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表观弥散系数在上皮性卵巢癌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2021-09-22丁永刚周亚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型效能研究组

丁永刚,夏 宾,周亚坤

(1.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第四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2.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上皮性卵巢癌(EOC)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超过76%的患者在确诊后已存在腹腔内种植,当盆腔肿瘤增大后会出现腹部肿块、腹痛、腹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部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晚期患者食欲缺乏、低热、消瘦,胃功能紊乱[1,2]。根据分子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特征降低EOC分为Ⅰ型、Ⅱ型肿瘤,且不同分型的预后及发展模式有所不同,胸腔、肝实质、颅内转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CA125、B超手段,但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患者,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检查指标对EOC患者进行诊断是临床研究重点[3,4]。MRI为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结构及特点,在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医学价值,但常规MRI无法有效鉴别EOC分型[5]。本研究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在EOC分型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EOC患者160例(研究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两组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合并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MRI图像质量不满足诊断条件。其中研究组年龄28~65岁[(46.57±4.21)岁]。对照组年龄27~64岁[(46.58±4.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MRI检查:检查前常规禁水、禁食,并指导患者呼吸,患者取仰卧位,使用GE公司HDX-3.0 TMR扫描仪进行检查,上肢举至头侧,行MRI扫描,扫描范围:盆腔,设置参数:5 mm层厚,l mm层间距,256×256矩阵,2次激励,250 mm×250 mm视野。平扫完成后给予b值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横断面扫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设置参数:2400 ms TR,59 ms TE,设置参数:5 mm层厚,l mm 层间距,256×256矩阵,4次激励,306 mm×306 mm视野,b值取50 s/mm2、1000 s/mm2。随后行DCE-MRI扫描:260 mm×260 mm视野,5.08 ms重复时间,1.77 ms恢复时间,3.5 mm层厚,154×192矩阵,15°翻转角,动态增强扫描单期时间8 s,总时间280 s。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表观弥散系数(ADC)、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②根据EOC二元论将EOC患者分为Ⅰ型(低级别)、Ⅱ型(高级别),比较不同分型患者ADC、Kep、Ve、Ktrans值,并比较不同分型患者影像学特点。③分析ADC、Kep、Ve、Ktrans值与EOC分型相关性及在EOC分型中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RI检查结果比较研究组ADC低于对照组,Kep、Ve、Ktrans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MRI检查结果比较

2.2 不同分型EOC各参数值比较Ⅰ型EOC患者ADC高于Ⅱ型患者,Kep、Ve、Ktrans低于Ⅱ型患者(P<0.05),见表2。图1。

表2 不同分型EOC各参数值比较

图1 不同EOC分型患者影像学特点比较 a:左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Ⅰ型),ADC为1.10×10-3mm2/s;b:左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Ⅱ型),ADC为0.76×10-3mm2/s。

2.3 MRI诊断参数与EOC分型的相关性分析ADC与EOC分型呈负相关,Kep、Ve、Ktrans与EOC分型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MRI诊断参数与EOC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2.4 MRI诊断参数对EOC分型的诊断效能分析

ADC、Kep、Ve、Ktrans在EOC分型中均具有较佳的诊断效能,见表4、图2。

表4 MRI诊断参数对EOC分型的诊断效能分析

图2 MRI诊断参数对EOC分型的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围绝经期妇女为EOC多发人群,尚未有研究具体分析其病因,有学者提出,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免疫功能、致癌因子等相关,腹腔积液、下腹部包块、持续性腹胀痛是其临床表现[6]。临床常将EOC分为Ⅰ型、Ⅱ型肿瘤,Ⅰ型肿瘤多由稳定性较高、规则的病灶发展而成,进程相对缓慢,手术治疗效果较佳,Ⅱ型肿瘤多由附件上皮细胞发展形成,伴随特征性基因改变,侵袭性较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增加死亡率[7,8]。肿瘤病理类型有异,预后及治疗方式均有差异,因此在治疗前确定EOC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临床研究重点[9]。

当前主要采用血清标志物、CT、MRI对EOC进行检测,CT平扫虽能发现部分大体积肿块,但在较小体积肿块及恶性肿瘤中灵敏度较差,检查者身体素质亦是影响因素之一,且尚无统一分型评估标准[10]。血清标志物在EOC分型评估中特异度及灵敏度均不高,仍需联合MR检查[11]。有研究提出,ADC值与组织结构相关,包含排列方式、内外间隙、数目及组织密度,肿瘤分型及性质不同,其结构特点亦有差异,ADC值也不同[12]。本研究发现研究组ADC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刘情等[13]研究中提出,恶性EOC内外间隙小、数量多、密度大,其细胞内水分子活动受限,ADC值低于良性EOC结果相似。本研究中还发现研究组Kep、Ve、Ktrans高于对照组,且MRI定量分析中各参数能准确评估病灶内微血管血流及灌注情况,Ktrans越高显示组织血管渗透性及血浆流量越高;Kep是评估对比剂回流至血管详细情况,恶性EOC细胞生长旺盛,微血管通透性较高,较快的血流速度能促进对比剂较快的返回血管;Ve为血管外细胞间隙占比情况,EOC在出现恶化后,其细胞间质成分出现变化,Ve也随之变化[14]。本研究中发现Ⅰ型EOC患者ADC高于Ⅱ型患者,Kep、Ve、Ktrans低于Ⅱ型患者,分析Ⅱ型EOC患者膜结构丰富、组织细胞密度高,存在明显水分子扩散受限,提示ADC对EOC分型判断具有一定价值。本研究还发现ADC与EOC分型呈负相关,Kep、Ve、Ktrans与EOC分型呈正相关,且以上指标在EOC分型中均具有较佳的诊断效能,提示MRI定量参数及ADC值在评估EOC分型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主要是在药代动力学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将信号强度转换为对比剂浓度,反应组织细胞灌注情况,进一步评估肿瘤组织状态[15]。

综上所述,ADC及MRI定量分析指标在EOC诊断及分型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作为术前诊断有效途径,为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但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仍有待探讨。

猜你喜欢

分型效能研究组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