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过程性评价策略

2021-09-22徐晓红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尔名著导图

徐晓红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界的高频词汇和研究的热点。《关于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将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多元化,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有效地推动学生阅读名著,下面笔者以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为例,以调查问卷、思维导图、问题记录、论文评价为支点,探索激活学生阅读的志趣,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调查问卷:测评阅读的起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推荐书目,这本名著故事情节并不烦琐,但时代内容距离现在有些久远。学生对于这本书的态度如何,他们的真实需求是怎样的,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学生最切实的认知,调查问卷奏响了阅读名著过程性评价的序曲,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就要瞄准靶心,少走弯路。笔者利用问卷星在八年级进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调查问卷测评,一共设置了18道题目,共有456名学生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中有几个突出的数据引起了教师的注意: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这本书的只有15.8%,已经完整地读过这本书的仅有4.5%,学生了解这本书的主要途径是学校课本和老师推荐。不少同学留言:“保尔钢铁般的精神让人备受鼓舞。”也有些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老师,保尔那个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了,书里面有很多难懂的部分,读起来枯燥无味,有没有好的办法提高我们的阅读兴趣。”温儒敏先生在谈及经典名著时曾说:“所谓经典,就是历史筛选的精神遗物,他们是我们人类智慧结晶。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导引,不然学生死活都读不下去。”阅读伊始的诊断性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认知的空白与冲突,从而更好地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为学生聚焦名著搭建“脚手架”。

二、思维导图:督促阅读的动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利用好过程性评价,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个性特点,加以适切的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经典名著的表达形式和时代背景对于现在的学生相对陌生,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志趣,促动他们积极主动阅读,传统意义上逐页逐章的阅读必不可少,但有其局限性,譬如隔靴搔痒,成效不大。如果能选择适切的方法,帮助学生阅读,就能打破局限,强化其阅读动力,引发阅读诉求。

通过调查问卷洞悉了学生的阅读诉求,确定了名著阅读过程性评价的第二个步骤,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进一步走近名著。以下是笔者挑选出的两幅学生的思维导图:

初步阅读这本名著后,利用思维导图的评价方式,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图示,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志趣,他们深度亲近作品,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感染、徜徉、沉浸于文字之中。

三、问题记录:点燃阅读的火花

布鲁纳指出:教育学生绝不是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迪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每个学生都是情绪各异、感情丰富的独立的个体,如何点燃学生的阅读火花,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捕捉学生思考的痕迹,凸显他们阅读的思维,笔者设计了“阅读问题记录表”,这张表格由四个问题组成:1.写出你发现这个问题的章节;2.阅读之前你的想法是怎样的;3.阅读之后你有了什么新的发现;4.你发现的问题阅读中是否得到了解决。学生在閱读过程中纷纷提出:“保尔从自发斗争转为自觉斗争,自发与自觉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题目命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神父在文中称男孩子是小无赖、混账、小鬼,是不是符合他的身份。”“什么是沙文主义,彼得留拉匪帮他们是乌克兰人吗?”“如何理解‘这次行动只是小小的添加剂而矣这句话”。

借助问题记录表,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轨迹得以呈现,调动了学生阅读兴趣,打开个体的思维空间,换个角度去引领其思考问题。学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成为了问题的创设者和发现者,他们自主地研究和克服阅读中的障碍,避免了他们虎头蛇尾。教师可以鼓励同伴之间互助阅读,互相督促阅读进度,互相讨论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在他们徜徉名著时,问题记录表点燃和启发了学生阅读的需求和欲望,使他们生命发展的潜能被激发和释放出来,学生的思维也由感性趋向理性,用高阶学习包裹了低阶学习。

四、论文评价:固化阅读的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独有的阅读体验。教师观照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借助已有的阅读感悟和独特的体验,让学生撰写读书专题论文,引导学生适时交流分享。阅读的小论文需要读者能够结合名著内容,围绕专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笔者创设了三个专题:专题一:保尔的成长史,梳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从中总结经验;专题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梳理文中主要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类谈感受;专题三:命运的分叉口,列出对保尔产生影响的男女朋友,论述他们对保尔的影响。

小论文完成后要求学生在适当的范围交流,这时阅读评价要及时跟进,笔者分小组交流汇报,同组的同学参与倾听、研判、修正。为了更加切实有效地评价,笔者设计了“论文评价量表”,评价量表分成两个曾经:基础层级和发展层级。论文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切合主题、观点鲜明、例证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密、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立意深刻、内容丰富、有创新定为等级Ⅰ。符合主题、观点明确、例证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字体较工整、语言通顺、内容较丰富、较有创新定为等级Ⅱ。基本符合主题、观点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内容略显深刻、略显创新定为等级Ⅲ。偏离主题、观点不明或立意不符、内容空洞、结构紊乱、语句不通、字迹难以辨认、个别语句通顺、个别语句较为精彩、略显个性定为等级Ⅳ。

借助“论文评价量化表”,小组之间相互批改,结合量表给对方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与此同时,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论文,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再创作,与名著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学生成为阅读的实践者。

基于核心素养的过程性评价,贴近学生阅读思维,借助问卷、 图示、表格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了真切的评价范式,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或聆听、或想象、或感悟、或评价,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们能亲身体悟感受阅读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

猜你喜欢

保尔名著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奈保尔
第6章 一次函数
金鱼接过了糖果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