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场景+剧本”:《萌探探探案》沉浸式综艺叙事策略分析
2021-09-18杨雨晨薛媛
杨雨晨 薛媛
关键词 沉浸式;探案综艺;《萌探探探案》;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6-0116-04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弱关系与‘强联结:电商直播平台的信任链构建”(立项号:SJCX20_08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剧本杀的热潮席卷了年轻群体,青年人从以前的出门聚餐、唱歌逐渐转变为组局参加密室逃脱或剧本杀等,相较于传统的娱乐活动,沉浸式放松项目持续时间更长,趣味性更大且更烧脑,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调性,其他年龄段层次的人也开始对此类活动产生了好奇心与探索欲,由此便出现大量有关沉浸、悬疑、探案类内容需求的网络用户。
在迷雾剧场大会成功之后,爱奇艺开始全新的悬疑综艺布局,仅仅依靠电视剧无法满足内容上的需求,因此爱奇艺在综艺内容线上推出一个全新的赛道——迷踪赛道,把已经在年轻人中风靡的新型社交活动搬运至网络平台中,通过专业的叙事策略使得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迷踪赛道的开局之作便是《萌探探探案》,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在采访中谈到它的定位是:“最不烧脑的、最有趣的、国民度最高的、节目场景设定环境最熟悉的,集爆笑、推理、话题、游戏、回忆杀与现实感于一身的综艺节目。”
《萌探探探案》目前播放7期,播放量已突破3.05亿,成为爱奇艺综艺热播榜第1名,频频冲上热搜,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作为国内首档IP沉浸式推理真人秀节目,不按传统套路出牌,另辟蹊径欢乐探案,让观众与他们一起探案的同时获得快乐,感受温暖,它独特的综艺叙事策略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 叙事角色——身份不断转变,现实虚拟相分离
《萌探探探案》这一全新综艺的打造使得中国综艺家族谱中增添一个新的家族——萌探家族,萌探的形象设定是“萌外慧中”或大智若愚,能够在迷雾密布的场景中抽丝剥茧的找到剧情的线索并整理出思路,带领队友们找寻真相,还原故事线。对于一档综艺节目而言,叙事角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不仅需要和其他角色相配合,也要通过自身的表演与分析来调动受众的兴趣。
1.1 常驻嘉宾:现实性格互补
萌探家族新的阵容组合十分强大,组合在一起更使人耳目一新,几位常驻嘉宾性格迥异,角色定位各不相同:
兄弟团中第一位孙红雷是“脸蛋天才”,曾以极限大傻形象深入人心,但在傻气中确有一丝智慧,不按常理出牌却总能意外推动剧情开展;第二位沙溢是“迷糊黑洞”,他具有极高的国民度,因为喜欢在游戏中刷存在感而造成很多乌龙;第三位黄子韬是“salute男孩”,被誉为三分钟内就要夸自己的男人,也是团中的搅屎棍,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定程度上为破案增加了难度却也制造了很多经典片段;第四位杨迪是“战术鬼才”,作为许多综艺节目里的常客,杨迪自然是队中的搞笑担当,观众都称之为长在笑点上的男人;第五位宋亚轩是“机智少年”,是家族内呆萌的弟弟,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任务没记住,作为时代少年团的成员,本身自带流量,吸引一部分年龄较小的观众群体,与孙红雷、那英形成了流量互补。
姐妹团中第一位那英是“自信女王”,与孙红雷一样在全年龄段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虽然没有很强的分析逻辑但总能依靠自己的第六感成功推凶;第二位杨紫是“节奏大师”,具有极高大众好感度的演员,她在掌控推理流程上颇有方法,总能找到关键节点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常驻嘉宾是综艺节目内容制作的关键,几位核心成员性格各不相同,看似不是一个画风却能够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前几期节目较为注重增强成员之间的联结,增加他们的默契指数,这样有助于后期复杂剧本的展开;随着节目不断推进,成员们对于规则愈发熟悉,互动模式也愈发有趣。
1.2 飞行嘉宾:经典角色再现
《萌探探探案》的导演吴彤另一个代表作是大家熟知的《王牌对王牌》,在这档节目中,经常会有经典影视片段再现或是剧组重聚等环节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结。在新的节目中,为了达到相似的效果但不显得俗气和刻意煽情,吴彤直接邀请剧中人物作为飞行嘉宾,与常驻嘉宾一起完成任务,使得主题更加鲜明。现在是全民娱乐的快节奏时代,我们匆匆前进,偶尔也需要停下脚步来看看曾经的风景,即便是探案类节目,也依旧注重人文情怀,节目制作者对于真挚情感的追求不会停止。
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IP主演们到节目中来,不仅符合IP沉浸式探案的整体调性,也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通过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台词、情境的真实再现来唤醒人们曾经的观看体验,激活之前的情感记忆。例如第三期《庆余年》主题中就邀请到张若昀、李沁等主创人员,一起还原剧中的经典片段;第四期《还珠格格》主题中邀请到了皇后娘娘、晴格格等经典角色的扮演者,他们一出场就拨动了观众的心弦;第六期中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装扮,第七期里赵雅芝变回白娘子,都是能够迅速出圈的话题点,非常有利于在后期社交平台上的传播。
对于常驻嘉宾与飞行嘉宾这两种类型,节目组塑造的方式也不相同,常驻嘉宾自身的性格特点会被放大,对于飞行嘉宾而言,更加注重展现他们在经典作品中的角色人物特征,这种区分会通过环节的设置和视频的剪辑来强化。为了叙事逻辑更加的清晰,节目组会在任务开始前给予飞行嘉宾相关的线索,常驻嘉宾只能通过与之互动进行收集,由此常驻嘉宾与飞行嘉宾之间的弱联系转化为强联结。伴随节目的播放与反馈可以看出,飞行嘉宾带来的流量与影响力远远超于期待值,用优质内容吸引这部分流量并转化为节目的忠实观众便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符合综艺节目与观众之间建立强关系的初衷。
1.3 剧本角色:虚拟身份参照
《萌探探探案》将网络综艺与电视剧相结合,通过对经典影视剧本进行再创作来增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感,每期的剧本中会有不同的人物,飞行嘉宾会还原剧中经典角色,常驻嘉宾会拿到剧本中一些其他角色或是为了内容逻辑性创作出的新角色。当他们拿到新的剧本,拥有各自的新身份后就要抛开以往身份束缚,投入到故事中来。
身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使命也不同,有人需要隐藏身份进行作案,有人需要掩护队友进行逃脱,也有人需要收集线索进行捉凶;探寻真相是所有人的主线任务,但隐藏的支线任务是需要一部分游戏者秘密展开,因此他们之间暗地里的对攻和角逐使得情节更加扑朔迷离。例如在第五期中,有三位凶手的存在,就需要这三位凶手进行战略性配合,各自分工完成任务并搅乱破案流程,其他的嘉宾就需要依靠线索理智分析,建立信任不受到影响,节目制作者应保证在剧本开展过程中,内在的破案逻辑能与观众外在的推理逻辑保持契合。
随着观众对节目的熟悉度提升,节目中的剧本会更加宏大,破案过程也将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嘉宾对所拿角色进行更加生动的展现,用理智的分析帮助观众理清思路,用投入的状态带给观众更真实的感受,构建出一个剧本中的探案世界,让观众与嘉宾一起在不同的身份中、连贯的故事里获得探索的乐趣,借此增强观众对节目的情感依附。现在无论是在综艺节目中还是热门的直播里,都是以观众的感受为核心,降低明星的身份存在感,《萌探探探案》中剧本的设置直接对明星的身份进行了替换,一定程度上拉进了观众与明星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自动带入进喜欢的角色之中,由此也增强了粉丝黏性。
2 叙事环境——场景变幻莫测,时间空间再造
巴赫金在狂欢理论中谈到:第一世界是严肃的、官方的、等级森严的,与此相对立的第二世界是自由的、开放的、平等的、诙谐的,是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 1 ]。《萌探探探案》是一场综艺狂欢,它的受众年龄从“60后”跨越到“00后”,他们是信息的接受者,综艺节目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他们的期待是否得到满足,所以节目组在IP的选择上会考虑到全年龄段的需求。爱奇艺作为头部视频播放平台,坐拥众多经典影视剧IP,因此每一期节目中都会再现一些经典影视场景,观众只要看过该剧,就会想起影视剧中在此场景里发生过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增强观众对节目熟悉感的同时弱化他们对于“探案”这一全新领域的紧张与陌生感,熟悉的叙事环境成为推理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沉浸式探案综艺从一开始就要合理恰当的设置时空场景来提高观众的参与感,《萌探探探案》根据IP主题对剧本进行改编,对时间与空间都进行了再设定。从时间角度看,节目分为上下两期,每一期共两个小时,时间充足确保故事的完整性,剧本中的时间会再次设定,前几期节目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所以只设置单场景限制时间,随着观众对规则的熟悉,剧本难度也会增大,在最新一期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点,众人在当下的时间段获取线索后,需要“穿越”回案發的时间点进行再侦查,破案更加刺激紧张,调动屏幕前观众的感官。
从空间来看,制作组会根据每期IP主题进行对应的空间设计,让观众有“梦回追剧时”的感受,一个优质场景的布置,可以让人快速进入剧本设置的情景氛围中,加上不同机位的高速传输,即便是屏幕前的观众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一期选择的IP是经典谍战片《潜伏》,现场环境的设置让众人仿佛回到了1948年的谍战时空,给参与者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满足观众怀旧精神的需求,后面几期场景不断扩大,从封闭的室内到开阔的室外再到几个大空间的联合打造,将侦探推理的语境与更逼真的场景相结合,与紧张的破案氛围相呼应。
由于是沉浸式综艺,为了更好的观感,节目采用隐藏式摄像和航拍相结合的摄影方式,避免摄影师的出现而造成“穿帮”,为了效果更加真实,后期的剪辑会强化节目中的沉浸感,在紧张的音乐,低沉的旁白和剪辑节奏上都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不断出现的线索通过剪辑整合更佳清晰,巧妙融入整个叙事动线之中;嘉宾们以剧本为主线进行角色表演,逼真的场景和紧凑搞笑的情节安排使得此综艺脱颖而出,让观众从中获得了快感,舒缓了生活中的情绪。
3 叙事逻辑——遵循剧本设定,设置破案悬念
综艺节目的叙事逻辑需要创新,剧本的设置是《萌探探探案》的最大亮点,在网友诟病综艺节目都是按剧本走的时候,它却将剧本作为综艺的基础,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利用紧张的氛围和紧凑的剧本内容来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剧本的编排重心在于体验,Bernd H.Schmitt在《体验经营——如何增强公司及品牌的亲和力》一书中指出:“体验是个体对一些刺激做出的反应。体验常常来源于直接的观察或参与一些活动——不管这些活动是真实的、梦幻的还是虚拟的。”[2]《萌探探探案》的叙事逻辑即萌探家族成员们穿梭于不同的IP之中,以体验主体的身份开展游戏,形成沉浸式综艺的核心,通过剧情的疑点和高能的游戏,获取线索,反套路推理最终获得真相并将感受实时传输给屏幕前的观众,提升观众的感受阈值,由此建立起以剧本为核心的体验式桥梁。
对于节目而言,短期叙事目标是成员完成指定任务,每一期最后都将复盘一整期的故事线索及家族成员表现,颁发“金巧徽章”“银巧徽章”,以此来检验任务完成结果,在游戏开始前设置悬念,在进行过程中会出现其他支线任务,虽然每个人每次任务都不相同,但家族成员都以拿到“金巧徽章”作为最关键的动力,即成为在探案过程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人,这是每一期的现实目标,也是节目规则简洁明了的关键,使得所有叙事策略围绕此目标展开以此保证叙事逻辑的连贯性。长期的叙事目标是满足受众的需求并提升受众期待值,将受众的感受作为长期叙事目标的核心,以体验性为主来满足全年龄段受众的需求;从观众的角度来制作节目,并不意味着刻意迎合一些偏好,而是追求向上的、更具普适性的内容,观众的推理应当和剧情角色一起进行,观看到最后揭晓答案,由此带来更加持久的讨论也能增强节目的生命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一档推理类节目,《萌探探探案》经常会被和侦探类巅峰综艺《明星大侦探》做比较,有网友质疑前者的难度,认为“明侦人均高玩,萌探全员小白”,但这两者虽都以推理为主,目标受众群体却不相同。《明星大侦探》是垂直类综艺,对观众的门槛要求较高,多为剧本杀深度爱好者或是热爱推理的年轻群体,因此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剧本,细化细节,升级元素不断地强化内容以此来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推理高需求;而《萌探探探案》作为爱奇艺迷踪赛道的开局之作,观众门槛较低,仅需要一期节目就可以了解其流程与规则,从综艺叙事逻辑和邀请的嘉宾阵容都可以看出它的受众群体覆盖面更大,横跨年龄段更广,打破了推理类节目的门槛,让曾经没有接触过的人群也能快速接受,通过剧本中的叙事角色和叙事场景在感官上的调动及连贯的叙事逻辑的引导,能够与萌探家族一起寻找线索,获得更真实的体验并得到放松。
4 总结
在综艺遍地的时代,《萌探探探案》凭借“身份+场景+剧本”的独特叙事策略脱颖而出,在节目立意、内容设定、传播方式等方面都有创新,改变了传统沉浸式综艺的叙事模式,以身份作为掩护,场景作为载体,剧本作为基础,在紧张的探案过程中传递快乐,给予观众欢乐探案的情境感受。
《萌探探探案》虽然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但它的爆火出圈为悬疑类综艺打开了一个新篇章,为综艺的打造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对于其他节目的制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综艺想要破圈,从内容创造者角度来说,最主要是把内容做扎实,坚持内容为王和优质价值观的传达,破圈只会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74-82.
[2]Bernd H.Schmitt.体验经营:如何增强公司及品牌的亲和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