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的作用
2021-09-22李萌萌
李萌萌
[摘 要]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是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创业方面进行的持续性、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职业规划的好坏与创业就业紧密相关,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职业规划中的影响作用更为重要。在分析民办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毕业生职业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科学决策的方法,以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趋势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136-02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认知、导向、激励、凝聚等多种功能,在职业规划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能够帮助毕业生纠正自我评价中的认知偏差,引导毕业生客观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帮助毕业生做出科学合理决策,从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培养中起着直接塑造作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多方面的开展,对实现毕业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职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民办高校由于建校起步晚,国内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素质较差等特点,在面临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急剧加大[3]。因此,在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显著功能,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促使大学毕业生不断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水平和革新就业创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民办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教育中较为重视,但在現实教学中,普遍存在教育的针对性弱,学生不足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民办高校主管就业部门工作不够细致深入,对大学毕业的就业创业指导性和实操性不强。另一方面就业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惯性思维导致毕业生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是来校招聘的企业大多偏向服务,行业门槛低,待遇低,企业资质一般,不足以吸引毕业生的兴趣。二是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缺失,自主就业理念和创业观念不够正确,没有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规划。三是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理念千差万别。现如今不少毕业生想着通过考研、考教师、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多种途径实现提升就业,对当前招聘信息不够关注。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启发性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方式方法,目前暂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具有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毕业生职业规划中可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心理咨询和交流互动等多种方法进行,而不是简单地教师一味讲述,学生一味听讲。教师可根据课程专业内容、授课安排等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以上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让学生有参与感,深切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导作用。此外,课堂内容安排不仅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认真去听,去领会,还要有足够的启发性。良好的事例,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从而树立科学客观的就业理念和创业观念,从中领会到就业创业的合理方法。
(三)教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现实就业需要
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内容较少,或者开展一些实用性不强的共识性教育,不能根据学生专业不同,按照专业分类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内容与现实的需要不相适用直接引起学生的厌恶抗拒心理,学生丧失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并且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虽然思想道德与修养课中有讲述职业道德与择业观问题,但内容理论色彩太强,趣味性缺乏,内容老套刻板,都是讲述一般共识性知识,可读性、学习性不强。涉及职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主要是限于就业创业观念的教育,实操性不足,趣味性不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自主规划意识不足,定位模糊
受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程度不强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自主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就业定位不清。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对自身要求过低,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和勇气。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和抗拒心态,造成民办高校毕业生在个人职业规划中不能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和就业观念,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没有规划。不少毕业生人云亦云,盲目追随,在择业过程中随波逐流,普遍追求一二线大城市,高收入、高地位的企业和单位,忽视个人自身条件,择业不正确,严重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归根结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和个人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
(二)民办高校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途径的有力补充,同样也担负着“育人”“育德”的重要任务,但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高。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情来看,其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片面重视就业率数据。大部分民办高校仅关注毕业生就业率,而忽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塑造过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扎实。第二,就业实践重视不够,虽然民办高校和当地大多数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有一定机会参观学习,但是一般都局限于较浅合作,难以深入到实际工作中。第三,师资建设匮乏,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民办高校师资力量多集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主管就业创业服务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