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探讨

2021-09-22张向辉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勘察岩土工程

张向辉

【摘要】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勘察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在灰岩地区的工程项目勘察中,经常会遇到岩溶地质,对岩溶的发育情况没有做到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不合适的勘察方法会导致勘察效率低下,而且得不到正确的勘察结果,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岩溶地区勘察质量控制的研究。基于此,文章以岩土工程勘察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勘察技术的应用情况,实现相关技术在实践中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我国岩溶地层的分布范围较广,分布面积较大。这类地层在溶蚀问题、地下水分布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前期勘察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既往经验,可影响岩溶地区工程勘察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探讨改进岩溶地区工程勘察质量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必要性。

1、影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因素

1.1勘察方法因素

在岩溶地区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时,勘察方法的选择,对最终勘察工作质量的影响较大。容易導致勘察工作质量下降的原因在于:第一,勘察方法选择不当。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更新,可用于岩溶地区工程勘察的技术种类持续增加。但就各勘察单位的勘察技术选用状况来看,部分勘察单位,存在忽视勘察技术更新、所选勘察技术与岩溶地区勘察要求不匹配的状况。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勘察工作的进行,还可能影响岩土工程勘察最终的质量。第二,勘察技术应用不规范。部分勘察单位在勘察过程中,并未按照地质雷达勘察技术、浅层地震勘察技术、钻探勘察技术等的应用要求,规范开展实地勘察工作,导致岩溶地区勘察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1.2勘察人员因素

结合既往岩溶地区工程勘察成效来看,勘察人员对勘察工作质量的影响较大。部分勘察单位中,具备丰富岩溶地区知识储备、实践勘察经验的专业人才占比较低,团队整体专业能力有限。另外,个别勘察单位不注重人员培训工作,培训方案内容与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实践要求不匹配,或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勘察质量提升受限。

1.3勘察方案因素

勘察方案的布设状况,直接决定岩溶地区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如勘察方案中的任意细节设置不当,最终勘察数据真实性、勘察工作质量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例如,某工程采用物探法开展岩溶地区实地勘察,但其测网布设模式(密度、测线方向和测线长度等),与工程现场勘察要求不符,进而导致所获取勘察数据不充分或出现误差,进而影响勘察工作的有效性。

2、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提升策略

2.1基于岩土工程实际,选择适宜勘察技术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原理的不同,可将勘察技术分成物探、钻探两大类。在开展勘察工作期间,需充分考虑岩土工程的特征及要求,灵活选用适宜技术,推进现场勘察工作。目前,岩溶地区常用勘察技术的选择标准如下:第一,管波探测技术。这类技术适用于岩溶地区的空洞地貌,其可满足勘察人员的高精度探查要求。该技术的分辨能力、有效探测半径参数分别为0.3m、2.0m。在岩溶地区的岩土工程中,运用该技术可精准评估钻孔周围有无异常区域存在。根据既往实践经验,这一勘察技术可减少空洞尺寸、形状判断误差的形成。第二,孔间CT技术。该技术以医学CT设备为原理,借助射线的扫描作用,获取被测物体的准确物体场量信息,并经过一系列验算分析,还原被测岩层内部的结构特征及相关物性参数。这种勘察技术的适用条件为: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岩溶测区、地貌及水文变化较少的岩溶地区等。第三,电视观测技术。该技术以光学成像为原理,可为勘察人员提供360°观测视角,便于观察人员获取含岩溶地层工程的2D岩层剖面图,并根据观测所得原始数据建立3D岩溶地层模型。这类勘察技术适用于无垮孔问题、地下水透明度较高的岩溶工程。

2.2制定完善技术规范,约束勘察单位勘察作业

为了提升勘察工作质量,在运用各类勘察技术于岩溶地区现场进行勘测作业前,可针对工程中待使用的勘察技术,制定完善技术规范,借助规范,约束勘察单位的实际作业,减少技术应用不规范问题的形成。例如,对于需使用地震波CT这一经典孔间CT技术进行勘测的岩溶工程而言,可将该勘察技术的技术规范设置为:运用CT扫描设备,扫描待测岩溶地层,获取岩溶地层的物理场量后,针对CT射线所提供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岩溶地层的内部分布图像。此外,为确保勘察技术规范的应用效果,可于勘察单位管理中,引入奖惩制度。将勘察人员应用各类勘察技术的规范性,与其绩效、奖金等挂钩,设置适宜的奖励、惩罚标准,利用奖励措施的激励作用、惩罚方法的约束及警示作用,进一步提升相关勘察技术的操作规范性。

2.3重视人员作用,强化勘察单位建设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工作,对勘察单位能力水平的要求较高。为确保勘察单位整体能力,符合岩溶地区工程要求,可运用分层培训法,替代勘察单位的传统培训方法。培训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勘察单位的培训成效。为优化岩溶地层工程的实际勘察质量,可在全面收集与岩溶地区勘察工作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将真实岩溶地层勘察案例或加工案例,融入勘察单位的培训工作中。利用恰当的案例,提高勘察单位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及勘察技术应用能力,间接促进实践勘察工作质量的提升。此外,还可将勘察单位成员的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变更培训内容的重要依据。如勘察单位成员的考核通过率低于70%,可考虑沿用原培训内容,再次开展培训,直至团队成员的考核通过率达标为止。

2.4把握勘察工作要点,优化勘察方案质量

①开展勘察模拟分析。在正式实施勘察方案前,可借助软件或勘察单位的专业优势,针对拟定方案进行模拟分析。②加强勘察失误分析。为减少失误问题的形成,勘察单位可借助失误分析这一路径,促进勘察方案的改进。此外,在制定岩溶地区工程勘察方案期间,还需将易出现失误问题的要素作为重点,结合岩溶地区勘察要求,选用适宜措施,规避勘察失误问题的发生。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应发挥起在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肩负起应有的责任。面对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技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总之,只要认真重视岩土工程勘察中容易有误区产生的环节,积极加以改进,就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走上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孙政刚,张永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2]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3]冯志伟.探析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猜你喜欢

勘察岩土工程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
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与应用效果
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问题探讨
浅谈推行水利工程勘察(测)监理制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