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预后

2021-09-21李聪聪陈曦范小燕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CT检查优势

李聪聪 陈曦 范小燕

【摘要】目的: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院内的106例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设置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CT检查,分析两组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的诊断结果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无较大差异,对照组的检出率为90.56 %,实验组的检出率为98.11 %,实验组满意度占比为96.22 %,对照组满意度占比为86.53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彩超的检查速度比CT检查快,但CT检查更为方便准确,且具有更加直观、方便、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判断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类型、临床诊断和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腹部彩超检查,CT检查,优势,预后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150-02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是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继续发展所导致的。其病因十分复杂,可能是由于胆结石、酒精、吸烟梗阻因素、血管因素、外伤、医源性以及高脂等多种生活环境因素导致的胰腺部分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疾病。此型胰腺炎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且死亡率很高。而患有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主要是以腹胀、呕吐、恶心、发热、血胰酶增高、血尿等表现,且容易与其他急腹症混淆。而随着发病率逐年增加,产生的医疗负担繁重,所以需对该疾病尽早确诊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存率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选取106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旨在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中抽取106例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设置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为31~71(57.14±2.23)岁。实验组:53例,男性27例,女性26例,年龄为32~72(57.28±2.31)岁。所有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无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3)患者及患者家属都清楚本次试验活动,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文件;(4)所有患者各个器官没有其他严重疾病;(5)所有患者都没有认知、沟通交流障碍。

排除标准:(1)有其他严重的器官疾病;(2)患者具有认知障碍与沟通障碍。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都使用腹部彩超方式开展检查工作,利用对应的超声诊断设备(西门子SC2000)对患者的相关部位进行检查扫描,包括肝脏部位、胰腺部位、胆部位以及脾部位等,将胰腺部位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将相关检查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CT检查,具体如下。

在检查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简单讲解,并告知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如何配合;提前告知患者在做CT前禁食12 h左右,进行扫描时需取下身上的金属物品。告知患者将身体调整为仰卧位或半卧位、侧卧位等体位,尽量避开肠气,如果肠气比较多,可以经脾区扫查或者采取跪式的体位从下方扫描。

选择西门子双螺旋CT扫描机,将电压调整为120 KV,电流调整为150 MA左右,扫描范围为左膈顶到胰腺钩突下方。常规扫描完成后进行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对比剂后进行扫描,胰腺部位的间距与层厚取5 mm×5 mm,3 mm×3 mm,注意觀察胰腺的大小、形态、位置、实质回声区以及胰腺周围的状况,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因为胰腺血供不足,增强效应降低,胰腺坏死区域的不强化,其图像表现为增强扫描后的低密度区。再根据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分级标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的检出率,检出率=检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人数/总人数。

(2)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诊断工作的满意程度,9分及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8分表示满意,5分及以下代表不满意,总满意包括非常满意与满意。

(3)对比两组患者拿到腹部彩超检查和CT检测报告的速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诊断后的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SPSS 22.0软件中,计数资料利用[n( %)]表示,若P<0.05则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对照组的检出率与实验组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运用腹部彩超检查的检出率为90 %,实验组采用CT检查的检出率为98 %,实验组整体的检出率明显在对照组之上(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将两组患者对诊断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实验组整体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满意度为96.22 %(52/53),对照组满意度为86.53 %(45/5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570,P=0.0146;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速度

按照患者得到检测报告的时间来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检测时间为(0.5±0.4)d,实验组患者检测时间为(0.7±0.5)d,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9,P=0.030;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在病理上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性坏死型两种类型。其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急性危重症疾病。其不仅病程长,致死率也高,据不完全统计,此病症在全球的死亡率高达约10 %[1]。

急性出血性坏死型往往涉及全身多个器官,胰腺的病变程度非常严重,胰腺的边缘大多不规则以及模糊不清,且病因十分复杂,与暴饮暴食、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梗阻、血管、酒精、代谢、感染、外伤和医源性等造成胰腺所分泌的无活性消化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有关,并且导致了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从而造成了腹腔后的积液集聚。

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胰体组织出现广泛性的坏死、间质小血管壁的坏死而引起了出血性的改变。临床症状为突然上腹部剧痛或者在急性水肿胰腺炎治疗中出现高热,上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休克,恶心呕吐等;临床体征为腹部膨隆,压痛以及反跳痛等。少数患者会因含有胰酶的血性渗液经腹膜后间隙渗至皮下,导致出现皮下脂肪坏死,两侧腹壁出现脐周围褪色和瘀斑。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已经不是单纯的胰腺组织自身的问题,其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发生病变,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除了身体上受到病痛的困苦以外,患者的心理也容易受到影响,随着病程的持续延长,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会大大增加,让患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让患者丧失治疗信念,因此,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提早进行治疗非常有必要[2]。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及早的诊断与制定与之配套的治疗方案能夠大大的提高患者的治愈几率与生存几率。

既往对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进行疾病的诊断时,大多是采用腹部彩超来进行检测,腹部彩超的检查速度虽然是比CT快,但是其检查的准确度比CT低[3-6],并且检测的时间比较长,非常不利于患者的舒适感和体验感。并且在检测时涂的耦合剂药物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适,同时,若检测结果不准确的话,容易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延误,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增加患者的抑郁情绪,让患者失去对抗疾病的信心,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7-9],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为CT检查。CT检查具有直观、方便、成本低等优势,所以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很广泛[10-11]。

CT检查是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其CT检查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然后通过对扫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转化成图像,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扫描部位的信息。在运用CT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扫描时,图片上会出现片状影及低密度点状,当胰腺出血时也能在图片上清晰的显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医生更加直观的对患者进行判断。并且采用CT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对于胰腺病变的程度以及病变范围有着足够的了解,能够为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腹部彩超检查和CT检查发现,CT检查可以准确的对胰腺的病变和形态进行了解,确定胰腺坏死的部分,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12]。此外,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对CT检查依从性高,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运用CT技术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具有操作简单、直观、重复性好以及简便、有效的特点,在判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类型、临床诊断和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颖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空肠营养支持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8,8(6):350-351.?

[2]??刘长鑫.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4):147-149.

[3]??秦红娟.CT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3):150-152.?

[4]??丁国乾,于晓函,张忠涛,等.不同病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97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3):1369-1372.?[5]??张权君.浅析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5):119-120.?

[6]??李闻,刘方,梁鑫月.经胃内镜胰腺包裹性坏死开窗清创引流术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8):2232-2233.

[7]??程国义.急性胰腺炎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46-47.

[8]??曹伟.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评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63-64.

[9]??郑妍,吴之茵,徐建军.生大黄保留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1):114-115.

[10]??王丁,赵娅,张雷,等.急性胰腺炎并发乳糜性腹水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5):2266-2268.

[1 1 ]??曹利军,张频捷,胡秋源,等.气肿性胰腺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9):1098-1104.

[12]??包子华.CT分级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8):58.

猜你喜欢

CT检查优势
画与话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