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中国山水意境营造研究
2021-09-22陈郑王晓云何旭东闫肖菲
陈郑 王晓云 何旭东 闫肖菲
【摘要】中国这幅山水画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智慧和深厚情感。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设计观念、形式设计意境、构图设计方法、氛围环境营造等对我国现代城市居住区建筑景观设计有很好的艺术启示和研究借鉴促进作用。改革创新开放以来,我国的高层居住区建筑景观设计技术理念再次受到了西方传统景观设计模式的严重冲击。因此,本文需要努力探索一种具有当代中国山水意境建筑特色的我国居住区建筑景观设计模式。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国山水意境营造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1、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风格混乱
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影响下,居住区景观风格的混乱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导致而成,一些过时的西方景观设计理念被误入中国,使西方景观形态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形态,出现了并不是真正的适合居住的景观;我国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一些设计师忽略南北差异,想在当地环境下设计出不同的景观特色,这也是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混乱的原因之一。
1.2缺乏意境
现代的居住区因为活动空间比较多,如运动健康场所,老年轻松圈等,已经成为居民活动的公共场所,这些设计都是以铺装为主,一马平川,没有相对比较有围合感的私密空间。而中国山水意境可以借用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园林景观元素在居住区创造园林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景观内敛、曲径通幽的意境,人们可以在万紫千红的私密空间驻足停留。
1.3文化缺失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世界文化的融合缩小了地域的差异,物质文化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归属的渴望。这是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的两个原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随着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中国风格,但它在功能设计和中式风格的表现形式上都大同小异。因此,不能因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忽视地域特色,从而导致城市历史文脉和环境人文特征的虚假。
2、营造中国山水意境的重要性
房地产开发商和社区居民越来越重视住宅环境景观设计,其中的环境景观直接性地影响着现代人们的日常心理、生理和其他精神物质生活。目前,居住区建筑景观设计理念受西方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程度过大,大多数人忽视了对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继承,过分过于追求文化差异和不断创新,失去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许多建筑景观居住元素的有效滥用在于忽视了常住居民的真实居住感受,不能为居住人们自身提供舒适自然的景观居住休息空间。另外,居住区的空间景观设计管理模式,让居住人们不仅有了较为熟悉的景观视觉感受体验,空间内的景观也明显缺乏主体多样性,这与空间景观设计的主体自觉性降低有很大直接关系,也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空间景观设计科学理论体系还不健全完善。因此,必须不断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文化意识,强调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拒绝一些简单体系的抄襲或文化迁移。
每个居住区的景观都要营造符合城市、人和其他地域的人文环境,尊重城市,传承地方文化,为城市文化遗产贡献力量。中国古典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也是中国画创作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天人合一”是人类居住区的最高审美境界,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理念。因此,在打造现代生活区时,现场的现状应该相当普遍。尽量保持规划基地原有植被,而不是保持场地平整。保证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使居住区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环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违背当地自然条件,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措施
园林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产物,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每个人都期待着有这样的一片园林惬意生趣,春花灿漫,夏日浓荫,秋叶缤纷,冬有绿意。让生命在心中流淌,安静而持久。道路不仅是供人们行走,同样也是人们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休闲养性、交谈融情的场所。
3.1植物造景
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成分之一植物形态,常用于松树、柳树、枫树、竹子、香蕉等,等等。山水画注重各种植物的生态布局,经常利用各种植物不同的坐姿、高度、色彩、叶形,结合密度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生理心理视觉体验。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也应根据自然美学景观的不同功能特征和各种植物的生理形态来进行,以创造居住小区人文景观的自然意境。以常绿树木、灌木、花卉为主体,结合自然山石、绿地、水体等要素,构建立体景观绿化休息空间,形成多层次、多形态、多角度、多维度的立体景观绿化效果。这样,每个人在闲暇时间的外在观感也可以直接得到整个空间的无限延伸,带来无限的情境想象。
3.2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艺术是指由设计师运用无声的设计语言和无形的色彩绘画。在这种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意境中,非常善于通过对景、开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多种手段运用来有效隔离局部空间,合理布局。在我国现代公园空间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继承和创新发展这些设计手法,合理运用转化和综合运用,用"画框"式样的门窗结构勾勒表现出自然花草,实现建筑空间的深度拓展,再以整体打造"山外青山楼"为主案例,香山81号楼庭院内可利用水生植物、假山、水景等自然景观将整栋建筑内部分为几层,达到"曲径通幽"的建筑视觉效果,营造"动景"的建筑景观美化效果。
3.3寄情山水
在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吸取我国传统城市园林建筑意境的设计经验,本着"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将城市自然风光景观融入运用到小区景观设计中,让整个小区的主体建筑群发展成为城市自然风光景观的一部分。与优美的自然景观有机紧密结合,将整个工业园区与周边整体环境完美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园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互动娱乐、观光观赏栖息活动环境。
3.4空间韵律
山水画既能充分表现出空间的动态转化为静态结构的一种空间艺术,也能充分表现出一种动态时空结构的转换,它也是一种空间叠加的连续往复循环,也正是一种结合了节奏和浓郁韵味的双墨能使它在同一平面空间中随时不断重复,一种和谐勾勒的空间秩序感表达了艺术家对精神世界的不可阻挡的迫切追求。小区整体景观设计以地块整体布局为基础, 应充分做到社区各节点之间景观如画,运用“近”与“开闭”的鲜明对比,使社区主景突出,客景相互衬托。生活空间中的节奏元素充分体现了山水画的意境在城市居住区的整体景观中,满足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价值原则和传统文化创造精神,是当代中国画大家理想中的人居生态环境在当代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延续。
结论:
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直接反映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不模仿外形,缺乏精致,更不用说简单地混合简化的古典符号,或者局部使用一些传统风格,这不仅限制了真正的创造力,而且导致了传统园林艺术形式的视觉混乱。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只有运用自己的景观语言来表达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在区域内创造出和谐而有意义的景观空间。在设计中,通过反视觉文化的实质性表达,让景观融入生活,成为文化的载体和叙述者。用环境设计的方法去理解意境,享受意境,贴近文化,把文人墨客的画笔变成周围的风景,沉浸和理解。
居住区作为新生事物,虽然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科研项目投入实践,但是其相关科学理论技术研究并不多,而主要结合自然地形的新中式风格居住区建筑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技术研究几乎一直是一片空白。本文对新中式整体景观在家庭居住区整体景观设计操作中的多种应用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从新中式景观居住区整体景观的设计特点问题出发,分析案例探讨新中式整体景观设计操作手法、景观设计特色,以此作为验证和进一步探讨完善新中式景观居住区整体景观设计操作方法和应用途径。
参考文献:
[1]许艳,肖玮.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山水意境营造[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41-143.
[2]王丽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文化与意境的表达[J].中国民族博览,2020,192(20):218-219.
[3]许建刚.浅议建筑居住区中的山水意境景观设计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5,000(034):101.
[4]王钰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中国画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傅瑜.传统园林意境营造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00(018):127-127.
[6]张凤玲.论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24):1886.
[7]赫菲,Haofei.中國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2012(s2).
[8]胡杰.城市居住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校级项目《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中国山水意境营造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cx20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