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语言领域的教学中

2021-09-23郑鸿铷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信息技术

郑鸿铷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活动效果,进而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笔者结合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信息技术;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4-0049-02

【Abstract】Language i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Early childhoo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language development,especially o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cultivating childrens language skil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language field in kindergartens,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ssist teaching can better achieve the effect of activitie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language field of kindergartens,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reference.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language educ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Practical experience

幼兒园语言领域活动包括讲述活动、文学活动、听说游戏、谈话活动和早期阅读。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形式不足,教师习惯于使用呆板的图画,教具较为单一和枯燥,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言领域活动的组织注入了新的生机,信息技术能够将各种生动直观的信息呈现在幼儿面前,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受,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1.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语言领域活动的课前准备

(1)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言活动中学情分析的准确性

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幼儿活动前的情况才能根据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幼儿水平的教案,更好的突破重难点,在课堂上还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教学更有时效性。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情分析的范围、丰富学情分析的形式、提升学情分析的效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通过在线问卷工具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钉钉、信息、小黑板等沟通工具组织家长根据幼儿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调查表,快速收集分析幼儿信息,从而改进教学设计。例如,在设计大班谈话活动《我喜欢的动画片》中,通过钉钉软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从中了解幼儿在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都观看了哪些动画片,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喜欢里面的哪些角色,为什么喜欢?收集了这些信息教师就能通过班级孩子的情况定位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学情分析更加准确、有效。

(2)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幼儿的语言活动中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的年龄尚小,已有的知识较少,幼儿的知识越丰富,更能帮助幼儿清晰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教师如果能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准备教授的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将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那么课前知识经验准备的方式就更加的广泛,如在开展大班谈话活动《我喜欢的动画片》中,幼儿如果没有看动画片的经验,那么在课堂上幼儿将没有足够知识与同伴交流,教师在通过学情分析的调查之后,参考统计结果根据幼儿的情况布置知识经验准备的内容,通过人人通空间发布通知,让家长与幼儿观看孩子感兴趣的动画片,让每个孩子都有观看动画片的经验,如有看过的幼儿重新观看,对动画片的角色和故事情情节有更深的了解,为活动的开展做准备。又如,在设计大班语言文学活动《落叶》,幼儿如果没有观察过落叶飘落下来的样子也就没有想象的空间,但如果幼儿站在大树下等落叶飘落下来再来观察就浪费很多等待的时候,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落叶飘落下来的各种各样的形态,让幼儿欣赏,幼儿有了这些经验就能在已有的知识上想象更多的落叶飘落的形态,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开发了幼儿创造力。在这个网络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幼儿丰富知识内容,拓宽视野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2.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语言课堂活动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语言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的去探索,实现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课堂导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形式多样,有音频、视频、动态图片等,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功能创设情境,能更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提升有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设计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怪车轱辘辘》中,利用PPT设计动态森林情境,有大树,白云飘动,风儿轻轻吹,幼儿伴随着《去郊游》的音乐,开着自己最喜欢的车来到大森林,在这样的情境设置中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但是森林里并没有小动物,都去哪里了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并大胆的表达。在得知动物们要去找房子,但不知道房子的模样时,坐在底下幼儿开始激烈的讨论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小动物们答案,有的说房子有门有窗,有的说房子是高高的,有的说房子有三角形的屋顶……待幼儿完整表达之后,教师点击动画:一座座高高的、三角形屋顶、有门有窗的房子就这样非常直观的出现在幼儿的面前,这样的课堂反馈使幼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又如在开展大班讲述活动《两猫相争》中,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河边的情境和两只猫正在争吵的场景,引导幼儿思考和猜想:这两只猫为什么争吵?结果会怎么样?幼儿急于想知道答案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可能,表达积极又热烈。经过实践说明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生动有趣,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语言领域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内容与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紧密相关,要有助于幼儿找到学习内容与预期学习目标的关联性。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信息技术
百年党史视域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经验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家门口的图书馆
培养初中学生思品课堂学习兴趣的经验与思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