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视角下的农村养老资源利用
2021-09-22邵宝文
邵宝文, 王 丽
(山东华宇工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农村老人是指户口在农村、无退休金的60岁以上老人,包括有农村户口但长期在城市生活,因各种原因尤其是年老、生病或失能后不得不回农村养老,没有种地能力或意愿的老人。2018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44亿,其中农村老人占近60%。如此庞大的群体使养老问题更为严峻[1],有学者主张政府应提高机构养老资源的可得性,同时倡导家庭支持政策以更好地整合家庭养老资源,打造多元化养老方式[2]。在此背景下,基于SWOT分析视角,在不改变现有养老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农村老人这一群体拥有的各种养老资源,比较各种养老方式的优势、劣势,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给农村老人养老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为充分利用潜在养老资源,实现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提供参考。
1 养老资源
养老资源是一个多学科概念,各领域的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资源学、人口地理学等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审视[3]。本研究的养老资源侧重于社会学层面,主要指一定区域特定老人所具有的能对养老带来实际效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村域养老资源配置和保障是目前学术界和政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单元。随着现代社会城乡生活的大融合,农村老人的养老资源主要是赡养人资源,还有经济资源、住所资源、健康资源等其他资源。
1.1 赡养人资源
按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赡养人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本文赡养人在遵从法律的基础上,侧重指向在传统道德、家庭家风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由家庭成员确定,切实履行义务的法定赡养人,而不是有法定赡养人之名,却无赡养之实的赡养人。以农村家庭的女儿为例,已经进入养老状态的农村老人,大多数为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出生的人,因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只有1个孩子。受传统养老思想“养儿防老”的影响,“农村里半世纪来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单系嗣续的习惯”[4]。有些家庭女儿不负担养老义务,女儿尽管是法定赡养人但因实际不能履行赡养义务,不能作为老人的赡养人资源。但如果女儿自愿承担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不同意其免去赡养义务,则仍可看作赡养人资源。
1.2 经济资源
1.2.1 存款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大部分老人的存款数额与是否省吃俭用攒钱、赡养人添补的生活费或者其他收入积累相关。存款资源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村养老的持续性,是反映农村老人个人养老经济给付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1.2.2 养老金 国家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后以货币形式发放的一种福利,每月大约100元,每个地区稍有差异,超过60岁即可领取。
1.2.3 保险 农村老人购买过商业保险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年轻时曾自行购买过商业保险;一类是有多个子女的老人,子女为其购买过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人的养老压力,也提供了较大精神支持。
1.2.4 残疾补助 有残疾证的老人可领取,每月60元。因疾病导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均可办理残疾证。
1.2.5 其他 赡养人或者其他亲属给的过节、过生日红包等。
1.3 住所资源
住所资源指为老人拥有的、老人能够用来居住的场所。农村老人的住所资源一般为农村宅基地,部分常年在城市生活的老人则在城市购买商品房,或者已把农村的宅基地以及房屋转让给本村人,这种情况往往会借助村里因常年在外而房屋空置的人家,或者在镇上重新购房。
1.4 健康资源
健康资源是决定老人生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老人的“健康”不同于平时传统的健康观即“无病即健康”,老年人的健康更多是相对于“失能”而言。失能是指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有一到两项“做不了”。对于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老人来说,失能导致的无法自理及无法再种地使养老问题成为极度棘手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旦老人属于空巢老人又缺少家庭养老[6],则往往有生命危险。
1.5 其他资源
农村老人观念的转变也是养老资源之一,属于精神资源。过去农村老人大多“养儿防老”观念较重,比较重视与儿子的亲情血缘关系,健康时往往以儿子的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养老资源也主要从男性赡养人处获得。然而在现代社会职业压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下,男性赡养人无法充分承担和履行养老的全部职能,同时赡养人的现代生活观念、生活环境也不断冲击农村老人的传统家庭养老意识,有过城市生活或者工作经历的老人养老观念和养老意识会发生更大改变。家庭养老中的男性偏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老年人的养老期望从倾向儿子向依靠所有子女转变[7],观念的转变拓宽了赡养人资源,也拓宽了经济资源和陪伴资源的获得渠道。
此外,其他亲属的偶尔看望,孙辈天伦之乐带来的精神安慰,也构成农村老人的其他养老资源。
2 农村老人养老资源的现状
2.1 赡养人资源缺乏
农村老人大多依赖家庭养老,但“养儿防老”观念正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悄然改变,“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已经被“常回家看看”代替,法律的规定不能改变赡养人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尤其是“儿子”这一赡养人资源给农村老人带来的“传宗接代”的满足感和孙辈绕膝的愉悦感已被男性子嗣的结婚彩礼、建房等生活压力严重挤压,“养儿啃老”对农村老人养老资源的侵占不是一个特殊现象,而是对家庭生活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造成一系列的影响[8]。当“养老”与“育小”发生冲突时,儿子的养老作用往往被“育小”所挤占,又由于“儿媳”这一角色在家庭养老资源分配中的作用,现代社会农村老人的赡养人资源实质上比传统社会薄弱[9]。
2.2 经济资源差距较大
储蓄存款是农民比较习惯的养老经济资源积累方式,但传统耕种农民的养老经济资源积累普遍较少,外出务工过的回流农民工受城市生活影响家庭消费观念,降低储蓄能力[10],经营农地同时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农民的养老储蓄能力也受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个体的养老经济资源差距比较大。
2.3 健康资源不容乐观
农村老人大多没有稳定、较高的退休收入,小病往往拖着不医治,大病无钱医治甚至不舍得花钱医治,健康意识的不到位造成健康资源的缺乏[11]。2016年10月9日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4 063万。截至2009年底,我国失能老人已达940万,其中农村失能老人为746万[12]。
3 农村老人养老资源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管理学分析方法,通过系统分析的思想综合匹配各种因素,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具体来说,S指strength(优势),W指weakness(弱势),O指opportunity(机会),T指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该方法的运用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梳理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SWOT分析法运用于农村老人养老选择的分析,是将农村老人自身具有的养老资源的优势、劣势作为内部养老资源来分析,将养老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作为外部养老资源来分析,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放在同一矩阵模型中,是在充分认识老人自身、老人的原生家庭、赡养人的家庭所能提供的所有养老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老龄化社会环境提供的机构养老与传统农业社会保留下来的家庭养老的优劣势,比较哪种养老方式能最大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适用于农村老人。
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老人自身具有养老资源的优势、劣势以及养老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四个策略从不同角度找寻合适的养老策略,适合拥有不同养老资源的老人快速梳理出自身的养老决策。
表1 农村老人养老资源SWOT分析
拥有较多赡养人的老人要善于分析赡养人的赡养能力,使赡养人各尽所能。顺应赡养人的赡养能力,有钱的赡养人可以出钱不出力,即不能提供照顾的赡养人可通过多负担赡养费来尽孝;无钱的赡养人可以出力不出钱,即不能提供经济资源的赡养人可以通过照顾老人来尽孝。老人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养老趋势,根据自己的衰老和家庭的具体情况[13],充分利用赡养人资源。
拥有较多存款的老人要转变养老观念,坚定专款专用的决心。要转变养老观念,在赡养人无时间无精力照顾老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养老院接受专业服务;要坚定专款专用的决心,不能过分将养老的钱用于资助子女,真正老去时子女无力或无心还款会导致自己囿于养老困境。
健康状况一般的老人要树立健康意识,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可以充分利用周边村或镇上的养老条件加强锻炼[14],也可住到有条件的赡养人家里安享晚年,不应违背年老的自然规律强撑着身体从事劳作导致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4 结语
养老资源SWOT分析是用简洁矩阵的方式帮助农村老人梳理自身现有的养老资源,构建农民“资源养老”新方式[8],帮助农村老人以及家属做出养老路径的最终选择。通过特定表格的方式梳理农村老人现有的养老资源,在不改变养老资源总量的情况下,通过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分析,实现老人自身效益和子女效益的最大化,让子女能够尽孝,让农村老人能够有人照顾,使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