮助贫困群众提升发展能力与各方综合素质,帮他们把“脑袋富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42.]最后,要帮助贫困群众在实践中实现脱贫。能不能脱贫致富,关键不是只看外在帮扶力量对贫困主体的影响,

而是要靠贫困主体自身艰苦奋斗实现的。实现贫困群众脱贫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需要贫困群众在反贫困实践中,以极高的积极主动性去克服诸多困难,做到真脱贫。

三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立足中国实际、紧扣时代脉搏,高度关注并开展国际扶贫事业的交流与合作,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贫困治理领域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化了对贫困治理规律的认识,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彰显出人民性、多元性、历史性与系统性的鲜明特征。

(一)贫困治理过程中充分彰显出的人民性

贫困治理工作是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真实写照。增进人民福祉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在扶贫领域践行党的庄严承诺,使全体贫困人口脱贫,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中逐步实现对发展成果的共享。一方面,

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计划、部署等都是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做出的战略抉择,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的目标,高度关切人民的生存、发展权益,真正做到扶贫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

党在扶贫治理工作中,始终践行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以贫困对象作为扶贫的目标尺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贫困对象脱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6.]将贫困对象作为贫困治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二)贫困治理过程中依靠对象的多元性

贫困治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主体,凝聚社会力量,才能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贫困治理中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扶贫格局,为实现我国脱贫

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在脱贫攻坚中起著顶层设计的领导作用,把握着扶贫工作的方向与任务,从较为宏观的视域去指导新时代中国的扶贫事业。二是依靠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是新时代贫困治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保证。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导扶贫策略和政策制定、主导扶贫资源的组织和动员、主导扶贫资金的分配和扶贫项目的实施。三是动员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新时代贫困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由于社会组织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被誉为扶贫事业的“第三种力量”,有效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能够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四是依靠市场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已然成为扶贫事业的重要力量。

(三)贫困治理过程中目标实现的历史性

贫困治理过程中目标的实现是交织进行的,带有阶段性、历史性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治理目标的实现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实现一般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的是低收入群体的脱贫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治贫难度较低,较容易实现。二是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深度贫困地区从地域上划分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需找准贫困诱因,采取有效应对之策,实现同其他贫困地区一道脱贫。三是实现全体贫困人口脱贫。阐明了全体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目标。四是实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3.]贫困治理思想要解决的正是全体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使之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

(四)贫困治理过程中思想逻辑的系统性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科学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贫困治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贫困治理以及怎样进行社会主义贫困治理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正确总结了人类社会治贫经验,科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事业的一般规律,取得了中国扶贫事业的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思想逐渐由单一走向多维、零散走向系统、封闭走向开放,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思想体系,这是新时代民生观、群众观在贫困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正是基于科学治贫思想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新时代条件下贫困治理工作的中心问题开展贫困治理工作。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不仅指明了贫困治理的价值目标、基本要求、根本任务与准确定位等总体要求,又明晰了逻辑主线、建设关键、发展动力、有力保障等总体部署,还表明了党的领导是贫困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四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价值贡献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贫困治理实践中孕育发展起来的既立足中国实际、又面向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丰富与完善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而且为后脱贫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世界大变局下国际反贫困事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反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视私有制为造成“绝大多数人”贫困的经济根源,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

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所处时代条件认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立足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批判,阐明了工人阶级要摆脱贫困,必须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与压迫,建立公有制的社会。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实践场域的历史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探讨了当时制度条件下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揭示了只有从社会制度上改造资本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象的本质;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要解决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对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以实现全体贫困人口脱贫为基本目标,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根本任务,通过激发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使扶贫对象的自主脱贫意识和致富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切实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质的转变,推动当代中国的扶贫事业从“输血式”到“造血式”、从“扶贫”到“扶志”“扶智”的阶段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基本理论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丰富与完善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

在新时代中国治贫实践中逐步构建起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66.],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更充分展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保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依据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作出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指导新时代扶贫实践,推动了贫困治理领域的一系列创新与改革,构建起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创新。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紧紧围绕着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展开,这一严密的逻辑体系包括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动力体系等方面内容,各具体体系层次分明,紧扣脱贫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三)为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任务已完成了832个贫困县全体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壮举,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脱贫攻坚期通过“造血式”的扶贫方式,极大提高了农村脱贫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全社会各领域的帮扶,使农村各项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是后脱贫时期党和国家开启下一阶段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属于更高阶段与更高质量的促进脱贫与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可以说,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开启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要完成新发展阶段的脱贫任务与目标,就必须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缩减中国相对贫困人口数量。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要求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建立健全返贫风险预防机制,并且配套相关政策措施,不断降低返贫和新贫困发生率。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提供了重要助推力,也营造了良好氛围。在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加速了中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在全社会得到高度认同,为乡村地区加快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堅实基础。

(四)推动世界大变局下国际反贫事业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变局中推进国际反贫困事业发展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新时代中国开展贫困治理的实践,不仅推动了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与推动了国际社会反贫困事业的发展。贫困问题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相伴随而存在,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人类一直都在探索有效方法以应对治贫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需共同应对的世界难题,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梦想,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34.]面对国际国内贫困治理的严峻形势,中国立足本国贫困治理实际,践行“全球治理观”,倡导国家之间积极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世界减贫难题。习近平指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02.]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牵头建立亚投行,为国际扶贫事业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力度,有效推进了国际减贫进程。中国在新时代开展贫困治理工作,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当下扶贫事业现状,也日益影响着世界各国贫困治理的进程。中国在解决自身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必会在治贫理念、手段、机制等方面给其他国家以深刻启示,为贫困问题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方案。

五 结语

在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我国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要将贫困治理工作瞄向相对贫困治理,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贫困治理目标,确保共同富裕取得更大进展。

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更好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总之,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86-487.],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接续实现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脱贫攻坚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