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内节育器移位至腹壁1例报告

2021-09-23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蒋维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下腹节育器腹壁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蒋维荣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 俞永江

患者女,38岁,因“发现腹壁下肿物9月余”,于2020年9月17日入院。患者9个月前发现右下腹肿物,劳累后自觉右下腹部疼痛,遂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提示:右下腹直肌肌层内囊性包块,与盆腔相通,考虑血肿,建议行局部热敷、理疗,因疫情原因未行进一步治疗。此次入院前半个月,患者自觉疼痛加重,遂就诊于某医院检查MRI,结果提示:右下腹髂窝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旁异常信号,与右侧附件、膀胱右侧壁粘连,考虑感染性病变,建议保守治疗。为进一步诊疗,患者于2020年9月17日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柔软,右下腹可触及一5 cm×3 cm大的肿物,质韧,活动度差,边界不清,压痛阳性。腹部CT提示:(1)右下腹团片样软组织密度影并多发致密灶(金属?),局部与右侧子宫阔韧带及右侧腹外斜肌相连,右侧腹外斜肌增粗;(2)宫内节育器(图1)。追问病史,患者于2006年置入宫内节育器,2007年怀孕后行刮宫术,宫内未见节育器,于2017年再次置入节育器。入院诊断:(1)腹壁肿物;(2)宫内节育器。完善术前检查,拟于2020年9月21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前留置Foley尿管,术中镜下探查见:右下腹前腹壁可见6 cm×6 cm大的肿物,局部向腹腔突出,固定,质硬,与子宫圆韧带及膀胱关系密切(图2)。切开腹膜,仔细分离,见肿物与膀胱壁粘连密切,沿膀胱壁切开肿物,其内可见一节育器样异物,长臂段位于膀胱壁内,短臂段位于腹壁内,结合病史,考虑患者节育器移位至腹壁及膀胱,并形成腹壁肉芽肿。切断子宫圆韧带,紧贴髂血管小心游离,安全切除肿物及异物(图3),膀胱缺损处用3-0可吸收线缝合,确切止血,缝合腹膜,腹膜前放置引流管一根,术后常规处理,一周后拔除尿管,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无不适。

图1 CT检查示腹壁下肿物 图2 术中见节育器形成肿物及粘连 图3 取出节育器及炎性肿物

讨 论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长效且可逆的避孕方法[1],自1909年现代宫内节育器问世以来[2],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现代避孕手段之一[3],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分别占避孕方法的14.5%与7.6%[4]。宫内节育器移位是最严重的潜在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3‰~1.6‰[5-6],移位的原因可能与术者经验不足,产褥早期、哺乳期置入节育器,既往有穿孔史及先天子宫形态异常,如子宫过度前倾或后倾[7]等有关。穿孔后节育器多移位至大网膜、直肠子宫陷凹、游离腹腔、子宫肌层、浆膜等位置,移位至膀胱、阑尾、腹壁、输卵管、卵巢、腹膜后、穿孔至小肠内罕见[8]。本例患者置入节育器半年后妊娠,刮宫时宫内未见节育器。因节育器置入后患者未出现明显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也未定期检查节育器位置,因此未及时发现节育器穿孔移位,导致节育器逐渐移位至腹壁形成炎性包块与膀胱粘连,此类型罕见。

节育器移位后80%的患者无症状[6,9],但少数患者可因节育器在腹腔中移行,引起肠梗阻、膀胱与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关于移位节育器的治疗现阶段仍存在争议。Adoni等[10]的研究评估了11例节育器移位至腹腔的患者,认为无症状时可保守治疗。Markovitch等[11]的研究提示,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是否应手术移除节育器,主要取决于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及置入时间,他们认为,宫内节育器穿孔移位后的粘连形成一般会使其局限化,不会进一步迁移,大多数患者可能保持无症状。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建议,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移位后,无论类型、位置均应尽快取出[12],腹腔镜异物取出术为首选术式,成功率接近70%;而小型开腹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4%[8]。虽然开放手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患者更倾向于微创手术[12]。英国指南[13]建议,置入节育器第一次月经或3~6周后随访,以排除感染、穿孔、下移脱出等并发症,超声是简单、快速且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定期评估宫内节育器的位置[14]。

综上,宫内节育器穿孔移位后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医师应嘱咐患者定期随访。如发生宫内节育器移位,应基于病史资料、彻底的妇科检查、适当的影像学方法,明确节育器位置,及时取出,腹腔镜手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下腹节育器腹壁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自体阔筋膜移植在复杂腹壁缺损修补术中的研究进展
阴道三维超声在宫内节育器评估中的应用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养胃 “一揉二提”
宫内节育器放置注意事项
宫内节育器影响以后妊娠吗?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1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