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让课堂从“浅教”走向“深学”
2021-09-22程家财
程家财
摘要:有效的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有效追问,让课堂从“浅教”走向“深学”。在知识的来源处追问,让学生学能得法;在知识的疑难处追问,让学生学能知因;在知识之间的联系处追问,让学生学能明理。有效追问,打造高效課堂,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有效追问;课堂教学;学生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凸显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1]。
其中常用且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教与学在互动交流中和谐发展[2]。
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出现一些“浅尝即止、探而不究、疑而不解”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教学现象。
本文以七上人文地理《稻作文化的印记》课堂教学为例,对一位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某些片断进行剖析,说明如何进行有效追问。
例如,[教学片段1]: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师:阅读书本,结合湄公河的地形图、气候图,请自主学习找出湄公河平原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
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并回答了教师的问题。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好!大家都明白了吧。(过渡)当地人民是怎样利用该地区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水稻生产的呢?然后教师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上面这个教学片段看似师生共同完成“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的教学环节,但如果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学生对提问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是否等于班级大部分学生真正理解了“湄公河平原的自然条件”这个知识点——自然条件的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的?该生的答案是如何从图中读出的呢?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自然条件的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就难以形成,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浅尝即止,教师为了完成知识的教学而教学,不能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效果不免大打折扣。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改变类似上述“浅尝即止、探而不究、疑而不解”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教学现象呢?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追问”。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有针对性的进行再度提问[3]。追问能增强师生对话的有效性,能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追问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问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深度思考,形成综合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追问,让课堂从“浅教”走向“深学”呢?
一、在知识的来源处追问,让学生学能得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什么”
(知识目标),更要关注学生“怎么学”(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技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学习才能深入而有效。
就拿上述[教学片段1]来说,教师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追问:分析湄公河流域水稻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要素分析?图中你是怎样得出湄公河水稻生产的有利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的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又开始了再度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中得到了学生反馈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读出地形、气候、水文状况的方法和技能。教师的有效追问,既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技巧和掌握了分析自然条件的方法。
二、在知识的疑难处追问,让学生学能知因
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能力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存在不足和局限,有效追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没有追问,学生限于知识不足而不能提出问题,就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学习中遇见“疑难”也不认为是“问题”[4]。
例如,[教学片段2]:湄公河流域水稻生产过程
师:阅读书本55页,结合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照片,请思考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有哪些主要环节。
生:拔秧苗——插秧苗——收割——打谷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同学们,据此,说一说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有什么特点?
生: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劳动。
生:精耕细作的人工劳动
师:同学们说的对,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
师:在这里,水稻生产是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人们的生活深深的烙上了稻作文化的印记。阅读书本,结合课件提供的图片资料,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湄公河流域水稻生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就此教学片段,该教师似乎又陷入了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又想立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通病。仔细推敲此教学环节,对于缺乏农业生产劳动生活的学生来说,他们能理解水稻生产“精耕细作”的含义吗?因此,教师不凡在此处进行追问:“精耕细作”的含义是什么?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精耕细作”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通过解释精耕细作的含义,并播放短视频观看犁田过程中的耕耙耖和育秧、扯秧、插秧(秧苗移栽)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精耕细作,让学生知道“所以然”。
三、在知识之间的“联系”处追问,让学生学能明理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和发”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追问。学习知识,需要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否则,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运用不同方法揭示知识之间的前后(横向)联系,通过有效追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片段3]:湄公河流域水稻生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师:阅读书本,结合课件提供的图片资料,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湄公河流域水稻生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生:(活动)各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分别汇报探究结果。
师:(活动)对各小组学生代表的汇报情况(就答案的完整性、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对知识进行了归纳,如下表。
然后教师又转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就此教学片段,该教师设计学生探究学习的活动环节,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探而不究”、“惑而不解”,教学难点并没有被突破。倘若教师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追问:高脚屋有什么特点,和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聚落景观?为什么会形成关爱弱者、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引导学生再度思考,学生对刚才探究的问题——湄公河流域水稻生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就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的有效追问,让本课教学难点——湄公河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影响人文环境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学习,学生逐渐明白人地关系道理——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文环境,反过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有效的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一堂精彩的课堂与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追问是分不开的。有效的课堂追问,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启发意识和追问意识,要用心倾听,能敏锐捕捉学生答问的倾向与不足,机智地作出反应,迅速生成问题。努力让课堂追问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元互动的教学氛围,让课堂从“浅教”走向“深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从简单变得丰富、由感性走向理性,最终收获的是学生的不断发展。
备注:
[1]引自《新课程改革》.(来自网络:百度百科)
[2]、[4]引自《课堂提问》.(来自网络:百度百科)
[3]引自《追问,让课堂更精彩》(郑纪霞.《新课程上》2015年01期)
参考文献:
[1]张天宝.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庆芳.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郑纪霞.《追问,让课堂更精彩》.《新课程(上)》2015年01期
[4]《课堂提问》.(来自网络:百度百科)
[5]《新课程改革》.(来自网络: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