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干儿童生活的小学低年级劳动小作业模式初探

2021-09-22李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8期
关键词:课题劳动技能

李艳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学校教育中重要一环,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育的“五育”中,劳动教育一直是短板,研究者对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以及实施方法等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劳动教育应该怎样实施,才切合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劳动学习实际呢?如何才能构建具有内在生命力的低年级劳动小作业模式呢?

东莞市虎门镇龙眼小学开展“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低年级劳动小作业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于2020年开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且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家庭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理劳动及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小学生不仅没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还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劳动教育只是教育目标中的一个符号,缺乏必要的制度跟进。教育内部的评价体系中,也缺少了或者淡化了对劳动教育的评价、督导,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没有一个评价体系或者培养措施。因此,劳动教育自然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课题研究方向

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研究的角度颇多,我们抓取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作为研究范围,探索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小作业的模式和方法,如何让孩子通过课题设置的劳动小怍业获得劳动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

三、课题探索方案

(一)问卷调研想对策

课题开展前,我们设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根据反馈做出相应的实践探索。分析数据可知,学生在家劳动的机会比较少,打着“学习第一”的旗号,大部分家务劳动都是长辈或者父母代勞,劳动时间严重不足。劳动实践的样式单一,无非就是扫地、拖地或者擦桌子,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甚至认为孩子做家务反而是“添乱”。在学校劳动实践不足,家庭劳动时间不保障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得生活劳动技能呢?我们决定从学校思想导向,家庭实践操作两手并行的方法开展劳动课题实践。

(二)校内劳动正思想

学校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劳动教育,制定本校的学生劳动培养目标,制定劳动实施方案。但劳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太多的劳动理论讲解不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技能学习。因此,在日常的学校劳动教育中,我们更多偏向于劳动实践学技能的方式。

学校定期举行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参加劳动画作、劳动作文比赛等,增强学生劳动意识;不定时组织校园公共卫生清扫活动,班级每天卫生保洁评比,让校内劳动实践有保障;每周布置不同内容的家务劳动作业,比如擦桌、扫地、拖地、叠被子、和家长去市场买菜、挑选鸡蛋、洗碗、摘菜、洗袜子等,通过家务劳动实践的分享,让学生更喜欢参与家务劳动。

(三)家庭劳动学技能

家务劳动是家庭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实践负有引导责任。学校重视劳动教育,提出劳动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家长非常配合学校的工作,也意识到孩子的劳动教育不可或缺,家校合作共促孩子劳动技能的养成。根据学校每周布置的家庭劳动小作业,家长在周末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学习生活劳动技能,端正孩子的劳动态度。家长教,孩子学,家长与孩子合作增进亲自感情,形成轻松、有趣、和谐的家庭劳动氛围。

(四)规范要求促开展

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劳动培养目标,灵活选择劳动实践项目,适当放宽要求,以达到促使学生学有所得。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和实践顺利开展,我们坚持检查督促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对组织好,劳动活动开展好的班级,对老师和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评奖。

四、课题研究初步收益

通过课题的实践,建立了一支教育思想端正,职业道德水平较高,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生活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素养,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劳动就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且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当广大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新的生活体验,以及从劳动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培养一种现代的、符合公民新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其生命更好地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课题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热爱劳动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