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也正名乎

2021-09-24杨杨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偏向礼乐子路

杨杨

古文必也正名乎

出处《论语·子路》

原文段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子路问孔子:“卫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回答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说话才能有底气,做事才能顺当合理;接着,才能使礼乐兴盛,使刑罚得当,使老百姓行有所依、安定下来。成语“名正言顺”即产生于此。

从孔子的思想来看,他的“正名”观点,其实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正名物”,即物品名称(即“名”)与它所指的实际物品(即“实”)要相对应。周礼对不同阶层的人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这其中就包括他们所使用的器物。例如,有一种名叫“觚”的青铜酒器,上圆下方,一般用于贵族阶层,但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觚”的名字却被平民用来称呼另一种上下都圆的器物了,所以孔子发出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意思是,觚都不像是觚了,哪里还能叫“觚”呢?对于孔子的这一观点,我们要辩证地看。生活中,我们对某一物体的称呼,通常是约定俗成的,只要大家能表达清楚、对方能够明白,称呼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孔子反对这种状况,始终希望维持旧的名实关系,其实是不尊重实际状况的体现,这也是他思想中的局限所在。

其次,孔子要正的是“名分”。所谓“名分”,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我们现在自然不必像古代那样迂腐地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正名分”的看法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譬如,不同的名分代表了不同的责任: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而爱国敬业、遵纪守法是每个人都应当践行的准则……如此,秩序才能确立,社会才能稳定。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名分范围之内的事情,可以保持助人的热情,但如果相关条件不成立,不要急于干预。比如,现在网络上有许多“键盘侠”,不论什么事情,就算自己不懂,也要指手画脚,其实也是没有端正自己的名分的表现。

最后,“正名”更要“正名本”。它与“正名物”一樣,都强调要“名”“实”对应,所不同的是后者的层次较浅,其中的“实”偏向于指“实际”;而前者的层次更深,其中的“实”偏向于指本质(多是抽象的)。例如,不论是作为普通人的爱国之心,还是作为子女的孝心,这些“名”最终指向的本质,都是人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能够将此内化为良知和行事准则,落到实处。一个人要有孝心,但如果这种孝心不是发自内心的,那只能沦为表演,出现更多类似“给父母洗脚”的形式主义;一个人要积极进取,但仅仅是为了努力而努力、让自己显得很忙,听课时笔记写了一堆,但其实什么也没记住,这种努力也是“名”不符“实”的;一个人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但如果他做慈善只是为了标榜自己,不但算不上真正的善良,更与核心价值观相违背。杜绝以美好之“名”,行不美好、无意义、表演性之“实”的现象,是“正名本”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偏向礼乐子路
孔子“教训”子路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比较各种类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干眼患者的治疗偏向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偏向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偏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