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成效
2021-09-22沈敏敏
沈敏敏
摘 要:当前“三教”改革对中职育人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实现育人质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教学改革。文章通过学校在教学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得到的成效进行阐述;又从教师队伍的重构与建设、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教法的创新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路径实施,以此深化“三教”改革的意义,全面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关键词:“三教”改革; 计算机应用;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047-002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启东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多年来,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办学成果。但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涌现,本地职业教育突出的问题就是能为地方企业输送的人才越来越少。因此,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为当地企业输送人才,必须把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一、“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专业教学的困境與疑惑
(一)调研分析助力重寻专业就业方向
2020年一场疫情的突如其来,也给中职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压力,涉及教学、就业等各个方面。重寻专业就业方向,就必须深入市场,去了解当地企业目前在计算机方向上的人才需求和企业目前的岗位需求,以此调整学校的专业教学方向。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骨干力量,笔者带领全体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地方企业进行调研。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专业发展相对受限,经调研,团队剖析目前学校专业发展所遭遇瓶颈,一致将目标放在政校企合作及新业态上面。因此新农村数字化建设引领了目前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方向。
(二)现状分析助力定位专业教学痛点
专业建设的成效离不开教学质量的推动,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强调各学校定期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基于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如下问题,笔者带领团队在专业内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实践。
1.学生主体地位的相对模糊。学校尚未完全改变传统教学现状,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虽然职业学校的教学已经走上了信息化教学之路,但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学校离真正实现智慧学习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在目前的教学形式下,如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促进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2.教师教学能力的停滞不前。教师集体备课不规范、业务学习不精进、信息化手段不熟练,导致出现课堂质量不理想的问题,如何有效融合、科学设计,保证课堂质量有效提升?
3.学校教学改革的艰难推进。我校地处农村,搭建教研平台相对不易,在实际教学中,又缺乏专业引领,导致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徘徊。如何以点带面、深化教改,保证育人质量显著提高?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实践
(一)专业教师队伍的重构与建设
教师作为“三教”改革的主体和关键,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队伍结构的变化、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都将为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本校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学校迫切需要改革的有以下两点:
1.组建高水平、结构化职业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教学团队的价值在于汇聚优质教学力量、创新教学方法、凝练教学成果、建设教学基地、发挥辐射作用。在团队的带领下,激励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深入推进学校政校企合作项目。定期深入企业实践,依托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学项目,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深化教师改革。当然,创新团队的建设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有一定的政策引领与驱动。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及考核方法,发挥教师个人的最大潜能;组建最强的专业团队,实现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整合,培养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建设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产教深度融合离不开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需要政策推动、任务驱动、校企协同培养,共同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及专业发展停滞方面,较大一部分教师不愿意长时间入企业进行回炉再造,导致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岗位适应性。职业学校专业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实际需求,专业的教学调整与建设方向必须时刻保持与市场同步,与企业同步,更甚者,需走在市场之前,走在企业发展之前。所以,如何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持续性发展上,学校还需要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课程新教材的融合与开发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是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教材改革方面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开发活页式教材。目前计算机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但学校开设的专业理论及实训课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单一、认知培养不充分、技能训练不突出、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依据、教学与岗位要求脱节、教材通用性弱等问题。为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要求,推动学校教材改革,实现立德树人,充分提升受教育者技能水平,笔者带领团队在长期实践、一线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活页式教材"任务驱动、对接行业、理实一体"的开发理念,提炼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活页式教材的呈现形式,开发适用于本专业教学的活页式教材。
2.融合课程创新教材。项目教学引领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枯燥、乏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如何将计算机教学与新业态紧密相联,充分达到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以计算机《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202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那么如何引导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发挥编程和思維优势,推动家乡全面振兴?教材开发团队瞄准课程融合,大胆尝试,以项目教学为依托,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勾股定理、斐波那契数列、杨辉三角等数学经典案例,负载无人机测温、志愿者培训、疑似病例撤离路径实际问题,引领学生开发适用于数字乡村建设的GIS系统,学生在计算或规律探寻的过程中,锤炼建模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实现思维的高阶跨越。
(三)专业教学教法的创新与突破
教法是三教改革的途径。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适时改变教学方法,顺应时代变革,努力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是教学者致力思考的问题。在新技术下,原有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局限于课堂。本校教学团队也一直在尝试运用新技术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1.基于“分层递进、探究突破”教学理念设计教学
在学校原有“三段七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引领下,经实践研究,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基于项目教学“分层递进、探究突破”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分层递进是指任务分布的由简入难,知识技能的循序渐进。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探究突破指多元探究,多元探究是在建构主义观点下的具体运用,是指多对象、多形式、多内容实现团队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资源合作探究。该理念打破原有教学的壁垒,纵向延伸教学深度,让知识的传达与领悟充满无限可能。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也能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学生间的差异性,调整项目中的学习角色,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专业特长,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的准确定位。
2.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师生借助超星泛雅学习通平台和自制辅助平台,开发多种软硬件资源,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在整体设计下,课前,教师运用平台引领学生有效先学;课中,模仿企业真实开发流程,采用任务驱动法、多元探究法,加上模块个性教学法进行学习;课后,教师及时开展教学反思,并利用平台整合学生碎片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提升。在后疫情时代,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有效拓宽了教学时间和空间。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创新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
基于“三教”改革的理念,学校计算机专业全体教师以学校教学实际为依据,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学校的教学与学习目标,实现教学模式的全新突破,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优化教师专业水准,丰富学校教学成果,助推学校整体发展。主要取得成效如下:
1.学生从被动吸收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新技术新媒体的辅助下,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学生学习更有兴趣,教师教学更加得法。从而构建了全新课堂结构,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促进知识的自主构建与生成。
2.教师从重视结果向强调过程转变。专业教学融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有效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变“重成绩”为“重成长”;强调学习过程重要性、强调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又结合企业育人标准构建评价体系,重视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3.教学从流于形式向扎根课堂转变。学校规范各项教学工作,真正落实课改相关任务,引领全体教师重点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深层研究与实践,全面建构高效课堂。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
1.教师队伍重构与建设带来的专业发展。教学改革、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绝非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可能产生高效和长效,因而这要依靠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厚实的学科功底来活化、来创造性地运用。专业发展是教师的需要,学校构建创新团队下的专业带动,解决了原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改善了教师内存驱动的不足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团队的示范引领下,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在不断提升,教科研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学校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2.深化政校企合作带来的成效突破。政校企的融通给计算机专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平台,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机会,新农村网格管理大数据创建中心高度认可学生技术水平,愿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平台,校企合作单位愿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教学要前进,就得有改进。学校专业建设走上新台阶仍需进一步实现线上线下融通,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未来教育做好准备。同时,需要对照1+X职业等级标准,继续优化学习任务,促进1+X证书融通。教学改革绝非一蹴而就,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需要永葆教学激情,永无止境地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追寻。
参考文献:
[1]黄瑞敏.“三教”改革下产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研究[J]文化产业,2021(16):148-149
[2]杨燕,谭淑文,胡琼,徐率.“三教”改革背景下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0):46-47
[3]罗群.“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研究[J]职业,2021(07):37-38
[4]王兰香.打造“四化”优质课堂,推进中职“三教”改革[J]职业,2021(04):38-39
[5]王益琳,吴伶俐.中职教师“三教”改革实施中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