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叙事特征与价值反思

2021-09-22何雨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

何雨

关键词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叙事特征;价值反思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2-0009-03

短视频新闻指时长在5分钟以内,且依托移动终端制作、剪辑,并能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的新闻产品。随着短视频市场的持续走热,短视频新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報道方式,主流媒体“入驻”头部短视频平台成为媒体融合的新路径。目前,央视新闻在抖音平台的粉丝已近1.2亿,在短视频领域建构起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的成绩可谓不俗。但作为肩负社会功能的主流媒体,建立起与用户的连接只能说迈出了一小步,能否借力短视频发挥主流媒体的职能才是根本。本文以央视新闻抖音号为例,总结其在短视频新闻叙事上的变化,并基于此进一步探讨短视频新闻常态化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1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叙事特征

1.1 视听共振:新闻报道的情感化转向

抖音短视频营造了一个视觉与声觉交织的新空间,在双重感官卷入的场域,情感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正表征出明显的情感化转向,这种情感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新闻符号与配乐的选择上。

1.1.1 感性符号的选择与凝聚

新闻的再生产本就是一种历史的赠与。它不仅仅定义和再定义、建构和再建构社会意义,它也定义和再定义、建构和再建构做事的方法[ 1 ]。塔奇曼认为,新闻机构以特定的生产规则和程序生产出新闻,现实及意义便是在新闻中被建构出来的。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则通过对感性符号的时空重组,来实现报道的情感化转向。如央视新闻抖音号的短视频《这笑容太甜!高速收费站小姐姐微笑劝退超高货车司机。真诚亲切的服务,赞了》,镜头聚焦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的甜美的笑容,截取工作人员耐心礼貌地向司机解释的片段,“微笑”属于感性符号,含蓄却极具感染力,当工作人员的笑脸作为特写呈现时,不但能在视觉和心理上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从而起到情感凝聚的作用,也塑造了公众对工作人员的形象与认知。

1.1.2 背景音乐的烘托与催化作用

英国语言学家戴里克·库克(Deryck Cook)指出,音乐是一种人类的情感语言,与说话相似[2]。背景音乐能起到烘托新闻主题,引发受众共鸣的效果,因此主流媒体往往在短视频新闻中融合节奏带感、曲调起伏较大的配乐,借势音乐传播,令用户在瞬间产生振奋的情绪体验。央视新闻抖音号生产的短视频时长大多在1分钟以内,却能在顷刻之间实现信息触达又拨动人心弦的效果,配乐的选择至关重要,此时,音乐转变为一种传播力,在曲调剧烈波动中,起到烘托气氛、催化情感的作用。在短视频新闻中,场景化聚焦带来的视觉冲击和音符催化下的声觉刺激,往往能达到视听共振的效果。

1.2 功能衍变:短视频字幕的视觉化运用

与文字相比,短视频新闻建构了一种新的“微叙事”模式,其中包括以标题为重点的文字“激活”,在前几秒内引起用户兴趣的“秒级”响应和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3 ]。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字幕功能正在从提示说明向突出强调转变,字体的视觉化特征明显,字体色彩和形体的蝶变正在解构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

1.2.1 色彩组合与心理唤醒

央视新闻抖音号的短视频字幕颜色以黄白为主,通常将白色作为游动字幕,黄色作为固定字幕。白色属于中性色,表现为视觉上的柔和与情感上的中立,黄色则是一种可见性较强的色彩,具有警示、提醒的作用。黄与白,明快与柔和的结合能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刺激人的视觉神经,可起到心理唤醒的作用,如在河南“错换28年人生”案的报道中,央视新闻抖音号将醒目的橙黄色字幕 “被交换的人生”设为封面,抓住新闻焦点并通过色彩强化话题性,引发用户的点击兴趣。

1.2.2 变化的字形与认知引导

在短视频新闻中,时长成为镜头语言致效的“死敌”,因为通常来说,不同景别和拍摄角度的画面是无法在一则短视频上交替运用的,也就限制了主流媒体通过镜头语言传达意图的可能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短视频字幕承载了镜头语言的功能,字幕的解释作用被淡化,强调作用被放大,以此引导公众的认知。短视频新闻的内容本身是对一个新闻事件主导属性的选择性呈现,而字幕颜色、字体及其大小的设定,实际上是对特定属性的二次凸显,使公众对内容的认知与媒体所引导的方向吻合。央视新闻抖音号在《外卖平台推出“愿不愿意多等5~10分钟“功能,白岩松:解决问题要靠平台和监督,不能”甩锅“消费者》中,对“愿不愿意多等5~10分钟”“甩锅”等词进行标黄,将“这不合适” “越吃亏”的字体放大,视频引发6.2万的评论,舆论较为一致地将矛头指向外卖平台。

1.3 “快”“慢”交织:空间切换与场景化呈现

从根本上说,短视频就是一种视觉文化形态,注重“看”的感觉,主流媒体往往通过不同空间的快速切换和场景化呈现的方式,将公众迅速带入新闻现场,给予其临场化的体验。

1.3.1 “快剪”组合,释放高密度信息

短视频新闻可承载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也无法展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即缩短每帧画面的停留时间,通过快速剪切的方式完成转换,这与短视频的碎片化、轻传播的特质十分契合,且能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如央视新闻抖音号发布的《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归国》的短视频,在15秒内,完成了近10个画面的切换,从信息接收层面上来说,公众显然无法消化瞬时释放的高密度信息,只能留下大致印象。

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之际,提出了一种称为“详尽分析可能性”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central route)处理信息,后者则是沿“边缘路径”(peripheral route)处理信息[ 4 ]。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虽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但是信息的清晰程度多少也会左右当事人解码的意愿和能力,在高速流动的影像面前,当公众无法把握更多细节时,通过“边缘路径”对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的概率也会相对提高,那么对新闻内容的认知或将“浅尝辄止”。

1.3.2 注重局部特写,放大细节

短视频颠覆了传统影像的叙事逻辑,即从宏大叙事转向微叙事,极大地压缩了故事讲述空间,因此通常抓取新闻事件中的核心片段,进行场景化呈现,而随着细节放大,公众情绪也会随之产生波动。如在“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的相关报道中,央视新闻抖音号多聚焦于火箭组合体点火、发射、升空的画面,将大国重器细节化,作为能指的火箭,此时也喻示着多种所指: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突破、中国开启空间站时代、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地位的跃升等,所指构成的全部内涵意义,足以令国人心潮澎湃,燃起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2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价值反思

主流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以全新的形象呈现在新媒介环境中,破除了传统时代与公众之间的疏离感,对于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意义重大。但说到底,新闻的产生是基于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求,而短视频新闻的叙事或将对新闻生产逻辑产生变革性的影响,继而影响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2.1 边界与立场:新闻的情感化转向与煽情倾向

应当承认,人是情感的动物,理性和感性也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现代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情感与理智并非黑白分明,尤其在认知过程中,情感的作用不可或缺[5]。由此,有学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情感”与新闻实践的关系。新闻的情感化转向是社交媒体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信息传播环境的变迁和新闻生产逻辑变革双重作用下的结果,这种转向的出现多少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在灾难报道当中,情感传播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唤起公众的情感关切。

只是,作为主流媒体不得不警惕的是掺杂在其中的煽情倾向,情感与煽情,一字之差,越过边界,便有可能走向人性的对立面。如疫情期间,部分主流媒体将“流产不到10天的护士重返一线”“医护人员剃光头赶赴一线”等新闻放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正面宣传,引起舆论的“反噬”便是例证。做好正面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是主流媒体应该坚持的立场,但正面报道并非刻意煽情,为制造感动而牺牲新闻应有的人文关怀也不可取,片面追求共情而偏离价值观的内容公众显然不会买账,这也提醒主流媒体思考情感因素在新闻报道中适用的边界与尺度问题。

2.2 挤压与偏离:新闻美学消逝的隐忧

新闻美学应是将美学理论与新闻学理论结合起来的一门美学应用学科,专注于研究新闻报道中蕴藏着的美的内韵,探索美在新闻活动中的内容凝聚、形式积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规律性特征[6]。

从形式上来说,竖屏化的短视频是对传统和谐美的冲击。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理想追求,常常表现在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门类中,在新闻产品中也可见一斑。以报纸来说,和谐感是版面的重要构成元素,因此纸媒注重对结构、色彩、字体的整体安排。在电视新闻中,和谐感则通过不同镜头的组合来表现,特别是“留白”空间的运用对保持画面整体平衡与协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竖屏短视频新闻中,观众视野本就有缩减,加之其偏重局部细节的呈现,极大压缩了“留白”空间,会造成画面“溢出”屏幕的视觉观感,继而给观众带来压抑感和负重感。如央视新闻抖音号的《真·央视记者VS假“央视制片人”!来自抓捕現场的灵魂拷问~,提高警惕,谨防诈骗!》,解说字幕占据屏幕近一半空间,顶部字体由于过大无法全部显示而“溢出”屏外,产生割裂感,凹凸不平的大字“喧宾夺主”,遮盖了内容本身。短视频新闻是粗放式生产模式下拼接的产物,尤其是通过截取源视频制作而成的内容,往往会有画面模糊不清、比例不协调的通病,颠覆了传统的视听秩序与审美取向。

从内容上来看,在信息超载时代为了获取公众稀缺的注意力,主流媒体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凸显新闻的矛盾和冲突,但在自杀报道中这种叙事方式的合理性显然却有待商榷。如上海17岁少年从卢浦大桥纵身跃下的视频被一些主流媒体用于报道中,在成都49中事件的报道中,个别主流媒体将逝者林某某生前照片作为短视频封面等,呈现逝者的自杀过程和逝者生前容貌,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也会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与新闻美学所坚持的至善至美理念背道而驰。因此,自杀报道如何见诸短视频,也成了对主流媒体伦理道义的一种考验,但比起一味渲染个案,主流媒体无疑更需聚焦个案背后的公共性反思,如此也更符合新闻美学对报道的内在追求。

2.3 按摩与截除:感知位移与理性知觉的闭合

“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7]。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实现人们感知延伸的同时,也会造成人身体原有功能的退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感知之间不仅会形成新的比率,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也会发生变化。仅从感觉层面看,短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无异,实现了人视觉和听觉的延伸,但从卷入程度来看,短视频新闻更偏重视觉冲击和声觉刺激,也就是说,短视频和电视这两种媒介对人所唤起的感知比率是不相同的。表面上看,短视频时代的来临让我们重新回到感觉平衡的 “原始部落”时代,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因为短视频在延伸我们视听觉的同时,也在造成其他官能的衰落和感知的位移。在这个瞬时世界中,公众处于“相互勾连”的状态,他们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私信等互动行为与他人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尤其表现在思考力方面,打开评论就可以知道“别人说了什么”,而他人的意见不仅可以影响自身的感知,甚至可以直接复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成百上千条评论说的却是同一个观点的现象。电路给我们普通的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赋予神奇的一维。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带上一丝深化的色彩,我们的思维却继续呈现碎片化,在单一、分离的平面上展开[8]。印刷时代和电视时代创造了隔离空间,从而诞生了异见,短视频营造的“共在”空间,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思考力的一种截除,让观点趋于同质化。

另外,瀑布流式的画面与欢脱跳跃的音乐,给人视听共振的临场化体验,如同对人体的按摩,因此,即便是严肃的新闻,观众也可能在此获得前所未有的欢乐感,碎片化的短视频无法勾勒全景式地图,沉浸式体验也有可能导致公众理性知觉的闭合,因而对事态的把握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而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3 结语

短视频市场持续发力,短视频新闻依然是未来主流媒体的竞争高地,如学者李良荣所断言的:“短视频将成为未来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那么正视短视频日益成为公众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与其碎片化、娱乐化的技术特征注定无法承担起建构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或是当下主流媒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深思的命题。

参考文献

[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84.

[2]陆正兰.音乐表意的符号学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45-150.

[3]彭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简[J].新闻界,2019(1):34-4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1.

[5]彭增军.新闻的情商:数码时代新闻的情感转向[J].新闻记者,2019(4):38-42.

[6]张立斌.新闻美学论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15-22.

[7]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8.

[8]马歇尔·麦克卢汉,昆廷·菲奥里,杰罗姆·阿吉尔.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媒介效应一览[M].何道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2.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浅析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我国主流媒体品牌融合趋势和方向刍议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