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背景下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优化管理研究
2021-09-22张静安少凯孟媛媛崔叶竹
张静,安少凯,孟媛媛,崔叶竹
(1.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2.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科研“放管服”政策改革的背景
自2013年国务院提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建立服务型政府到2015年提出“优化服务”形成了“放管服”的工作新格局,自此至今从国家到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表1所示,全面推进科研领域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政策,致力于打造宽松、自主、严谨的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高校应紧随时代步伐,优化管理流程、变革内控机制,从“管人才”转为“服务人才”,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表1 科研“放管服”改革文件汇总表
二、“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已成为科研的重要阵地,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发挥尖端科研实力,有利于创新成果产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近五年(2015-201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如图1所示,近几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是逐年稳步增长的,尤其是到2019年,高校科研经费支出达到了1796.6亿元,比2018年上涨了23.23%,说明国家对科研越来越重视,对高校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相应的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图1 2015-2019年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放管服”改革创新了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得益于国家“放管服”改革政策的红利,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效果明显,但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滞后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北省的“放管服”改革政策,高校需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科研经费相关制度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使得科研经费简政放权政策“落地开花”,但是有些高校持观望态度,不敢下放自主权;有些高校过分下放权力,制定的管理办法过于灵活,无法实现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甚至有些科研人员误以为申请的科研项目已经立项,个人可以自由支配到账经费。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
“放管服”改革政策允许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并安排使用,不受比例限制。科研预算的编制需要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未来需求变化全盘考虑,而部分高校科研人员编制项目预算缺乏专业指导,仅依据费用类别粗略估算项目支出,编制的预算与具体执行经费严重不符,轻预算、重核算。
(四)科研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多数高校已具备科研项目绩效发放办法或科研经费间接经费管理办法等,以财务视角规范绩效支出手续,但对绩效考核组织程序、考核内容规定较少,缺乏对经费支出进行效益及差异分析的评价体系,无法有效评价预算执行过程。基于科研的专业化、成果的差异化角度,实现公平、公正的科研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能动性,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三、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优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和“放管服”改革政策文件,高校做好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避免科研经费腐败问题,遵循重要性、全面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各部门紧密配合、各环节紧密衔接解决相关问题,做到业务流程统一化管理。
(一)优化服务水平,强化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
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相关的管理制度
高校遵循最新的国家和河北省发布的科研管理方针政策,结合自身特点,及时制定、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协调处理好放权和监管之间的关系,为激发科研活力提供制度保障。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健全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包括差旅费管理办法、资产及采购管理办法、科研经费内部支出监督管理办法、项目负责人制、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试行)、科研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科研预算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化办法等。
2.明确科研相关部门职责,创新管理组织结构
高校作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要强化法人的管理责任观念,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科研经费管理涉及财务、审计、科研、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科研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各部门协同合作管理,明确部门工作任务:科研处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管理及编制项目预算;财务处负责确认科研经费到账数额、审核报销科研经费,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性,提供科研项目结题的财务决算数据;审计处应将科研经费审计纳入日常工作中,对重大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物资的采购审批、科研资产的统计等。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简政放权的思想,科研项目管理实施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作为科研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应知晓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保证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性。
3.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学生、教师和教学任务是课堂上数学创造力发生发展的3大要素.以下分别聚焦3者,评述并提炼各自展现最佳创造性状态的关键因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需要建立一个实现相关部门联动共享的科研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办公一体化、网络化。该平台囊括财务、科研项目、资产及采购管理、审计、人事等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部门办公流程的同时,会链接其他相关联业务模块,经授权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满足科研人员多样化的需求。例如项目负责人可在科研项目管理模块中录入、更新项目信息,查询项目立项、执行、结题的全过程;财务模块实现科研经费数据核算及提供项目资金收支查询;科研项目模块实现审批调整预算、绩效考核数据等;资产及采购管理模块提供科研固定资产更新录入、科研物资采购审批等;审计模块实现对经费使用合规性的不定期检查等。
4.加强科研经费政策法规的宣传与培训
高校各科研管理部门针对科研人员要加强最新的科研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培训或讲座,使科研人员熟悉知晓科研经费管理的流程,有效规避其错误的理解操作,从思想意识上强化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管理。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1.加强科研经费的全面预算管理
根据国家出台的“放管服”政策要求,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整权限,这就促使高校实行刚柔并济的预算管理模式,重视科研预算编制工作,科研项目负责人及成员要根据项目的研究思路内容合理估算项目研究支出费用。科研处、财务处通过科研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审核修正预算编制项目,实现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督,保证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项目负责人根据资金余额、预算执行进度、费用支出等信息,合理开展科研活动,估算资金支出与预算数额的差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供调整预算申请,由科研处负责调整项目的支出类别及金额。
2.加强科研经费收支业务管理
高校财务统筹管理核算全部科研收入,财务处通过科研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公布科研到账金额信息,项目负责人要及时到科研处、财务处办理入账手续。财务处要依照科研项目类别选择相应的收入票据种类开具,实时监控项目资金到账情况。强化管理控制科研资金的支出情况,是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处、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的共同职责。高校科研处、财务处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河北省的科研项目管理法规、办法,对开支的经费范围及额度、新政策变化、大额资金支出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科研项目,明确审批流程,建立互相牵制、权责分明的授权审批制度。
3.加强对科研经费中潜在的风险点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校应注重风险管理,聘请校外专家和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基于科研合同、科研预算、科研收支、科研资产与采购等环节挖掘潜在的风险点,制定内控措施进行有效规避。例如财务处为了确保科研经费核算业务的真实、完整、准确,健全相关控制措施,尽力降低或规避科研经费核算中的风险。针对以出差、会议等理由报销旅游费的风险点,健全差旅费审批制度,明确科研项目负责人及出差人的责任。
4.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
权衡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比,高校要基于科研经费投入产出管理、预算编制执行管理四个方面有效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体现科研经费“投入-管理-产出”的全过程,可设计科研成果转化、年轻人才培养、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指标,确保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宽度与广度得到全面拓展。
(三)科学完善科研经费内部监督机制
科研经费内控管理的重要一环即实施科学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高校的审计处协同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常态化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整改科研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在检查过程中要避免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无意义检查,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