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小学中段数学概念教学

2021-09-22郁丽娜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段实施对策概念教学

【摘 要】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工作中,仍有部分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够重视,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无法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甚至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将其视为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对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渐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段;概念教学;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05-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所开展的基础运算、空间想象、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都是以数学概念为基础的,换言之,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后,才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导致其对兼具抽象性、概括性与逻辑性的数学概念学习存在一定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1]。

1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  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如果想要完全认清某个事物,就必须先了解这一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知”教学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分数的本质时,可以按照教材中的分数定义,将“1”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对这个单位“1”又可以进行多次划分,而其中被划分出来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概念重点,即引导学生对“1”进行准确理解,让学生明白“1”或者其他事物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可以被划分的。

1.2  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概念是学生判断思维、推理思维形成的起点与基础,若是对概念的理解发生了错误,那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中,确保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在弄懂了基础概念后,教师才能直接让学生观察模型,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相对应的图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其加深对不同图形的概念的印象,并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3  可促进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数学领域中的各个知识就像是一节一节的火车车厢一样,它们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任何一环出现了“脱节”的现象,都将影响后面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还要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如学生熟练掌握了加减法后,学习乘法概念将更加高效,可在短時间内迅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学习迁移能力也将得到大幅度的

提升。

2   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2.1  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教学之所以具有关键意义,主要是因为它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值得教师的高度重视[2]。同时笔者还认为,教师应当对学科中所涉及的概念知识进行细致研究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概念性教学活动,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来增强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不断提升概念教学的效果。

2.2  注意突出概念内涵的不同呈现形式

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数学概念都贯穿始终,学生若是想要掌握数学中的计算、推理、判断等技能,就必须精准把握相应的概念内涵及延伸内容,以此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小学数学概念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根本要求还是在于明确概念,故而需要教师结合概念本身的特质选取合适的呈现形式,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3]。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概念形式有以下几种:

(1)图画式概念。在教学一开始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对数学图画背后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与探讨,通过不断地揣摩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同时在学生理解图画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相关数学概念。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概念本质进行表述,并用数学语言去解释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严肃的学科。

(2)描述式概念。在小学数学中,描述式概念的出现频率较高,简单理解就是以概念为基础,利用具体的事例、描述性的语言对概念进行二次呈现。通过图像、例题等去阐述数学概念的基本属性,给予学生最为直观、形象的感受。另一方面,借助描述性语言,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感悟。

(3)定义式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定义式概念学习起来难度最大,此类概念用词简练、概括性极强,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小学生很难进行透彻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的作用与意义就体现出来了,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领路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吸收概念,教师应当对定义中的关键词、专业术语进行剖析与讲解,可以借助道具、案例以及联想对比等方式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对它们进行区分与理解。

2.3  加强数学概念的直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应的概念性知识,教师应当加强直观教学,协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笔者以为,想要加强数学概念的直观教学,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在对数学概念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挖掘与利用,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数学概念的学习,还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消除数学在学生心中的陌生感,让他们真正明白学以致用的

含义。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帮妈妈计算一天的生活开支。这种方式能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让他们真正理解学以致用的价值。

(2)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小学生为6~12岁之间的儿童,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思维模式来帮助他们理解与掌握。可一旦数学概念的抽象性、逻辑性过强,很多学生便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与体验中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知”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一块苹果,然后将苹果均匀地等分为四块,并随机将四块苹果分给四位同学,由四位同学来代表“四分之一”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分数的本质概念。

(3)巧妙应用多媒体。在現代课堂上,多媒体技术是不能被忽视的教学媒介,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应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可呈现出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立体效果来,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增添课堂教学的趣

味性。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数学概念又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是不能被忽视与弱化的知识点。对此,教师应当找到数学概念的高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数学能力、丰富其数学视野。

【参考文献】

[1]朱晨玥.强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凸显数学本质[J].考试周刊,2020(A2).

[2]何菊霞.小学中年级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

[3]许忠爱.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

2020(33).

【作者简介】

郁丽娜(1988~),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中段实施对策概念教学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