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

2021-09-24李捷

文化软实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提 要]百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多彩、独具特色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精神世界,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以弱胜强、化险为夷,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始终占据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信仰高地、真理高地、道义高地、精神高地、文明高地。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里,崇高理想犹如信仰之光,照亮着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信仰伟力之源。真理追求犹如思想之光,指引着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思想伟力之源。人民至上犹如力量之剑,是推动历史车轮和时代航船所向披靡的根本动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立党兴党强党的实践伟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伟大的精神丰碑,其源头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在百年间的弘扬赓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和政治品格的鲜明体现,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伟力之源。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世界;理想信念;建党精神

[作者简介]李捷:中國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湘潭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毛泽东思想和生平。

百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多彩、独具特色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精神世界,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以弱胜强、化险为夷,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始终占据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信仰高地、真理高地、道义高地、精神高地、文明高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拥有如此历久弥坚的精神世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蕴涵极其丰富,择其要者,可以用崇高理想、真理追求、人民至上、精神丰碑、文化自觉来概括。

一 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伟力之源

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里,崇高理想犹如信仰之光,照亮着前进方向。崇高理想,无论在任何时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2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最早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中国的“普罗米修斯”。1927年4月被捕入狱后,他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0.]面对敌人的绞刑架,李大钊从容就义,树立起理想信念坚定的标杆。毛泽东是党、人民军队、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一生践行崇高理想追求,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中译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31.]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国家刮起的搞垮共产党、搞垮社会主义的狂潮,他坚定地表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82-383.]“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83.]他还殷殷嘱托:“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83.]

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崇高而远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植于人民群众对几千年来不平等不公正的剥削制度的强烈反抗,根植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自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摆脱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不平等社会,追求一个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大同社会,就成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然而,这一美好愿望只有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诞生后,才可能通过长期奋斗加以实现。在中国,这一神圣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身上。从此,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的灵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世界里须臾不能缺少的精神支柱。缺少了它,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不断夯实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补足精神之“钙”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客观而科学。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各种理想社会的设想,但都建立在唯心主义史观之上,寄希望于某种“人性”或“良心”的发现,因而难以实现。只有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后,第一次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使之不仅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也成为唯一能够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科学思想体系——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实现了信仰制高点与真理制高点的有机统一、高度融合。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唯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务实而切实。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百年奋斗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要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实现路径紧密结合、高度统一,始终做到既胸怀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不懈奋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党既把实现共产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做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度统一,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度统一,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高度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就是这样,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想体系。正是这种理想体系使中国共产党有着强大的聚合力量,吸引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集合在党的旗帜下,胸怀共同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为之牺牲,无私奉献、心甘情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二 真理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伟力之源

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里,真理追求犹如思想之光,指引着前进方向。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5.]

追求真理要有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它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为不断探索真理开辟了正确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搞教条主义不行,搞照搬照抄不行。唯一正确的态度,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射中国实际之“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深切感悟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追求真理要努力实现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我们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追求真理要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面貌与命运,用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创造性成就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在指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了一个基本道理:再好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9.]在理论创新、理论创造中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添了许多原创性内容。与此同时,又致力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三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伟力之源

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里,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始终把大写的“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性质宗旨中,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革命、执政、发展和治党治国治军的核心理念,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1.]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立场视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使人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人民看作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认为人民群众拥有无穷智慧和无穷创造力,扎根群众、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曾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出版社,1995:30-31.]“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81.]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谋私利、永远奋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1.]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1-12.]

四 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伟力之源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同时矗立起两座丰碑。一座是伟业丰碑,另一座是精神丰碑。这两座丰碑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千年伟业,呼唤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强大精神力量,只能靠前所未有的伟大精神来产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3.]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它的源头,是伟大的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概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形成了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最好继承者,更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以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为源头,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主题为内核,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时期,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弘扬丰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这种蔚为壮观的独特现象揭示出一个规律: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創造的一个个历史丰碑背后,一定有伟大的精神丰碑矗立其间。“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我们同样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有多长,她所创造和代表的革命业绩和革命精神就有多么久远。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间,既是源与流的关系,又是不断弘扬、不断发展、不断传承、不断赓续的关系。但无论如何发展变化,其核心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永远不变的政治品格。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真理就是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想就是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和魂,决定着党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丢掉了真理与理想,共产党就不成其为共产党。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决定着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忘记了初心和使命,就会脱离中国人民,就会一事无成。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不懈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气概,是压倒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要想攀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高峰,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所在、命脉所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大我境界和坦荡胸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胸怀远大目标,牢记“国之大者”,随时准备为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上述这些,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永恒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的鲜明政治品格和红色基因,是在长期奋斗中构建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富滋养。”[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3.]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之中,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坚定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红船精神所体现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井冈山精神所体现的“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特区精神所体现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伟大抗疫精神所体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宗旨作风、伟大品格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于一个百年大党来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 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 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N].人民日报,2017-11-01(01).]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4.],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对创造了5000多年持续不断的优秀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民族精神赓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证明,民族复兴的希望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赓续发展的希望在于始终弘扬中国共产党创新创造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一定会更加彰显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特有的强大力量,使之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

五 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之源

近代以来,造成中华民族沉沦的原因,不仅是社会制度的落伍,還包括精神文化的落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包括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把中华民族复兴使命担在肩上,也在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表现出自身日益强烈的文化自觉,在百年历程中将文化自觉深深地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之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是既以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革命者的姿态屹立于世,又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最好继承者的姿态屹立于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明发展交相辉映,推动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毛泽东在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同时,也向全党发出号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这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庄严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5.]从此中国共产党进入以高度文化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改革同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开创了新境界。其标志就是文化自信的提出,并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成为鼎足而立的“四个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真正从站起来、富起来开始强起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新时代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26.]中国共产党走过坚守文化自觉、创造先进文化的百年历程,终于迎来了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创新发展上,党的十九大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根”和“源”的阐释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指导与中外文化的关系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協调发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些带有原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理论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对当代中华文化发展方向的认识上,已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入了文化自信的新境界,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

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伟大成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中国经济实现了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强起来的光明前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间为国家、人民、民族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进步,取得的各方面建设成就,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之道。“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坚实根基和深厚底蕴。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以上,我们从崇高理想、真理追求、人民至上、精神丰碑、文化自觉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丰富多彩、历久弥坚的精神世界。这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融为一体的。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里,崇高理想是精神支柱,真理追求是行动指南,人民至上是强大根基,精神丰碑是道德力量,文化自觉是底蕴支撑。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具有鲜明的崇高性。它始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人民共同意愿,永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始终以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着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体现着远大理想与当前奋斗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伟大抱负与务实精神的高度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具有强大的革新力和塑造力。它始终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彻底消除各种腐败现象,彻底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彻底铲除各种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持久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曲党的崇高理想、崇高追求、崇高境界、崇高精神、崇高使命的伟大颂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持久力。其中蕴含着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深刻道理,蕴含着揭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因密码。“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12.]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精神世界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全党、凝聚民心、推动实践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