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实践 思考
2021-09-24冯江沈成君尚微微
冯江 沈成君 尚微微
[摘 要]从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展开探索,以培养“知农”“爱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吉林农业大学在实践中以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为实施核心,以与农科院所、龙头或高新企业、贫困县等多家单位或部门联合共建的吉林省长白山创新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为多维协同载体,实施以“订单式”为主的农科生培养方式,探索构建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大协同、深融合的模式框架。该模式与新农科建设具有较高的适切性、实用性和普适性,能够为高等农业院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推进新农科研究与改革提供新的借鉴范式。
[关键词]新农科;多维协同;通专融合人才;“订单式”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5-000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5.001
2019年4月,教育部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1],全面启动“四新”建设,并组建了新农科建设工作组。此后,高等农林院校开始积极响应并启动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全面奏响。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吉林省唯一的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农林高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当前,涉农高校对于新农科建设教育改革的研究较多,但对于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笔者所在的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三融三通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对此展开深入研究,籍其为高等农林院校继续深度推進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培养新型农林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一)基本内涵
新农科是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体现与多个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而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等特征。新农科建设的目的是要重塑农科人才培养体系[2]。“多维协同”是指需要校、政、企、院(所)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突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育人功能,搭建优质资源集聚和整合的平台。“通专融合”主要是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践行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的进程中,注重实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全人教育,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农工交叉、理工融合、文理渗透,打破专业的边界壁垒,提升专业内涵发展层次,创设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接受交叉融合培养的机会,构建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3][4]。
为培养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农林人才,吉林农业大学以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为切入点,以布局结构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通过多维度推进,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吉林省长白山创新学院(下文简称“创新学院”)、与龙头企业或高新企业等联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与贫困县联合实施“订单式”农科生培养等方式,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展开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当前,初步形成了以新农科为建设前提,以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引,以大类招生培养为核心,以多维协同为手段的大协同、深融合的培养模式。
(二)主要依据
1.政策支持。“安吉共识”提出农科建设“四个面向”的新理念;“北大仓行动”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倡导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为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省时强调,吉林省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加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更增强了吉林农林校所服务“三农”和国家重大战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农林人才的使命感。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中关于开展“一省一校一所”协同育人的要求,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一省一校一所”协同育人高校的实施主体,积极开展新农科多维协同育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和吉林省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等,为学校构建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理论源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目的、内容及培养模式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因素。其一,高等教育实行通专结合是否具有合理性,就要看与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否一致。单一地强调专业教育或通识教育,都会形成人的片面发展。从这个意义来看,通专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其二,从社会发展方面来看,广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观点有两点:一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质内容和支撑性理论——工具理性(含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到约束;二是“交往合理性”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广义而言, 按照哈贝马斯的框架解释,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关注人类的交往资质培养的教育行为[5]。从这个意义上看,只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才是最恰当的选择[6]。
3.现实需求。传统的农科体系立足于本学科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解决确定性、理论性、假设性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农业高等教育注重于“专才”教育,学科之间壁垒森严,致使学生缺乏大局观和学科引领意识[7],人才培养供给与全产业链间存在需求落差,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间存在结构错位。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强调知识的深度融合、多维协同,在新农科建设过程中高校应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新农科建设的需要,克服传统农科人才培养的弊端。
二、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实践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根本指向[8],深刻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的关键性问题。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质上是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是价值塑造与科学理性的有机融合,也是强化“三农”情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融合[9]。基于此,吉林农大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设为培养“知农”“爱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
(二)人才培养载体的建构
大类招生培养是改变原有的专业招生方式、专业培养模式,按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在大类内进行学习,之后再按照学生的意愿重新选择专业,变“专才”教育为“通专融合”的教育。学校将跨专业门类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作为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学生第1-3学期在专业大类学习、第4学期按照学业成绩和个人意愿再分专业,即“宽口径、两段式”的培养,探索构建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教育理念决定课程改革方向,课程设置决定教育效果。学校大类招生培养按照“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大类内打通前三学期的课程,将学分标准降至150学分,释放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构建“6+1”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每个专业打造6门专业核心课程、1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以突出对学生核心知识能力的培养;强化通识教育,打造200门精品通识教育课程,打通学生的前期培养过程,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宽就业范围;重视实践育人,剥离实验课程,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逐步建立起“通专融合、理实融合”的课程体系。
2.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分流。学校通过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聚焦产业需求,重点打造了彰显吉农优势的“高峰”“高原”学科,打造了能体现学校优势特色、引领提升产业发展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群,形成了协调发展、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调整专业布局,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专业,新增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科学调整招生口径,重置部分专业的学院归属,避免相近学科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为确定招生大类奠定了基础。
(三)搭建多维协同的育人平台
新农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吉林农业大学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行业内的龙头或高新企业、与农业相关的政府单位(包括农村贫困县)等多协同,联合共建“创新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施行“订单式”的农科生培养方式,搭建起多维立体的协同育人平台。
1.创新学院建设。深刻理解新农科建设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内涵,牢固树立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理念,是农业院校聚焦未来农业领域,培养融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为助力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学校联合相关校所,多维协同构建“创新学院”这一实体化育人特区。(1)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学院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主要载体,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卓越农林拔尖创新+复合应用创新+实用技能创新”的“三个类型”人才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原则。创新学院的人才培养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强农兴农的重要使命。二是坚持吉林特色的原则。本着立足中国、扎根吉林省,以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黑土地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汇集各方优势资源,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探索未来农业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三是坚持融合创新原则。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推进多学科间的多维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校政、校所、校企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推动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四是坚持开放共享原则。围绕国家和区域对外开放合作战略,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形成农林教育开放育人的新局面。(3)人才培养模式。依据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3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3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一级博士授权学科所覆盖的相关专业中开设创新班。为每个创新班选拔学员20人,在创新学院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扩大和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水平;打通“本科—硕士—博士”学术型人才培养通道,在研究生阶段设置“4+X”本硕博连读和“2+X”硕博连读的“硕博直通车”。二是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一流本科专业、优势特色专业、新农科专业以及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的相关专业(除少数创新班培养外)中培养复合应用型的创新人才,重视“三农”情怀的养成和强化,同时重学科基础、强通识教育,重协同培养、强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学习的机会。三是实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专业应多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渠道,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和顶岗锻炼。通过创新学院中的多元化培养路径,构建起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2.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是满足国家宏观战略需要、区域产业支柱需要、产业人才供给侧需求和学校转型发展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式。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探索实施对接吉林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吉林农业大学聚焦“智慧+全产业”,以新农科建设为主体,加快推进“四新”建设,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加强通专融合的产业人才培养。(1)人才培养思路。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本着“传承+创新+发展”“产教+科教+中外”“人才+转化+服务”的整体建设思路,强化“四新”融合、资源整合以协同育人,实现从产研——产学研——产学研用——产教融合到实体现代产业学院的转变。学校以参茸道地药材、菌物产业、粮食加工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重点,实施“135”工程——“1”即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3”即衔接三个链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5”即培养“五产”人才。(2)人才培養方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对接国家和区域的支柱、特色产业,结合学校和企业等优势资源,联合培养应用型产业人才。学校加强粮食、食药用菌、园艺特产、种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研究,助力农特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加强长白山道地药材、生物药等领域的研究,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动物养殖、兽医兽药等领域内的研究,助力畜牧业产业发展;加强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研究,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3)人才培养原则。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主要坚持3个原则。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发展。以提升“智慧+全产业”型人才的能力为核心,推动“四新”建设支撑产业的发展,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内涵的创新发展。二是坚持扶优扶特,优势发展。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支持学校中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智能农机装备工程、智慧农业、农药化肥等新兴专业紧密对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与对应产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三是坚持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探索“校企联合”“校所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多主体办学优势,促进产教、科教间的不断融合,打造协同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4)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现代产业学院培养路径的选择是能否培养出产业所需人才的关键。学校创新了人才培养的5条有效路径。一是开新路,实施“校+政+企”协同育人运营机制。通过董事会办学的模式,使企业能全程参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进而依托“学院+”的模式实现相关专业教学资源的全部共享共用。二是树新标,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校与学院的发展目标,打造了相关领域内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专业集群和课程集群。三是聚名师,共建名师工匠高水平团队。学校汇集如“吉林工匠”等高级管理人才,使校企教师比例均达到1:1,且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50%;产业教师授课量超过课程总数的30%。四是建高地,打造产学研实践基地和平台。依托顶级智库和国家平台,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联合共建校内外产学研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示范区。五是育新才,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5种产业能力的“五产”人才。
3.“订单式”培养平台建设。为落实国家《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吉林省于2020年6月颁布了《省属高校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为省内贫困县脱贫摘帽和艰苦边远地区定向培养人才。在此背景下,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在智慧农业、菌物科学与工程等11个专业内培养了“订单式”农科生160人,占省属院校中此类学生总数的53%。(1)“订单式”农科生的就业方向。依据“入学有编、毕业有岗、免收学费”的要求,吉林省“订单式”农科生入学时与高校、设岗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三方教育就业协议。学生毕业后,由各设岗乡镇所在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人社部门公开招聘,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完成“订单式”农科生的培养。(2)“订单式”农科生培养模式。吉林农业大学“订单式”培养的农科生在校期间实施“‘专业教育+‘岗位实践”的双线融合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色、岗位特点和培养目标,制订针对性的专业培养计划和岗位实践计划。按照课程模块开设“现代农业技术”“乡镇行政能力”“沟通合作技巧”“公文写作”“同理心培养”等多元融合的通识教育理论课;以涉岗乡镇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多层递进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调研、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活动,筑牢其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基础。(3)“订单式”农科生的管理模式。学校致力于为基层培养有本领、留得住、用得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林人才,制订了“订单式”农科生培养办法,由党委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工作处等多部门共同负责学生的组织发展、培养、派遣等相关工作。学生在校期间采取“实体班级”加“虚拟班级”的双重交叉管理模式,为每个虚拟班级配备专属班主任,为每位学生安排了校内外双导师。
(四)通专融合人才培养的保障
全面创新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是保障通专融合人才培养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学校通过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实施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进程。
1.制订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多维协同的通专人才培养,学校制订了大类招生培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方案等,配套修订了学籍和考试管理、卓越人才培养等教学管理制度20余项;定制了推行專业分流的教学管理系统,构建了“学、教、管、评、资”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实现了学生管理、专业分流全过程的网络化,并为专业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分析支撑平台;实施考试改革,实行教考分离,保证了同一专业大类学生评价指标的一致性,使专业分流所依据的课程成绩客观公正;实施教风、学风、考风联动建设,为通专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教学管理保障。
2.构建引培并重的人才保障机制。为保证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引培并重的人才机制。制订并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优秀博士和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实施青年拔尖人才、特殊优秀人才支持政策,汇聚起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大批高端人才。先后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29人,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全职引进领军人才13人,目前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50余人。与此同时,学校深化职称分类评价、绩效工资改革,建立起了能上能下、优劳优酬的用人机制。实行教师双证上岗制,增加教学评价的权重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已构建起了“五位一体”的教师发展体系,为培养通专融合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三、新农科视域下多维协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农林教育的新使命,涉农高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主力军,责任重大。多维度协同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今后应从人才培养的适切性、适用性、普适性等方面予以完善和发展。
(一)强化人才培养规格与新农科建设目标的适切性
新农科建设要培养的是“一懂两爱”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应逐步适应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应满足外部社会的需求[10]。近几年来,学校在软科等第三方评价排名、用人单位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来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今后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培养模式等宏观维度着手提升人才培养规格,满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对接区域产业特色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学校在推进新农科建设进程中,通过跨专业门类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打破了农业院校学科间的专业壁垒,构建了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学院”培养适合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3种类型农林人才,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多维协同培养“五产”人才,通过“订单式”农科生培养为新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使多维协同的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对农科院所、企业、新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实用性不断增强。
(三)创新培养载体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普适性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逐步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从专注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高度融合转变。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吉林省“一省一校一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主体,构建了协同育人的“吉林模式”,在省内率先全面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培养、率先成立“创新学院”、率先实施“订单式”农科生培养、率先聚焦“智慧+全产业”的“农工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符合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趋势,为全国其他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培养新型农林人才提供了新范式。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9—04/29/c_1210-122557.
[2]陈晓芳,夏文蕾,张逸石,等.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J].财会月刊,2021(5):107-113.
[3]杨育智,李卫祥,马晶.基于“新农科”建设的高等农林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0(1):32-35.
[4]沈成君,冯江.新农科“三融三通”一体化协同育人的生态逻辑[J].现代教育管理,2021(6):51-57.
[5]李曼丽.再论面向 21 世纪高等本科教育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1):81-87.
[6]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62-69.
[7]张航,陈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变迁与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19(9):35-40.
[8]石定芳,吴能表.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向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1(1):44-50.
[9]李斌.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0(2):1-3.
[10]申培轩.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兼论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4):565-569.
(责任编辑:刘新才)
The Training Mode for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Talents with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FENG Jiang, SHEN Chengjun, SHANG Weiwei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Abstract: We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collabor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the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perspective, with the objective of cultivating academic, compoun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s who “know agriculture” and “love agriculture” and who are well-rounded in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we take the reform of large class enrollment training as the cor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ake the Changbai Mountain Innovation College in Jilin and Modern Industry College jointly built with many units or departments, such a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leading or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poor counties, as the carrier of multi-dimensional cooperation, and implement the “order-based” agricultural student training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framework of multi-dimensional cooperation is to explore the framework of large cooperation and deep integr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general specialties. This model is highly relevant, practical and univers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can provide a new paradigm for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rehensively contribute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eply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reform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Key words: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on; integration of general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the “order-based” training methods
[收稿日期]2021-08-23
[基金項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三融三通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吉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2019年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实施‘新农科协同育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重点课题“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D20016)。
[作者简介]冯江(1963-),男,吉林安图人,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学、高校管理。沈成君(1977-),男,吉林松原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尚微微(1982-),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