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育的育人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1-09-22闫高原宋丽娟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蔡 慧,闫高原,宋丽娟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课程思政是对照思政课程而言的,思政课程通常是指面向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1]。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是课程思政的雏形。上海市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此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与实践开始推行,从国务院、教育部到各地方政府、高校开始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课程思政是将思政课程内容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一种教学方式[2],更是一种大思政观的教育理念。

一、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1.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因此,只要是能够对学生起到价值引领作用的课堂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思政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通过比较完整、系统的相关知识、理论、案例等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而除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同样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当代大学生更看重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上所表达的政治观点。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具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教育内容的契合性。

2.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引导的内在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4]。高校是党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战线。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国家整体核心竞争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想政治教育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使每门课程都能与思政课程一道共同发挥育人功能,提升思政教育合力,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

3.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具有新特征,信息时代带给学生的是全方位的信息数据,学生容易受周边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学生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要求日益革新,仅仅靠思政课这种显性教育来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是远远不够的。高校需要深入挖掘各个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创新格局。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隐性育人资源,建立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5]。

二、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实施现状

自2017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之后,全国高校就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本研究以江苏某高校为例,梳理了该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始末与实施现状,对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程思政实施范围较广

随着国家对课程思政的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广。该校在2018年开展了首批课程思政引领课程项目,立项资助了15门课程思政的建设,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2019年立项资助55门课程,2020年立项资助38门课程,涵盖了该校总课程数量的50%以上,涉及到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多个课程门类,课程思政实践的数量逐步上升。

2.教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显示,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的成效不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在对学生专业教育过程中实施课程育人效果的调查中发现,有52.12%学生认为能够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成效,有37.89%的学生认为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7.5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2.46%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必要(图1)。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图1 学生对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

当代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该群体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专业所需的知识,也想综合了解授课教师的学识、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对教师的评判已经远远不是专业水平的高低,在课堂上也迫切需要教师引入思政元素(图2),因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穿插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

图2 专业课教师传播中国文化、时政热点等知识有无必要

3.协同育人逐步被重视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对相关科学研究的政策支持和对课程思政的质量把关上。首先该校在课程思政引领项目的立项数量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对项目进行资助,鼓励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同时在省级科研项目的立项上提供课程思政专项,这就从政策上体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其次该校在对课程思政的质量方面也做出具体的要求,课程思政引领项目结项需提供一整套的课程思政教案,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要求有一名思政专业教师参与,主要指导制定课程思政的教案等,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课题主持人还需在结项时汇报课程思政的综合成果,经专家评估后方可结题,此类举措能够有效保障课程思政的质量。

4.课程思政取得一定成效

从对调查对象的分析来看,当代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很明显是积极的,且对专业课学习中涉及到的时政类话题表示很感兴趣或比较关心,在调查对象中有43.5%的学生对时政话题很感兴趣,还有47.33%的学生对此比较关心(图3),这就为学生接纳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图3 大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中涉及时政类话题的态度

对照学生对课堂的需求,我们对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作了调研,当代大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除了对专业知识比较关注以外,还对时政热点话题、与专业结合的中国案例、国家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图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需要和接纳程度是比较高的,课程思政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成效。

图4 学生在专业课的课程学习中比较关注的内容

三、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外热而内冷”

课程思政要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需要统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识课教师等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使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其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非常明显,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事实上,高校教师面临着环境带来的各种压力,个别教师在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上比较热情,但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表现的比较消极,出现了“外热而内冷”的情况。由于对专业分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各专业教师之间出现价值性疏离和场域疏离,由此产生的互信缺失、观点牴牾、效果抵消是思想政治教学危机的根源。首先,他们认为思政教育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功能并非主要教学目标。其次,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实践上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大打折扣”,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少之又少。最后,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表达上有所欠缺,观点的阐述不够精确。

2.课程思政“量多而质低”

随着各级各地政策的支持,课程思政的实践在高校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数量的暴涨,几乎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群都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然而课程思政的质量难以得到统一的保障。目前,课程思政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仍有很多高校出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一情况在理工类院校表现的更为突出[6]。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融合过于僵硬,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浮于表面”,甚至为了完成课程思政的考核而生硬地加入思政元素,这些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性,直接导致课程思政的质量降低。

3.课程思政“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理论讲授和案例解析,缺乏实践育人环节。社会实践是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目前在进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中几乎没有实践育人环节。目前的专业课程还是以专业知识的传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思政元素的融入中没有设计实践活动,或者在专业课的实践实习活动当中没有穿插思政育人元素,这就造成学生对课程思政中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的割裂,让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的思政元素没有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这势必会导致课程思政中育人效果的削弱。

4.课程思政“虎头而蛇尾”

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往往在起始阶段和课程进行阶段能够按照教案进行,但是在课程结束时缺乏对学生的调研,专业课教师往往对自己的课程思政成效充满信心,而实际上在学生接收方面并非如此,这就形成了输出和输入不对等的情况,在教学改革上缺乏对课程思政的反思。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一般比较完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完善,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缺失使得课程反馈结果缺位,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造成课程思政“虎头蛇尾”“头重脚轻”的局面。

四、“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探析

1.加强政治意识培训,启动“育师”计划

新时代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着力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专业课教师要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调节,但在内心信念上两者决不可厚此薄彼。“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专业课教师自己要先“知道”,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规律、原则和方法等基本知识。高校可通过专业人员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来提升他们的育人能力和水平。要想“育人”,必先“育师”,只有保证专业课教师的意识形态正确才能有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2.建立教师联动机制,搭建“提质”平台

在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加强思政专业教师的指导,提高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中的能力。首先,搭建思政专业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平台。在课程思政开始之初,将思政专业教师纳入课程思政课题组,由思政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进行全程把关,避免政治失误。其次,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专业教师的联系。由学校搭建联动平台,通过学术沙龙、讲座等形式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最后,加强“专业”和“思政”之间的融合。这需要教师遵循“思政”“专业”相长原则,在思政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不断加强两者的契合点,提升融合高度,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7]。

3.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开展“务实”行动

增加课程思政中的实践育人环节,促进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思政的教育方法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和学习形式,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问题,突破课程思政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中增加实践育人活动也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等多种方式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进一步了解国家和社会需求,观察民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8]。

4.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优化“考评”工程

首先,加强课程思政的奖励力度。课程思政比一般专业课的讲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难度较大,高校可以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基金,提高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其次,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督导。依托高校教学督导专家组,深入课堂听课,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独立评价,提高专业课教师的重视程度[9]。再次,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结束时,在课程评价中体现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的相关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给专业课教师,以便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对于考评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应给予大力宣传和激励,打造一批课程思政名师,发挥榜样效应。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