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索课题研究报告

2021-09-22王荣香田洪芳程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5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教学

王荣香 田洪芳 程茹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线上教学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相应的思政课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是2020年突发情况的到来,使得线上思政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应时而生的思政课线上教学既具有其独有的优越性,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的育人实效,通过综合探究线上教学各因素、各环节 ,提出思政课线上教学育人实效策略。

[关    键   词]  思政课;线上教学;有效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20-02

一、课题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近些年来线上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在2020年年初,为贯彻“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思政教师走下讲台,变身“网络主播”,以网络课堂为教学主战场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使得线上思政课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但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政课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不是很多,基于以上思考,为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成效,特开展研究,以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希望能给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二)实践意义

思政课线上教学起步较晚,思政教师线上教学经验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丰富,线上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课题从在教学前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提升线上教学实效和在教学后巩固线上教学成果三个维度全面分析提升线上教学的策略,且策略便于实际操作,对于提升线上课堂实效和育人实效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以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有效路径为目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评价修改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当前思政课线上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出有效的思政课线上教学路径。

(二)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深入分析研究线上教学相关文献,提炼出对本文撰写有借鉴意义的理论观点。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将思政课线上教学相关问题设计成调查问卷分发给任课教师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并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收集线上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积极反思,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充实课题理论成果。评价修改法:通过尝试在思政课线上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寻找问题,虚心接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根据评价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线上教学设计。

三、研究开展的主要活动

(一)情况调研

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分别开展调查,从教学实际中分析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问卷抽样研究、交流访谈等形式,得出广大师生对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自主性和便捷性等优势给予认可,但也存在教学监督难保证、成效难测量等问题。

(二)经验梳理

走访调研和查阅线上教学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借鉴。设计线上实践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并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将总结的经验再次运用到相似的课例中去,观察反思并整改。

(三)名师访谈

专访思政课线上教学名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专访其他学科线上教学名师,从其他学科的线上教学智慧中汲取可為思政课所用的内容,拓展研究思路。

(四)专题研讨

定期召开课题组集体讨论会和教学个案研究会,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研究得失,指导和完善线上教学过程。

四、课题研究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吸引力问题

思政课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多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线上教学兴起后,相当一部分部分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和枯燥感,加之线上教学存在情感交流难以调控和教学监督难以保证等局限性,使得思政课线上课堂缺乏吸引力。课题组通过创设性地整合思政课线上教学核心要素,让思政课线上课堂“活”起来。

(二)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思政课线上教学面临着教师教学理念不够成熟、实际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和学生难以管理调控等一系列制约课堂实效性的难题,课题组立足具体实际,紧紧围绕以生为本这一根本落脚点,大胆革新,坚持内容有温度,方法有效度和策略有力度,从而提升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问题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网络信息化手段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成为必然之势,解决如何用“冷技术”为“暖教育”服务和避免信息技术异化成为当务之急,课题组通过探究如何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高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课题研究成果及影响

(一)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欢乐的课堂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