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视角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1-09-22王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5期
关键词:隐喻语篇词汇

王璐

[摘           要]  概念隐喻是一种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词汇、篇章和文化三个层面探讨教师如何利用概念隐喻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给出相应的策略方法,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    键   词]  概念隐喻;高职高专;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80-02

一、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体验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概念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都是隐喻性的。”(1980,3)在其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隐喻的重要性。胡壮麟(2004)认为“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只注重词汇的讲解,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概念隐喻理论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方法。Rivers(1997)提出了阅读中的概念隐喻在教师、学生和篇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帮助学生理解篇章,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何玉静(2008)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隐喻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中的生词、习语及复杂句子等进行深层次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国内外对于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词汇和写作教学,对于高职高专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在词汇、篇章和文化层面上探讨教师如何利用概念隐喻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提出了详细的策略、方法和建议。

二、概念隐喻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具体、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和描述陌生的、抽象的事物。“隐喻的本质就是用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1980,42)这样的概念隐喻理论不同于传统的隐喻理论,它是一种“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跨领域映射(a cross domain)。”

概念隐喻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普遍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当词汇走出自己的范畴和应用到新的语境,那么它就是一个隐喻,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Lakoff 和Johnson(1980,7)认为,概念隐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具有系统性,也就是说每个隐喻本身就具有系统性,都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系统对应,它们不是任意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的。概念隐喻与文化息息相关,具有文化一致性。

三、概念隐喻视角下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词汇培养策略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英语阅读中,他们遇到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单词问题。大部分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单调且枯燥,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很快就会忘记。概念隐喻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引导学生总结阅读中词汇的隐喻意义。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隐喻是可教授和习得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向学生介绍概念隐喻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机制,使学生认识到人们习惯通过熟悉、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和表达陌生、抽象的概念。教师还可以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比和总结。如在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中, “旅途”被看作“爱情”可以用不同的隐喻表达来描述,如:Its been a long, bumpy road. Ou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 Weve gotten off the track. This relationship is a dead-end street. 一些描述旅途的词汇用来谈论爱情,并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概念系统。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习得的词语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以概念隐喻为核心的词汇网络,它容易理解而且不易忘记。

2.重视系统地讲解基本范畴词汇。认知语言学家指出,最先被幼儿习得的词语就是基本范畴词,它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的讲解。以“hand”一词为例,He put his hand into his pocket and pulled out money. Can you give me a hand with these boxes?The President has accused these people of having a hand in the killing. 雖然hand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但基本内涵还是“手”,引申义是“搭把手”“插手”等,这些都是隐喻作用下的核心意义的外延意义。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运用隐喻概念重点讲解这些基本范畴词,力求把这些词语的核心和外延意义讲透彻,让这些词汇能够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lend a hand”“have a nose for”“close to the bone”这样的英语表达了。

猜你喜欢

隐喻语篇词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爱的隐喻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