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为什么进行器乐教学(上)

2021-09-18李妲娜

乐器 2021年9期
关键词:奥尔夫器乐乐器

7月16日,“2021 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在天津隆重开幕。大会秉承“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围绕音乐教育核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共同讨论,当今音乐教育全产业链所面临的形势、问题,切入热点和痛点,以推进音乐教育服务平台和内容体系建设。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国奥尔夫协会会长李妲娜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精彩的發言,得到李妲娜老师的许可后,将她的《我们为什么进行器乐教学》一文发表在《乐器》杂志,以飨读者。

——编者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乐器?这不是一个高大上的主题,我只想从这样一个接地气的视角来谈。

我们国家100年多年来,千千万万的前辈们为了振兴中华,艰苦探寻、奋斗。建党一百年周年纪念见证了先烈和亿万同胞们在探寻之路上的丰功伟业。在音乐教育界,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些前辈们。蔡元培、肖友梅、李淑同、黄自、聂耳、冼星海、呂骥、贺绿汀、缪天瑞……

一百多年前,我们称之为的“学堂乐歌”时代,在我们上个世纪的头50年中,大量歌曲的产生、传唱在我们的国民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解放后这几十年新中国建设中的风风雨雨中,歌唱都作出了特殊贡献。《东方红》大歌舞和这次百年庆典《伟大征程》就是历史的记载。

正如习主席说的,这只是一个起步,在振兴中华这个大业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

现在回到我们自己的行当,我们现在的学校音乐教育取得的辉煌进步,无论师资队伍、教学环境与设置,教材建设、政策法规等等完全换了天地,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时间的原因也不列举了。

从全国看音乐课堂现状

纵观我们国家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感觉100年了,我们基本上没有摆脱100年前我们学堂乐歌的那样一个模式:视谱(学点乐理),歌唱、音乐欣赏这三大件。这是我们的先辈们当时为了振兴中华,向西方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与当时的国情有关。

歌唱教学——西方音乐教育的传统

西方在他300年左右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他们的学校音乐教学的一个传统,从欧美音乐教育历史可以看到,基本是歌唱为中心。无论歌唱学校或者进课堂的音乐课,这是起源于西方的宗教的需要,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那时他们认为器乐这是俗乐,是不属于宗教系统的,是不允许在教会里头出现的。

随着西方它在工业文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音乐教育也有改进,比如加进了视唱练耳、乐理体系、欣赏等等。有很多新发展。直到十九世纪末,这是西方的文化传统。

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产生

西方在这三百年的发展,包括殖民扩张,也带来新的社会矛盾。这时的哲学、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及文化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即1900前后,他们经历的艺术与教育的一个巨大变革,带来了艺术教育的变革。艺术上出现了邓肯、拉班、康定斯基、勋伯格等等这样一批传统艺术的叛逆者。也摧生了音乐教育新的变革。

比如我们常说的世界著名的三大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都产生于20世纪前后那二三十年间。

1895达尔克罗兹问世。把动作带进到音乐教育,在这个同期像英国的体操教育、到拉班的动作分析,到21世纪的动作教育、具身哲学在动作教育方面都发生了巨变。

20世纪初的柯达伊,他的歌唱教学,从方法上可能继承了两三百年西方的歌唱教法:科尔文手势、首调唱名法、节奏读法等等。但他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从匈牙利当时的国情出发,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教育,根本的核心是从本土出发:从五声音阶、音程、音列、到多声编配方法可以看到,他不是从西方传统的和声体系产生的歌唱,而是从本民族的音乐产生的多声歌唱,虽然在他的高年级歌唱里,照样要学习西方那些传统的古典音乐的和声性的歌唱。

奥尔夫在器乐教学上的贡献

1924年产生的原本的艺术教育——后来被称为奧尔夫教育:奥尔夫Schuiwerk。近百年了,对奥尔夫Schuiwerk百人有百种解释。我今天不讲奥尔夫Schuiwerk。只谈我体会的它对世界音乐教育的贡献。

一是发展了音乐与动作、语言教育结合的综合艺术教育;二是成功地将乐器引进到音乐教育之中。

这个乐器引进到学校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和非专业的音乐”),这点 我认为是他对世界艺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大贡献。关键是他的出发点是受当时的人类学,也就是民族音乐学的影响,可以说是在突破传统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上,探索全新的一种原本的艺术教育理念时创造的内容与手段(参加奥尔夫《论儿童的音乐和非专业的音乐》1932年)。

关于乐器与器乐教学这个课题出多少本书恐怕也谈不完,这里只想就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乐器?特别是打击乐器。

可以说西方的早期器乐的发展包括键盘乐器、弦乐器、管乐器(除了英国的‘风笛’)。基本是发源于中东,并从中东传过去的。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在西方国家,欧洲、甚至包括俄罗斯他们的民族民间音乐中,都几乎没有打击乐器(除了原住民)。打击乐器真正进入交响乐也就二百多年。

而敲击乐器进入学校教育始于奥尔夫。他曾说“我内心深处的念头,不想去训练他们演奏高度发达的艺术乐器,我心目中的最佳选择,是原始性质的节奏乐器,规避高深,容易上手。这当然跟奥尔夫接受了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影响紧密关联。

猜你喜欢

奥尔夫器乐乐器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乐器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乐器也疯狂
奇妙乐器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
奇妙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