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1-09-23马志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腰段椎弓螺钉

马志锋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0 引言

胸腰段脊椎骨折一般是由于单纯凿击压缩性骨折是前柱损伤的结果。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高空受伤、脚和臀部塌陷和身体严重弯曲引起的,导致椎体前部受压。稳定爆破骨折是脊柱前、中柱损伤的结果。通常也是高空坠落伤,脚底和臀部着地,保持脊柱挺直,胸腰椎是受力最大的椎体,被压缩压碎。不确定性爆破骨折是前、中、后柱同时损伤的结果[1]。脊椎骨折导致的椎体移位容易压迫脊髓导致脊髓的损伤,脊髓损伤可以引起人体感觉和运动障碍,从而引起患者功能的缺陷,有些甚至会有生命危险[2]。若患者的坐姿、站立、及卧床的恢复均可能发生困难,更有可能因此长期卧床,引发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结石等并发症,更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复位、减压、固定或者植骨的方式[3]。有效的治疗对于胸腰段脊椎骨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鉴于此,本次选取96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96名研究对象是根据随机抽取的原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治疗组48例和开放手术组48例,这96例均符合胸腰段脊椎骨折的诊断标准[4],全部患者通过常规处理后,再使用X线片对其患处进行检查都属于单纯的胸腰段脊椎骨折,并且没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及并发症。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下:微创治疗组患者年龄在18~63岁,平均(42.12±10.28)岁,损伤类型:交通事故导致受伤16例,坠落致伤12例,暴力致伤15例,其他5例;开放手术组患者的年龄为19~65岁,平均(41.96±8.49)岁,损伤类型:交通事故导致受伤14例,坠落致伤13例,暴力致伤13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开放手术组的治疗方法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式手术方式。患者保持俯卧,并进行全麻,在胸腰椎后正中处切开12 cm左右,使骨折部分及相邻椎体暴露,确定骨折位、椎弓根螺钉固定位,椎弓根螺钉分别置入骨折、相邻的椎体。先固定相邻椎体,再将椎弓根螺钉置入骨折椎体,固定于连接棒,撑开近、远端伤椎的椎弓根,固定椎弓根螺钉,纠正椎体后,闭合切口。微创治疗组在本次调查中的治疗模式为经皮微创治疗,具体如下:准备工作与开放手术组相同,之后用微创手术方式穿刺皮肤后,锁定进针点,并C臂的监视下进行穿刺,在监视器下并对进针的方向及角度进行调整,确定到达后,取出针芯,再置入克氏针,取出针管,再置入克氏针;随后置入导针、空心攻丝钻,椎弓根随导丝置入椎体后,取出导丝,观察固定情况,再安装并固定置棒器,由C臂监视撑开复位,恢复后闭合切口。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 对患者的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法是采用Dienst评分系统,其中,有效为大于等于90分;显效为分数在89~75分;无效为50~74分,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100%。

1.3.2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手术时间(伤口切开到伤口缝合时间)、手术切口的大小(皮肤切口长度)、出血量的多少、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

1.3.3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包括泌尿感染、压疮、气胸等。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7.0软件,将手术、下床、住院时间及手术切口的大小、出血量的等临床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将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对比。开放手术组与采用经皮微创治疗的微创治疗组进行对比,微创治疗组效果较好(P<0.05),如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临床指标对比。在临床指标方面,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51.97±21.45)min、手术切口的大小(6.29±1.70)cm、出血量(97.50±21.97) mL、下床时间(56.12±2.78)天、住院时间(9.35±1.39)天,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52.15±20.97)min、手术切口的大小(13.15±2.15)cm、出血量(279.89±44.01) mL、下床时间(77.83±3.15)天、住院时间(15.15±1.29)天,两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外,微创治疗组的各项临床数据均好于开放手术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s)

?

2.3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经过3个月的跟踪治疗,微创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由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殊性,在出现骨折后会对椎体的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坏,使脊柱不能平稳,使脊髓受到压迫,导致椎体变形,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频繁的发生,导致该病的发生率日益增高[5]。目前在临床上普遍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将椎旁肌大量剥离,术中出血量大,而且会发生长期痛疼、无力、肌肉萎缩等后遗症,术后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本研究中采取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属于一种微创手术,该手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是,大大降低了术中的出血量,并同时降低了手术感染率;二是缩小了手术切口,能够加快术后的愈合,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6];三是该手术方式属于微创术,可有效降低内固定器作用力的集中性,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该手术也有些许的不足之处,及手术中需要注意技术要点:一是矫形能力不够,是由于经皮椎弓根螺钉通常是多轴向螺钉,在手术切口内难以置入较大复位装置;二是无法实施椎管减压等结合型手术。手术要点为医师要熟练掌握胸腰椎的解剖结构,能够利用CT测量进钉的角度、长度等,螺钉深度保持一致,距离以椎体前缘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准,并应避免脊柱侧弯。为了验证经皮微创治疗对患者的有效性,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6人进行分组对比,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微创治疗组在各项数据中均存在明显优势,即可验证此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可采取经皮微创治疗方法进行,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腰段椎弓螺钉
两段式拉力螺钉和AO 拉力螺钉加压性能和加压后钉道损伤程度比较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