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3分钟演讲,提升口语的魔法棒

2021-09-22冯瑾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8期
关键词:上台口语交际

冯瑾婵

依托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演讲这个平台,探索提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利用每天一说,通过丰富的主题、团队合作的方式、互评互赏的评价,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有趣的口语交际环境。近两年来,本人一直尝试着结合统编教材,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前3分钟的演讲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提高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每天一说,语文课堂乐无穷

利用每天语文课前的3分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说”的舞台,让他们都来体验一下当当小主角的感觉。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语言流畅,表情自然,声音响亮,演说的内容要尽量吸引人,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

(一)内容无限,变平淡为多彩

课前3分钟演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分主题周和自选周,两种形式交替进行。我们的主题周主要结合统编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主题进行,选用一些侧重于发展学生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立类话题。统编教材十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贴近学生日常的生活,每个单元的口语际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言欲望。学生每每在讲到这些话题时,总是兴趣盎然,引人人胜,时常妙语连珠,惊喜不断。同学们还能巧用工具——思维导图,让自己的介绍更一目了然。

自选周,顾名思义就是这周的课前3分钟演讲的内容和主题是不限的,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演说。一开始,学生们不知道讲什么,老师可以指引一下方向:如推荐一本好书,介绍一部动画,朗诵一首古诗或一个文段,讲一个成语故事,说一个有趣的见闻,分享一个生活妙招,讲一个笑话,猜几个迷语或歇后语……如此下来,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二)团队合作,变平白为精彩

小学生好奇心和表现欲望都很强,大部分都热衷参加课前3分钟的演说活动,但是学生个体能力和性格差异大,而且知识面不广,难免有出现有同学不愿上台、上台后害羞得说不出话、说错话引得哄堂大笑等等情况。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四人一组,把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按组号的顺序,每天一个小组派出一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

(三)互评互赏,变平凡为出彩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听,是习得语言的一种重要输入途径。认真地听,有礼貌地听,边听边思考,边听边提取信息,都是小学阶段语文口语训练的重要目标。只有认真听,才能有所收获。

评,是课前3分钟演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天我们会选3位同学作简单点评。评内容、评声音、评动作、评态度都可以。往往每一次的表演难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之处,这时我们就需要教会学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欣赏和表扬他人的长处,学着用委婉的方式去指出别人的不足。这样一来,同学们都消除了怕上台表演被取笑的顾虑,在别人的表扬声中越来越敢表达,越来越自信。

二、每周一奖,人人有份笑开颜

(一)投票

正所谓“群众的眼光是照亮的”,所以我们采用全班同学投票的形式对一周的课前3分钟演说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评价。根据学生们的上台表现,我们分别评出“精彩之星”“创意之星”“响亮之星” “动人之星”“进步之星”。这些醒目的名字,生动形象地指引了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一般进行口头投票,若学生们意见一致就马上颁奖;若有分歧,还可以开一场小型的争辩会,那就更好玩了。

(二)頒奖

颁奖,往往是简单而“隆重“的。我们会请出上一周的获奖得主,为本周的获奖得主颁奖,并且合影留念。在学生们的认可和掌声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口语表达的快乐,参加课前3分钟演讲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每月一辑,家校互助促成长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助力会让我们的活动增色不少。我跟学生们说: “不打无准备的战”,孩子们之所以能自信地上台,除了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之外,家长的协助也是功不可没的。家长们大多都是非常关注孩子的发展,热衷成为孩子的“幕后军师”,协助孩子打资料,给孩子当培练,为孩子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帮忙。

在课前3分钟演讲在这个小舞台上,学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还锻炼了胆魄、发掘了潜能,健全了人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是那棵树,那朵云,那一个灵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挥动语文这支神奇的魔法棒,为孩子的能力提高创设一个个实践的平台,把他们带到快乐的语文大世界中翱翔。

猜你喜欢

上台口语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