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现状及评述

2021-09-22周思妤张宗洋高淼焱崔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低碳城市碳中和碳排放

周思妤 张宗洋 高淼焱 崔鹏

摘 要:由于我国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截至目前,国内主要城市尚处于碳排放量何时达峰及路径的论证,鲜见将低碳中远期目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实施路径尚不清晰。而将城市低碳发展目标细化到空间规划和项目实施层面对城市进行优化布置和建设,对于减少后期城市低碳化调整和改造所带来的高额财政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鼓励国内城市探究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并将中远期低碳目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对展现我国秉承绿色低碳、开放引领的发展理念和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负责任大国形象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碳排放; 碳中和; 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185-002

2014年以来,我国碳排放量已超過美国和欧盟的总和,且排放量仍在上升,与许多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剪刀差”呈扩大趋势。预计到2030年,能源相关的11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3/4将来自中国,使得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1年全国两会中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强度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低碳发展水平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碳中和、碳达峰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低碳发展模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力点、制高点和新道路。例如2017年8月,伦敦市政厅在发布的《伦敦环境战略》中提出,争取到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或者零排放城市的目标;纽约在2014年的《纽约城市80×50建设路线图》中提出,计划2050年比2005年碳排放总量下降80%等。这些国际化大城市的低碳城市发展探索和经验,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了标杆和榜样。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显著。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我国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拉开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序幕。同年,为建设“低碳中国”,我国科技部启动了“十城千辆”计划,在城市大规模推广使用新能源和电动汽车。2010年和2012年国家发改委分别启动了第一、二批共计42个试点省市的低碳建设工作,这也标志着我国低碳发展和低碳城市正式进入实践阶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关于低碳城市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法规不断出台。2021年两会期间,我国再次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的城市建设模式,实现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全方面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一、低碳城市概念与解析

“低碳”的概念起源于英国,是指较低(更低)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城市”的概念是在“低碳”概念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同时又是“低碳”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自英国率先探寻低碳城市发展之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低碳城市、低碳社区等多尺度的建设实践,对低碳城市的研究日趋多元化。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并未对低碳城市这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低碳城市内涵的阐述主要还是从生产和能源的角度来进行,部分典型表述如表1所示。

虽然不同组织机构、学者对低碳城市概念的界定不同,但内涵大致相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1)低碳城市的建设应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应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建设低碳城市;(2)低碳城市建设涉及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多主体,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领域,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目标间的共赢,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3)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发挥城市的系统整体作用,要注重低碳城市顶层规划和制度保障。

二、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低碳城市建设在国际上已经成了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各国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采取的模式各有差异,但体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1)低碳城市建设都有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减排的量化指标;(2)重点关注生产、生活以及城市交通等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重点领域;(3)注重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使用;(4)注重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制度、法规和文件的作用。

在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最早的两个试点城市,保定和上海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具有试水和示范意义。截止目前,保定已完成52个小区、16条道路太阳能应用改造,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1天。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幅提高,建成32座污水处理厂。上海已对大量既有建筑楼宇进行了节能改造,构建了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并建成了崇明生态岛碳中和项目。此外,自2009年11月中央政府提出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起,各地也纷纷主动申请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并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和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设立了广东、辽宁、海南省等6个低碳试点省份和天津、重庆、北京、上海等81个低碳试点城市,积极推进“自下而上”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不断加快低碳城市建设转型,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三、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

路径研究是指导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国际低碳城市相关研究热点。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从各国城市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具有针对性、具体的路径措施。例如美国芝加哥政府于2010年提出的大都市发展计划,通过对车流量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改变交通的能耗结构是芝加哥建设低碳城市最有效的路径;2020年,英国伦敦政府从居民的视角,通过情景设计和未来设计方法的组合,提出伦敦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考虑居民的消费行为。(2)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途径。例如有学者通过计算碳足迹和建立碳排放情景分析模型的方式,探究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也有学者将低碳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联系起来,构建环境和能源规划信息数据库,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考虑如何降低碳排放强度。

国内学者在借鉴已有低碳城市路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宜国情和市情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可以总结成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具体分析城市低碳建设现状,对比典型城市案例,提出提升路径。例如有学者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乌鲁木齐建设低碳城市的具体路径。也有学者将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分为领先型、发展型、落后型和探索型四种类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各类城市的低碳建设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各类城市的低碳建設路径。(2)从理论层面提出低碳城市具体提升路径。例如有学者从物质流的角度提出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应从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四个方面展开。也有学者从“碳源与碳汇”的角度,构建了一条包括调整能源结构、生产低碳化和消费低碳化以及扩大碳汇的发展路径。此外,少量国内学者自主构建了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识别模型,以此来探寻城市的减排路径。

四、国内外研究评述

城市低碳研究是国际城市研究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学术热点课题,许多学者在低碳城市的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及建设路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认识到提升低碳城市在解决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国内外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1)低碳城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扩展,但概念繁杂,缺乏统一认识。学术界尚未就低碳城市的定义达成一致,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外延界定还比较模糊。学者们主要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城市碳排放、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等角度进行探讨,从动态来看可分为末端、过程和源头视角。基本概念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石,如没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研究者和决策者将难以把握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不利于指导实践。

(2)针对低碳城市总体评估的研究较多,而聚焦到低碳城市具体建设路径及短板形成机理的分析较少。目前国内关于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宏观层面,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支撑、政策机制等方面。并且国内相当数量的案例城市在发展模式上属于新区示范型和产业主导型。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很难直接用于指导具体低碳城市的建设。

(3)对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的研究是新兴热点,但是未见针对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及提升策略。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较为统一,未能体现个体差异性。通过综述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或城市,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方式,低碳城市的建设方案也应不同。然而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的研究却大体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能源、经济、社会,对特定城市的关注较少,尤其缺乏对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的探索,亟需结合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获得202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重点项目(202110298026Z)支持

参考文献:

[1]宋弘,孙雅洁,陈登科.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9,35(06):95-108+195

[2]方创琳,王少剑,王洋.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理研究,2016,35(09):1601-1614

[3]吴健生,许娜,张曦文.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02):204-213

[4]朱婧,刘学敏,初钊鹏.低碳城市能源需求与碳排放情景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7):48-55

[5]刘钦普.国内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280-283

作者简介:周思妤,2001年生,汉族,江苏丹阳人,南京林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张宗洋,2001年生,汉族,河北保定人,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高淼焱,2001年生,汉族,江苏泰州人,南京林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本科生。崔鹏,1989年生,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碳中和碳排放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