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源,润泽课程
2021-09-23张蕾
张蕾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将幼儿的角色游戏扎根于地方本土文化的土壤中,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地方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感受地方文化的精髓,还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一方古韵滋人心,一圃农田蕴童真。淞南幼儿园坐落在千灯古镇,这里物产丰富、文化深厚,素有“金千灯”的美誉。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淞南幼儿园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活动,将本土资源充分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游戏化、生活化。
一、发现精彩——挖掘、利用本土资源
笔者充分挖掘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社会、人力、文化等各类资源,对幼儿园附近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家庭进行幼儿教育资源的调查,打开沟通渠道,通过挖掘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对它们进行梳理分类,形成“角色游戏本土课程资源网络图”。笔者将其中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筛选出来,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立足幼儿的兴趣点,再将这些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有效地将其整合到角色游戏中,促使课程内容实现生活化、游戏化。
笔者整理这些本土资源并建立资源档案。如将芦苇、丝瓜络、芝麻秆、蟹壳、贝壳、瓦片、酒壶、棉花等分为可直接运用的本土课程资源;将南瓜、芡实,菱角,周边人文资源等分为需要加工的本土课程资源。笔者还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角色游戏电子资源库(人力资源库、信息资源库)和材料资源库,并分库存放,便于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
二、巧用资源——创设水乡本土特色的游戏环境
(一)整体环境
笔者将古镇本土资源融入环境中,并根据南北两楼不同的风格创设游戏环境,让角色游戏环境能体现出本土文化的底蕴,让其富有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大班采用清货架的游戏模式,由幼儿自由拼摆货架并自己决定今天游戏店的玩法。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教师不需要用架子隔开,其中一条走廊利用麻绳编制成渔网挂在墙上,让幼儿装饰蒲扇、麻袋、木桩、竹扁、蒲团等,通过不同的背景区分游戏店的范围;另一条走廊利用门帘悬挂蓝印花布,既能让幼儿在使用中感知具有民间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体验民族文化的古朴美,又能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游戏的场所。
(二)班级环境
小班、中班的角色游戏更加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扁担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并在游戏店中投放不同的材料,如竹编、草编等。水乡的青瓦、扇子、纸伞、马勺、木桩、葫芦本是那么普通,但是经过幼儿的巧手创作,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瓦片上勾勒出水乡民居、扇子上描绘出戏曲脸谱、木桩上绘画着古镇风貌、纸伞上是江南的烟雨,幼儿在艺术创造活动中,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同时还学会主动整理、收拾材料,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中班幼儿在班级走廊打造“老街一条街”,用KT板雕刻带有挑檐的屋檐、背景贴上灰砖墙纸、间隔排列不同花纹的楼窗,从大环境着手营造浓郁的老街氛围。相较于大班的材料,小班、中班大多是低结构材料,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幼儿通过合作就能完成,这样的低结构材料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这些环境创设,能讓幼儿时刻感受到家乡生活的美好,让他们在乡土风情浓厚的幼儿园里可以更加接近自然,感受古镇风情以及自然的美好。
三、立足创新——生成生活化的园本课程
以中班为例,两次参观古镇老街。第一次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老街,初步了解老街的建筑特点,关注老街的特色商品,如风味糕点等,并在参观结束后让家长指导孩子完成调查问卷“我眼中的千灯老街”“我最喜欢的老街店铺”“老街游戏我来选”等。第二次的活动目标是:(1)观察老街的建筑,说说颜色、门头、窗户、结构等有什么特别之处,感受其古朴的风姿、别致的造型。(2)了解老街特色产品的内容,关注其名称、外形、特点、制作材料等。(3)在看看、说说、尝尝、画画中共同感受老街的文化与特色,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两次参观活动,让幼儿全面了解老街的文化与特色,从游戏环境的创设到游戏材料的提供,再到游戏的开展,幼儿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为特色游戏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结束后,笔者和幼儿商定分别从吃、穿、用、住、行等几个方面开设相关游戏区,并为幼儿提供多种相关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食馆”一直是热闹非凡的游戏区,展现出千灯面食的制作步骤、起源故事和与千灯美食文化相关的知识与图片。为了加深幼儿对千灯美食的了解,笔者通过家园互动,请家长带领孩子到古镇走一走,尝一尝各种美食。家长与幼儿一起用超轻黏土、不织布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点心在游戏店里售卖,有奥灶面、粽子、袜底酥、海棠糕等。这些本土资源的投放,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对千灯特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笔者还通过社会活动让幼儿参观食堂,让幼儿看一看食堂的叔叔阿姨是如何制作点心的。笔者以千灯美食为载体,组织美术活动“奥灶面”和“好吃的粽子”,音乐活动“会跳舞的羊肉面”等,在走廊的墙面上布置具有本土文化的课程故事,提供制作饭、面等食材的半成品游戏材料,引导幼儿用撕、剪的方法动手制作美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加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让幼儿在自己熟悉的作品环境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
“手工店”也是非常受幼儿欢迎的一个游戏区。在游戏开始前,笔者借助职工资源,邀请幼儿园的木工陈师傅,现场边制作木工边示范讲解,让幼儿亲身体验木匠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将手工店游戏区合理划分为设计部、合成部、装饰部、展示部等。
(一)亲子寻觅民俗精粹
笔者发动家长带领孩子走近民间,拜访百岁老人,觅得珍贵的千灯手工木匠、虎头鞋、手工编织的草帽、灯笼等,并在游戏店里展示,供孩子与家长参观和欣赏。
(二)学习传承民俗经典
笔者组织了千灯话童谣比赛,让幼儿能通过比赛掌握千灯话的发音技巧,让幼儿感受千灯特有的民俗文化。此外,还选取具有游戏情境和益智内容的童谣,以角色游戏的“小戏台”表演为载体,让幼儿在玩中理解、体验民俗经典文化。教师要深入挖掘童谣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改编童谣的内容、情节、规则等,赋予其新的含义,让童谣的名称、内容、角色、情节等尽可能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发挥出积极的教育意义。
(三)欣赏模拟民俗工艺
手工坊售卖着蓝印花布工艺品。蓝印花布是珍贵的千灯特色工艺,但幼儿对此却并不熟悉。教师可以为幼儿现场演绎扎染艺术,让幼儿直观欣赏扎染特有的冲击力,提高幼儿对扎染民俗工艺的感知力,让幼儿亲身感受到扎染艺术的神奇。
在选择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要注重挖掘本土资源,选择具有人情味和挑战性的游戏,并且还要提供给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以及丰富的游戏材料,确保游戏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
在开发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时,教师不能只追求“量”,而是要追求“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炼重点资源、聚焦重点方向、深度挖掘重点项目,避免重复零散的活动。课程有情,自在资源之中安然而生。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动态往复的过程中,笔者将继续本着学思践悟的务实之心,沿着园本课程建设的大道积以跬步,争取善作善成,而致千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淞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