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1-09-23吴丽娴

课外语文·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群文阅读写作

【摘要】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文的写作需要依靠大量的阅读积累。新课改中也明确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既可积累丰富的阅读量,也能不断提升审美能力。目前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出现资源量少、阅读速度慢、阅读质量无法提升等问题,因此小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亟须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体验从中培养和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写作;融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7-113-03

【本文著录格式】吴丽娴.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27):113-115.

前言

“群文阅读”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一组相似类型或主题的文章整合起来进行的整体性阅读,此法突破了学生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能够增强对文本的体验感。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应用能力,学生写作能力较差,主要是阅读积累不充足而导致的结果。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促进学生积累与理解,有助于学生奠定语言基础,通过与写作的融合教学,便可以让写作如行云流水。

一、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不足

在小学高段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心性还不够稳定,心理发展仍处于活跃、好动的阶段,不喜欢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而传统的写作教学由于观念较落后,教学方式单调,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片面的认知,觉得写作难,无法下笔,写不出话来。为此,很多语文教师也尝试在教学上进行创新改革,其中对于如何利用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开展写作教学引起教师的重点关注。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更加广泛,同时对网络信息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网络上的快餐式文学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却不能和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不能有效提升写作水平,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对此,教师应进行深刻反思,如果学生一味地沉迷网络文学,不能接受符合学生发展的阅读引导,那提升其写作水平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效开展群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对拓宽学生视野,提升阅读与写作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二、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定位

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群文阅读定位为指向写作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通过习作的题目为指导,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如比较阅读,从中完成对写作方法的教学,同时通过掌握的方法进行实践迁移运用。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在明确群文主题后,以此写作目标,结合教材课文及课外文本,对内容进行整合和拓展,实现课内和课外知识的有效连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方法

在小学阶段开展融合写作的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习作题目下进行多文本的阅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学习和探索群文中不同的写作方式,然后运用知识迁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去完成写作,从而提升写作效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可实现以下方式。

教师要让学生先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单元整合法,主要是以一个单元的主题为中心把文章进行整合,确立写作题目开展教学。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为中心,可以把《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组合,围绕“家乡的风俗”这一议题,探讨几篇文章的写作方式,提高写作能力。二是以課内一篇带课外群文阅读,此法是利用课内文章和课外文章整合一个议题,如在“家乡的风俗”中,教师也可以以《北京的春节》一文,整合课外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沈从文的《端午日》、斯妤的《除夕》几篇文章进行结合,围绕我国的传统节日为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写作的有效性。再如在五年级下册《手指》一文,可结合课外《长歌行》《观书有感》等组合文本,以如何写出人生感悟为主题探讨写作方法。三是利用课外群文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课外群文阅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习作问题,确立写作题目,并甄选出群文阅读组合,让学生能够通过群文阅读,找出方法并进行迁移运用,培养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在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的描写,但最终的结果是写作方法、思维方式大致雷同。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前,可以确立相关议题,如“眼睛也会说话”“这样写人物外貌更吸引人”等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把群文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三)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

在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上,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体会写作方法,学生通过运用群文阅读方式,对不同的文本进行阅读、思考、交流探讨,体会写作方法。二是学生要在体会基础上,学习迁移和实践运用,写出自己从群文阅读中学习的写作方式。

具体来说,首先,体会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环节,要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时,始终围绕写作的题目进行阅读,从中质疑,并进行沟通探索,体会写作方法。一般在课堂上,群文在体裁、作者、表现形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这就能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写作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再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时可让学生及时做出标记,方便最后做出总结。如在探讨“眼睛也会说话”题目时,教师可提出核心性问题:“阅读群文,讨论哪个人物的眼神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一说为什么?”学生可进行群文默读,标记和提问,共同交流、解答疑问,最终要引导学生找出“要想刻画出传神般、有特点的眼神,需要注重对人物眼睛外貌、细节、动作的描写,还有深化眼神背后的内容”这一写作方法。

其次迁移和实践运用。群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生体会出写作方法后,就需要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和实践运用,使其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群文中的写作方式。在写作课堂上,很多时候受时间限制,教师在指导学生迁移运用时,可给出学生一个切入点,创设写作环境,指导学生完成写作。比如六年级下“这样写人物外貌更吸引人”的习作时,在写作前,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人物身份,如清洁工人、姚明、小学生或是教师等,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迁移运用。

三、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实践

(一)整合群文阅读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的写作而言,运用群文阅读与之相融合,需要教师为学生整合有效的课外阅读素材。在选择阅读文本时要结合语文写作的教学目标,选出易于学生理解的文本,或是与教材内容主题形似的群文文本,方便学生展开阅读,提升理解能力。此外还要依据群文的文本类型做好阅读分组,如把国外作品列为同一种类,把国内作品列为一类,也可依据年代和时间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等,这样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群文阅读种类和素材的丰富性,同时也能发挥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以国外的文学作品的节选内容为课文,并以“写作品梗概”为本单元的写作练笔。在指导学生群文阅读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原著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从中体会原著内容和故事的教育意义。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适当地提出作品思路的引导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对原著进行阅读,并从中梳理出作品的主线,从而为写作品梗概奠定基础。借助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原著作品的阅读感悟作品带给读者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人物特点、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深入感知原著作品表现的思想。这样才能让群文阅读的知识与写作相互融合,满足了教学目标的需求,同时学生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融入单元主题,指导学生仿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个主题,这样一来,教师可依据单元进行有效分类,引导学生阅读与主题相近的文本,同时教师也可从教材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的实践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为其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比如让学生阅读与自然有关的文本后,安排学生进行类似的习作,方便学生掌握文本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方法、写作顺序等,从而在仿写中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仿写写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内容为基础进行仿写,二是以结构形式为基础进行仿写。在仿写前,要让学生仔细阅读群文文本,掌握单元主题的写作特点,再着手去进行仿写。如在五年级上第七单元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以《四季之美》为例,可指导学生重读以前学过的有关四季景物描写的文本,如《秋天的雨》《找春天》等。本篇四季之美写出了四个季节的景物,以四季先后顺序展开写作。教师引导学生写景时可以此顺序进行仿写,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降低写作的难度,使其从中收获写作力量,提高仿写水平。

(三)融入群文素材,引导学生改写

虽然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之间的主题有所不同,但同一单元有一个主题,基于此,教师可通过运用不同的题材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群文选择上尽量使用同类型的文本,从而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同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同类文本的阅读,理解作者的生活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树立文本审美意识,同时通过相同系列的群文阅读,也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促进其掌握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改写。改写是要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缩写、续写和扩写等。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改写,有主题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题材、内容及角度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通过本单元阅读后,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其他民间故事,并引导尝试阅读后对故事进行缩写。学生首先要了解整篇故事的内容,接下来可运用不同手法进行缩写,如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后进行整合,或是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主线进行缩写等。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扩写,使其感受到语文写作的乐趣,从而逐渐喜欢上群文阅读结合写作的教学方式,并从中不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群文阅读和写作融合活动,最终要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不断积累和学习,同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加强练习,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从整体上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

(四)阅读融入生活,把握写作情感

从认知层面来讲,群文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和不同的作者进行交流,依据语言特点感受现实生活,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往学生在阅读中,没有深切体会出作者的感情,就像是少年时不知为赋新词强说愁一样,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绪学生都能体会,但真正在生活中出现时,又不知道怎样把情感赋予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学生知道在公交车上为弱势群体让座是种美德,却往往也会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善也是美德。针对这些内容,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均可以找到切入点,能够让学生从现实中突破写作束缚。因此教师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前,要引导其认真观察生活,增长成长认知,才能真正让阅读积累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积累,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此外,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通过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逐渐掌握文章的精髓,即用语言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经历并不是十分丰富,对于某些事情没有经历过,也不知道怎样去把握,在写作时往往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文章缺乏写作的重要因素——情感。因此在群文阅读中,需要教师对此重点关注,引导学生找到情感表达的展现方式,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情感成長,让其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领会写作的真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新尝试,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模式,是对传统语文读、写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学生在良好的阅读体验中,不仅能积累素材,积淀知识,也能逐步指导学生领会阅读精髓,掌握和提升写作能力。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能够为教师在小学写作教学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裴雅琴.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

[2]李晓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

[3]邰金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27).

[4]孙丽.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0(28).

[5]欧玉榕.借他山之石,攻习作之难——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4).

作者简介:吴丽娴,女,1989年生,江苏淮安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群文阅读写作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