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认识与思考

2021-09-23贾正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高校学生辅导员

贾正枝

[摘           要]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也对学校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作为直面学生的一线学生工作者,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守护者,也是预防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患未然,如何在突发事件中群策群力形成处置合力,以及如何在突发事件后妥当善后,是每个辅导员的必修课。结合辅导员多年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探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分析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各阶段所起的作用,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提供实践参考。

[关    键   词]  辅导员;高校学生突发事件;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38-0040-02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由高校学生主导、实施的或者以高校学生为目标、对象的,在校园内外,无预兆而突然发生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学生个人人身财产、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社会安定团结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和危害的,需要启动紧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它是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一种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影响程度最深”。[1]高校校园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地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生发生突发事件会使政府及学校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在应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研判、合理解决,将危害范围缩小,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常见类型

(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此类突发事件是在校园内毫无预料爆发,并且极易给全校师生的健康形成高传染病、流行病、食品中毒等危害事故。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在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当这类突发事件爆发时,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危害性大。高校是老师和学生聚集的场所,会有比较严重的集群现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来往交流频繁,突发事更易爆发,更难控制。

(二)治安类突发事件

高校治安类突发事件是指群体或个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或达到某种目的,违反社会常态并在人们没有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选择特定的时机和手段,实施违反治安管理处法的相关规定,突然发生危及人身安全或影响学校稳定的事件。高校学生思想简单,对社会的复杂认识程度不足,缺乏分辨善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无防备之心,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以网络贷款为代表的网络诈骗成为高校治安类突发事件的新类型和新领域,为高校治安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三)人际关系类突发事件

作为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相对缺少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存在某种程度的情感封闭性,在人际交往上过于自我,同学之间缺少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同时,由于耐挫能力较薄弱,虚荣心较强,对一些细小问题无法进行冷静处理,一旦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往往不会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与室友或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能及时解决,为有些冲突的发生埋下隐患,一旦时机成熟,可能会发生纠纷,甚至引发突发事件。

(四)身心健康类突发事件

此类突发事件是因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而产生的。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生源复杂。有少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疾病,大学期间因长期住校,缺少父母的照顾和监管,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原因,发生突发疾病的概率逐渐增大。学生在校期间突发身体疾病已成为高校最常见的危机事件之一。

除了身体疾病突发导致突发事件之外,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引发突发事件的潜在因素。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学业方面、生活方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又不知道或不愿意寻求外界帮助,这种对大学的不良适应会导致迷茫无助、焦虑恐慌,这种心理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将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严重的会引起身体的疾病,甚至产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害行为。

二、高校辅导员在预控学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的精神,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在突发事件面前,辅导员因其自身的职责要求与岗位优势,更是应激管理的突击队与先遣者。[2]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萌芽、爆发与善后三个阶段分别发挥着不同作用。

(一)突发事件萌发阶段:引导作用

辅导员在突发事件萌芽阶段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及时获取和发现可能导致突发事件产生的各类隐患,主动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进行控制。注重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危机风险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防御能力和自我救助能力;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他们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关键性因素的辨别能力和掌控能力,做好行为引导;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平台做好舆论引导,通过公布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防止虚假信息的宣传导致事态的扩大,争取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使其尽可能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突发事件爆发阶段:维稳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维护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的中坚力量。辅导员一方面通过协调校内外各种资源,形成解决和处理事件合力,凝心聚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危害;另一方面通过增强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以及及时宣传、解释、发布权威信息等,让学生在被引导过程中对事件的本质有更为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防止事态恶化,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高校学生辅导员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