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途径

2021-09-22张翼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数据

张翼鹏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推进,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技术载体,使得体育教学有了更多可能性,教学向着更加全面化、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探索“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 小学体育; 课堂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023-002

对小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止在文化课上,更要注重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升体育课堂的时效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从而在计划性的锻炼中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

1.大数据技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价值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大数据技术对体育课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传统体育课堂单调枯燥,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效率。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学资源以体育教材为主,同时要配以讲解,课堂活动形式整体较为单一,学生体育兴趣不高。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体育课堂注入新活力,扩大了体育课堂的容量,丰富了体育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技术包括了多种内容,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体育资源,为小学体育课堂注入了更多趣味性的内容。同时,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加直观的体育动作。一些体育动作较为复杂,用语言无法精确的描述出来,学生掌握动作要点。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动态的体育动作形成过程,可以精简体育教学,让学生从更加的立体的角度理解体育知识[1]。教师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完成学科知识的分享,打破空间限制,促使学生在课后自主锻炼,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巧。

2.大数据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以生为本原则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引导,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教学问题,在注重知识能力渗透的同时,要加强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体育精神的培养,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教学原则,为学生而想,为学生而做,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2学科性原则

学科性原则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根本性原则,教师应该从学科特点入手,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和体育课程充分的融合,从而发挥体育学科属性,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基本目的,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为教学根本。体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现在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是“增强体质”和“技能传授”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实践中甚至成为唯一的目的。

2.3机体能力原则

体育锻炼中,个体的机体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小学阶段学生的机体能力差距不大,但是仍然具有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机体能力为教学准则,根据不同学生的机体能力的差异性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体育活动类型,设计体育活动量,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机能都可以得到提升。体育训练的体能原则包含专门化原则、合理练习顺序原则等,都阐述了人体机能在训练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提升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机体能力为基本原則,通过体能训练,促进学生健康和发育,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情绪、智力、精神、社交等方面均衡发展,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2]

3.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困境

3.1信息化教学不全面

现在小学阶段的体育信息化成程度不够全面,涉及面不够,只停留在基本的多媒体教学,因此整体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信息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多项技术支撑,可以应用到教学的各个层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不够,应用不够,从而降低了大数据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要合理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就要深入探析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结合现有的数据教学设备,为学生设计趣味的信息技术课堂。

3.2教学模式不合理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信息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创新,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主要以自由活动或者集体跑步为主,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以学生自主观看视频为主,课程枯燥,学生不仅体会不到课堂的乐趣,也学不到系统性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大大的降低了体育课堂的时效性。有的教师会设计一些体育活动,但是都是以常见的集体活动为主,如打篮球、跳绳等。缺乏系统的训练,在长期的放养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育素养难以得到提升。

3.3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尚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盲目,缺乏章程体育活动的设计更是杂乱无序,缺乏趣味性、针对性,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提升,更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虽然体育教材的设计按照一定章程来设计,更以学生为主,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不科学,与大数据没有完全融合,导致小学体育教学体系尚未形成,最终落实到教学后,各种活动无法顺利展开,即使经过一学年,学生的体育技能也未能提升。

4.“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方法

4.1创新体育学科教学思想

大数据背景下,要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时效性,就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创新体育学科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学不应该以教师为主,应该以学生为主,以学生需求为主。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以提升学生体能为目标,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为根本。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新的学科思想为教学指导理念,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序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并合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性地教学,设计体育活动[3]。可以采集学生的体育需求、体育兴趣、可接受的运动时长等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然后结合体育器材、场地情况等合理安排体育活动,设置体育课程。如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班级7成学生喜欢羽毛球,在设计体育自由活动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打羽毛球,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逐渐让学生掌握发球、步伐练习等体育技巧,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时效性的首要原则是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4.2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就现在来说还是比较陈旧,多以视频观看、体育实践活动为主,为了进一步的优化体育学科教学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要积极的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促使体育教学多维发展,从而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如引入慕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弥补现阶段教学模式的不足,即大规模线上开放教育平台,在内容上可以更加新颖化、灵活化。学生通过账号登录就可以学习,观看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的内容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如体育训练视频、体育技巧指导视频、体育竞赛视频等。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喜好搜索体育内容,如果喜欢球类运动,就可以搜集球类体育课程;如果喜欢田径运动,就可以搜集田径类体育课程,课程视频可以反复观看。通过多次观看后可以巩固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体育课程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后台收集学生的观看数据,根据数据信息,可以分析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落实针对性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可能会受到场地因素的影响,只能进行室内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运用慕课,指导学生登录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观看体育视频,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相比单一的媒体视频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在体育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合理的应用先进的技术,让教学有更多的可能性,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变革,从而为师生的课堂互动提供更多契机。

4.3利用模擬课堂应用理念

模拟教学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分析,模拟教学法是源于行为导向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更近一步延伸出行动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这一理念的要点在于教师的引导,利用大数据为学生呈现行为式的体育课程,并从体育行为加以延伸拓展,启发学生要成为具有什么体育技能的人?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提升自身技能,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4]。出于这一理念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模拟经过体育训练的人,在后期身体素养、行为习惯、身体特征等方面的变化,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体育,了解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并改变自我认知,以教师的指导为准,开展系统性的训练。体育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需要惊人的意志力。小学生意志力较为薄弱,需从行为入手,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从而促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提升自我意志力,获得强健的体魄和健康心理。体育锻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要另辟蹊径,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持久锻炼状态下的人的体魄和综合素质指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各项体育训练中,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4.4革新体育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要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体育课堂,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新的体育资源,合理将体育资源和教材融为一体,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时效性。如为了提升学生体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各种游戏、新的器材等。在深刻的了解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趣味点后,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也可以应用不同的器材,促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程中,发挥自主性,从而提升课堂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各种智能化体育器材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先利用电子设备收集信息,再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应用在小学体育课程中,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这种设备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掌握自我的运动强度;也可以记录学生平时运动的数据和信息,可以提升体育运动的效率;当设备掌握了学生的运动习惯后,可以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学生也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在自主锻炼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量,调整体育训练强度,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综合水平。同时,为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也可以将各种游戏和智能化体育设备融为一体,提升体育课堂实效。

4.5构建课程交流平台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课程时长有限,学生的自主性也较差,不能自主锻炼,仅仅凭借课程教学难以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因此,可以结合大数据建立体育课程交流平台,设置学生和教师的双维登录通道,为教师的教学交流提供有效平台。在平台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话题,促使学生打开话匣子,阐明体育训练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可以针对性地调整体育课程,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学科为准,可以站在学科的角度上,宏观地分析课程问题,从而获得教学反馈,有利于优化体育教学,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长期性的教学管理,促使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体育教学过程,做好教学过程把控,从而不断调整体育教学。

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规划课题《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JGH015)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吴茂莲.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2021(14):109-110

[2]徐成巧.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参花(下),2021(05):58-59

[3]毛建军.小学体育课堂立定跳远教学方法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1(05):28

[4]牛驰青.运用兴趣教学法建构高效小学体育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1(13):97-98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