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2021-09-22刘义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章阅读教学

刘义运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求也逐渐提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进行改进,能够依托于教学内容和现状,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经分析,将学习任务群教学方法有效地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相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也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保证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很有益处。

一、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习任务群简述

所谓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其是一种新的学习形态,主要将任务作为导向,将学习项目作为载体,整合教学情境以及学习内容,有效地对学习资源加以利用,科学地对学生展开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增强。

(二)学习任务群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托于学习任务群视角,能够对传统教学方式加以创新,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增强。将学习任务群与阅读教学相融合,可以将情境任务作为载体,把单元导语以及课文文本等内容有效整合在一起,确保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有针对性,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学习场景,有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也能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并且,在阅读教学期间,将学习任务群作为基础,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帮助学生深度地进行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进而形成某方面可迁移运用的语文能力以及考试能力,对学生的良好发展很有益处。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在阅读学习阶段,学生对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通常情况下,与初中的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除了要学习语文、数学等知识之外,也要学习理科内容和文科内容。在巨大的压力影响下,学生阅读积极性会越来越弱,不够主动且深入地进行探究。通常情況下,如果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无法产生学习的欲望,那么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干扰。同时,学生的学习观念较为滞后。对于阅读来说,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升学习成绩,而是要促进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增强,在实践中不断的对学习基础加以夯实。但是,部分学生常常错误地认为阅读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理想成绩,通过好的成绩考入自己所心仪的大学。所以,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使下,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第二,教学资源方面存在问题。在高中阅读教学期间,很多教师不能有效地对教学资源加以拓展和延伸,一味地将教材作为主要的阅读素材,局限了学生视野和思维。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相对提高,除了要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之外,也要丰富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虽然已经主动应用了互联网教学,但并没有树立起对阅读素材进行拓展的意识,也不能依照教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素材,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受到了很大制约。

三、学习任务群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阅读学习目标,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有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基于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期间,应该依照文章的类型以及主题表现手法等,科学地对教学目标加以制定,将其作为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基础,以便阅读教学效果和质量能整体提高。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前期阶段,应该对所阅读的文章加以明确,了解各个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其中存在的差异,然后依照具体情况,合理的对学习目标展开设计,以保证教学效率能有效提高。

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文学阅读与鉴赏”任务群,将统编版教材必修一上册的单元一,单元三,单元七文章内容整合在一起,诸如郁达夫《故乡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文章等。针对这类文章,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作为主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景色文章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应该对文章的写作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手法进行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结合学习目标,科学的为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分析能够明确,学习的任务目标有(1)要对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美加以感受,能够领悟作者的审美以及写作情感。(2)加强对情景交流写作手法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这种写作手法在写景散文中所描述的内容。(3)对作者的情感加以思考,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领悟,当学习任务掌握之后,要为学生适当的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分享给学生,以保证其可以作为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进而让语文阅读教学有序进行。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强化对阅读内容的丰富

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如果想要从整体的角度上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则需要对以课本为主的教育理念加以转变,能够适当地融入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文章,不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丰富,让学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保证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可以掌握到更多的阅读技巧,了解与文学有关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除了能让学生的语文基础得到夯实之外,也可以有效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很有帮助。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习惯性地将课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很少能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因而,在今后的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强化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科学地对互联网资源加以运用,深入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素材,然后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在一起,构建较为健全的主题学习材料,并对学生加以引导,保证学生能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灵活运用,高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

比如:在“文学阅读与鉴赏”任务群中,教师可以先对必修一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沁园春·长沙》《红烛》等诗歌进行讲解,学生在对诗歌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找寻一些与这两首有关或者相似的文章,诸如《雨巷》《再别康桥》,并将4篇文章有效衔接起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对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进行探究,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对诗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每个诗人情感表现手法都是不同的,但是每首诗歌又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都是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来将自己内心的寄托加以展示,也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对学习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可以结合诗歌,选择相对科学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鼓励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促进自身审美能力以及鉴赏意识的增强。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