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引导在现代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0刘佳慧LiuJiahuiZhangF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9期
关键词:探索性移位使用者

■刘佳慧,张 帆 Liu Jiahui &Zhang Fan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9)

设计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环境,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好的产品和环境,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引导[1]。基于行为引导的设计理念将用户行为作为观察对象和设计目标,通过观察用户的身体反应而非内心想法,分析行为背后隐藏的真正需求,能够更好地指导设计,进而实现通过设计产品进行行为引导的目的,实现行为的转变。真正明确设计的主体,才能找到设计的根源[2]。

1 行为引导基本概述

1979 年,美国知觉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首次提出了承担性(Affordance)理论,此理论强调生态环境中动物本能知觉物质基于环境给予的信息[3]。该理论表明人会对物体产生某种反应,进而达到利用物体对人进行行为引导的目的。行为引导就是指设计者通过对产品的设计来引导使用者按照预设目标行动,如:坂茂设计的方形卫生卷纸(图1),当使用者拉扯时会感受到更大的阻力以及声音,这些刺激都会提醒用户节约用纸,这就是将圆形卫生卷纸设计成方形所带来的行为引导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引导性设计是通过对用户潜意识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自然形成的行为习惯,力求以最顺其自然的使用方式,实现真正的用设计引导人,而非强迫用户进行某种行为[4]。

著名的办公家具品牌斯蒂尔克斯(Steelcase)曾做过一系列调研并将结论分析发表在官网上,其中一项资料显示,当人处于某一状态长久不动时,既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也容易走神。而让人“动”起来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可以在促进健康的同时激发人的思维能力。所以,本文所描述的基于行为引导的家具设计,不是单纯的指通过家具来让使用者呈现某种姿势或状态,而是通过设计来满足人的多种姿态要求,从而让使用者可以实现姿态的变换,重点在于变换姿势而非保持“正确”姿势。

2 行为引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行为引导在儿童家具和城市家具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对其在家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总结其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行为引导在儿童家具中的应用目标大多为引导儿童的认知和分类能力,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和对事物的把握能力;而城市家具则通过趣味的造型对行人进行行为指引,不仅将目光着眼于家具本身,更关注家具与环境空间的融合。

2.1 行为引导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图1 方形卷纸

■图2 行为引导概念流程图

以行为引导为基础的儿童家具多是站在儿童角度,以引导并锻炼儿童的良好行为为设计目标,确定家具的行为引导方向,设计出真正适合儿童的家具[5]。现代大脑研究和心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幼儿时期,外界的感官刺激对人类的智力发展活动起着重要作用[6]。利用家具设计进行感官刺激,能够提高儿童对事物的反应和认知能力。而且,适当的变换家具的造型色彩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高其对物品的分类能力。

桌面上具有圆形孔洞的儿童绘画桌(图3),可用来存储画笔等零碎物品,这样通过形状的变化就可以提高儿童对物体的形态特征的认知能力以及分类整理能力。所以,在家具设计中可以通过视听嗅味触的感官刺激,利用用户下意识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实现行为引导。例如,利用二维或三维形状划分来实现功能分区,有助于强化形态特征,加深使用者对区域划分的印象,向着设计者的既定目标使用产品。

2.2 行为引导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家具中的行为引导是指通过城市公共设施引导城市居民的集体行为及意识功能。引导型城市家具以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更加亲切、和谐为目标,引导城市居民在公共空间中找到“家”的温暖[7]。

城市家具大多为户外公共空间家具,多以丰富的造型和人文内涵吸引行人和游客的目光,同时还起着视觉引导的作用,疏散指引人员流动。值得注意的是,当行人匆匆路过街道旁的城市家具时,多为走马观花囫囵一瞥,如果没有独特新奇之处,往往不足以吸引游客的目光。设计出色的城市家具在满足人们使用的基本属性之外,多以独特的外观和蕴含的信息指引功能诱导人们行为的发生,并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但是如何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行人进行行为引导而不会使之产生抵触情绪呢,这就需要在城市家具中增添趣味性设计,让使用者出于好奇的心理自发改变行为。

如图4所示的城市家具,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家具和地面之间的关系,将座椅支撑部位和地面接触的地方用颜色连接起来,既能够增加整体设计的趣味性和观赏感,又利用鲜明的色彩作为指向引导游客前进。街道的墙壁上涂有蓝色的图案,在相对的街道对面,则大胆地采用了鲜艳的红色家具,既丰富了整条街道的趣味性,也为之增添了勃勃生机。这种利用人的好奇心来引导使用者向既定目标前进的设计方法被称作趣味性设计原理,将趣味性设计运用到家具设计中,可以让使用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被家具引导行为。

3 行为引导在办公家具中的设计原则

行为引导概念中产品引导性功能的实现依托于人的行为规律以及本能反应,并不会对使用者的行为强加干预[8]。即产品要对使用者进行适度的姿态约束,否则在使用自由度非常低的情况下,用户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家具设计功能的实现。设计师应该将设计着重于帮助人们触发内部动机,而不是强迫或刻意使他们在某个时刻有不同的表现或行为[9]。通过对行为引导在儿童家具和城市家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将其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总结整理如下。

3.1 探索性移位的引导性家具设计

探索性移位是指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姿势的变换和探索,这种移位可以减少长久保持一个姿态带来的身体危害,防止肌肉僵硬酸痛。这其中包含的被动无意识设计侧重于物对人的适应,即物会随着人状态的改变而改变[10]。例如奥普斯威克(Opsvik)的平衡椅(图5),它可以随着使用者的姿态变化角度和身体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同时由于底座的特殊性,导致使用者难以在保持一个姿态的情况下长久使用,就促成了用户肢体的改变,达到了家具进行行为引导的目的。探索性移位是一种侵略性较低的,不会打断用户使用状态的设计方式,更容易被使用者所接受。

探索性移位的设计原则在所有家具类型中更加适用于坐具的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姿势来调节坐的姿态。最重要的是探索性移位利用的是人的潜意识,可以在用户保持使用状态不间断的情况下实现姿态的变换,家具就像懂得使用者的肢体语言一样能够自动调节,更能满足使用需求。所以,在设计坐具时,可以将设计点聚焦于底部支撑部位,通过变换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部位,能够让使用者实现探索性移位,从而完成姿态的变化。

■图3 绘图桌

■图4 城市家具案例

■图5 Opsvik平衡椅

3.2 趣味性产品引发的自主性行为改变

斯蒂芬·贝莱曾说过:“趣味是设计产品中最人类化、最直接、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因素”。当人们发现家具中有趣的部分时,通常会出于好奇心以及爱玩的天性去探索家具的有趣之处。建筑师会根据功能的需求将空间设计成不同形态[11]。同理,在家具造型设计上,运用抽象、夸张、隐喻、符号等技术,通过拟人化、仿生以及卡通等流行形象设计,可以增强家具的个性和吸引力,展示出简单明亮、通俗易用的艺术风格[12]。例如,借鉴儿童家具中的木马座椅的思路,将摩托车概念引入到家具设计当中(图6),当使用者坐上时,出于娱乐的想法会自主模拟驾驶时的动作姿态左右摇摆,实现姿态的变化,这就是趣味性家具设计带来的自主行为改变。

如图7所示的异形高低桌,其特殊之处在于用梯子做了桌面和地面的连接,给人以更加丰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同时,桌子包含两个高低不同的桌面高度,爬梯的加入也丰富了造型的趣味感,使用者往往会出于娱乐的心理,在两个不同高度的桌面上选择使用,从而通过家具来引导使用者的行为,吸引用户在坐姿和站姿两个状态下使用两个不同高度的桌面,通过姿态的变换提升身体健康程度以及工作效率[13]。

3.3 感官触动对用户形成刺激

感官触动对用户的刺激主要是指通过人的视听嗅味触五大感官,对人产生某种刺激,进而使用者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刺激就会对用户形成引导作用,引导用户朝着预定的方向改变[14-15]。

在图3所示的儿童绘图桌中,通过不同的形状来划分桌面功能区域,利用视觉刺激可以加强儿童对不同分区的认知,引导其在桌面进行分类整理,实现了通过家具设计对人的存储行为进行引导的作用。家具的造型、材料、色彩、工艺等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感受,例如,一件布艺的坐具明显要比金属的家具更温暖舒适,纯度低的颜色比纯度高的颜色更让人放松,通过对家具进行外观设计,可以刺激用户向预设目标行动。

由笔者设计的组合桌(图8),是一件可以自由拼接组合的桌子,采用金属支撑和木制面板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单体表面边缘处赋予金属贴面装饰,强化了单体的边缘形态。通过材质和颜色的对比,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使用者施加了感官刺激,从而引导人发掘组合桌的拼接特性,进行单体的拆分和组合。从表面装饰的角度来说,多种材料的运用也提升了家具的观赏性,丰富其造型设计感,为家具整体增添一份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感官刺激需要设计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实验来掌握刺激的度,否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让使用者产生抵触心理。所以一般选择桌面、存储柜等与人体接触不甚密切的家具部位来进行感官刺激,既能形成刺激又不会对使用者产生过多的干扰。感官刺激是行为引导中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设计原则,合理地利用感官体验,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运用行为引导进行家具设计。

综上,可以将行为引导在家具中的设计原则归纳为三个方面,探索性移位的引导性家具设计、趣味性产品引发的自主行为改变以及感官触动对用户刺激进行行为引导。不同设计原则的设计重点及应用要点均有不同侧重,探索性移位的设计原则侧重于被动无意识设计,主要针对家具座椅的底座设计;趣味性设计则注重产品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感官触动原则则是通过家具的造型、颜色、材质、工艺来进行行为引导。对各项原则进行分析有助于进行针对性设计,更好地将其应用在家具设计中。

4 行为引导在办公家具中的应用探析

在办公家具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各个家具产品之间的竞争空间在逐渐缩小,办公家具良莠不齐,家具的个性化创新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

■图6 摩托车座椅

■图7 异形高低桌

■图8 组合桌

随着人们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办公空间生活化的气息逐渐浓厚,开放性空间内的交互式办公家具逐渐被大家所重视,然而目前传统的办公家具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员工对办公场所灵活多元、健康办公的要求。一个好的家具不仅要有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大家的思维和创造性,也要有利于提升整个办公空间的工作氛围和活力。基于行为引导的办公家具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实现工作状态的转换,更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提醒人们进行姿态变换,有利于进行肢体的舒展,减少上班久坐带来的生理危害。

然而,据研究发现,行为引导目前大多应用在儿童家具和城市家具中,对于办公家具鲜有涉及。通过总结的三项行为引导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可以将行为引导应用到办公家具中,引导人们在工作场所适当地改变姿势,其健康程度及工作效率都能获得提升。通过探索性移位设计原则进行办公坐具的底座设计,能够使用户在工作不被打扰的情况下调整身体姿态;趣味性家具设计则能够吸引用户去探索更多的家具使用状态;将适当的感官刺激应用到办公家具中,能够激发使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行为引导应用到办公家具中,对员工来说,可以调整姿态变换,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公司来说,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公司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 结语

通过对行为引导在家具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行为引导在家具设计的应用方向可以分为:探索性移位引发的潜意识动作、趣味性产品设计带来的自主性移位以及感官触动刺激使用户产生反应。通过这三项设计原则,可以将行为引导理念应用到办公家具当中,能够让使用者快速便捷地实现姿态的转换,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探索性移位使用者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微小移位的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保守治疗
抓拍神器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