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环境学视阈中的具身传播观及具身传播演变路径

2021-09-18杨佳雪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6期

杨佳雪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具身传播;演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6-0019-05

就人的身体而言,技术对其有明显的重塑性。从媒介环境学派宏观理论层面探究技术与身体的关系,不难发现肉体与精神、肉体与神经系统、感官与意识精神成为了身体建构的重要元素。回顾媒介时代发展的进程,身体在经过感官、身体在场与身体行动不同时期变动之后逐渐回归到传播场域中来。智能化媒介技术时代已然到来,新的媒介环境下人的身体又将何去何从?这种智能媒介技术下的身体在传播中又扮演什么角色?这都需要长久的探索。

1 媒介环境学视阈中的具身传播观

在传播学流派中,媒介环境学派不同于其他学派,其以人、技术与文化为研究重点,更关心技术作为媒介环境如何对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在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身体的研究总是与肉体、意识以及感官等作为研究的要素,而这些研究的元素正与媒介环境学派研究的“人”——“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①紧密相连。要探析媒介环境变迁中的“技术与身体”的关系,可以试图从研究媒介环境学派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开始。下面将从媒介环境学派的部分代表人物芒福德、麦克卢汉和莱文森切入,来探寻媒介环境学视阈中的具身传播观。

1.1 芒福德:机械化与人性化博弈下的人体——肉体与精神

“我们可以把机器体系和机器文明划分为三个连续但又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的阶段:始生代技术时期、古生代技术时期和新生代技术时期。”[1]101芒福德在三个时代的变迁中探寻身体与技术的平衡。在始生代时期,“人作为生产原动力的作用日益衰微”[1]103,人的身体还没有成为工作机器,同时印刷术为人的认知和跨越局限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编织机等技术的到来提升人对身体的美感和体验感的认知。相较于之前宗教规范下感官知觉遭到压抑和禁锢的时期,这一时期“人的各种感知能力被大大拓展,对外界刺激更敏锐的反应是始生代技术文化最主要的成果之一”[1]137。而古生代技术的到来逐渐打破了这种灿烂,身体与技术之间不再趋于平衡,“人们每天劳作14至16个小时,就在工作中的煤矿或工厂近旁死去。他们活着或者死亡,既没有记忆,也没有希望”[1]145。当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家过度剥夺,肉体与精神之间不再能正常运转,人的身体开始发生异化,机械化与人性化之间开始决裂。新生代技术的到来使偏离的平衡逐渐回归到正常的状态,“当理论物理‘物质概念越来越淡出的时候,笛卡尔的概念——机械般的身体由一个独立的称为灵魂的实体来统帅也被取代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机体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1]222这一阶段的技术所关联的身体是“既属于物质世界又属于超越生命的灵魂的双重性”[1]222。在这个时代里,潜意识被引入了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新医学逐渐兴起,玻璃技术、望远镜、显微镜、光谱分析等技术日臻熟练,这些技术的发展逐步带来了肉体感知与精神感知的平衡。在这三个时期里,芒福德展示了不同时期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而对人性的探索总是基于对肉体体验与精神感知的基础之上,肉体与精神的状态平衡成了衡量技术与人性之间是否平衡的标准,这也对其以后技术人性化思想奠定了基础。

1.2 麦克卢汉:媒介延伸的人体——肉体与神经系统

“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2]118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梳理了技术与身体的关系,他将人具体为“肉体”和“神经系统”两个部分,不难看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西方哲学身体研究中的“肉体”与“意识”。麦克卢汉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媒介是人躯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笔下人体躯体延伸的范围是较为宽泛的,轮子是人类腿脚的延伸,服装是个体肌肤的延伸,房子成了集体肌肤或衣服的延伸。二是媒介是人体感官的延伸。麦克卢汉强调了媒介对感官的延伸,“广播是声象的延伸,高保真的照相是视象的延伸,而电视首先是触觉的延伸,它涉及了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2]283麦克卢汉对不同媒介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在凸显了媒介各自特点的同时强调不同媒介之间功能的弥合。三是媒介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媒介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置身于电力时代的背景下,在电力时代中人体的延伸已经跳脱出感官领域,上升到了神经系统层面。

在麦克卢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将“人的延伸”细分为“肉体”与“神经系统”两个方面,并且“意识”作为与神經系统相关的元素成为了电力时代研究的一部分,“在这个电力时代,我们发现自己日益转化为信息的形态,日益接近意识的技术延伸。”[2]76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形象被不断构建起来,人体已经兼具肉体和神经系统,同时感官感知与意识产生的身体路线也逐渐清晰起来。

1.3 莱文森:技术进化中的人体选择——感官与意识

在莱文森的媒介技术研究中,他着重强调人的感官、需求以及人的意志对媒介进化的影响。从身体的感知和需求的视角出发,莱文森认为:“媒介演化是由人选择的,其趋势是越来越符合人官能的需求。”[3]51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总是朝着人性化趋势的方向发展,并且其发展能为身体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在摄像机从黑白照、彩照、再到电影和二维及三维图像(全息图像)的演进过程中,在这个同样由人产生和感知的领域,我们看到来机器的变革:机器和人的感知的对应性从少到多,最后就产生来色彩、动画和第三维功能。”[4]从摄像机演变史以及电影、图像的媒介演化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演化的选择环境是人的感知环境”。同时,莱文森认为在新旧媒介交替的过程中,旧的媒介不一定会消失殆尽,“那一旧媒介被推进了一个比新媒介运行更好的小生境。在此,他与新媒介到来之前的旧我虽有所不同,但他活下来了。旧媒介活下来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找到人的一种需求或感知模式。”[3]40从广播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一观点,广播出现的时间较早,但是其吻合了小生境传播模式——人类前技术世界传播模式而得到了存活,并且在后来的车载广播中得到了发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身体的需求与感知成为了决定媒介在演变和新旧交替中能否存活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意志的视角出发,莱文森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对信息技术领域的进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总是能找到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来批驳那些无所不包的决定论,从中维持自由意志起作用的可能性”[3]4,在自由意志的选择之下,人们可以对媒介影响的结果进行“选择和废弃、减损和增益”[3]4。同时他强调了理性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一切媒介进化都有得有失,实际上一切进化都是利弊皆有的交易”[3]4。媒介进化在莱文森笔下成为了一场交易,而保持自由意志的理性可以使人更好评估利弊,并且利用新技术更好补救媒介,“超越得失皆有的困境”而不是“简单接受那样的交易。”[3]4在莱文森的研究中,技术的进化和发展和人对技术的选择是紧密相连的,其笔下人的身体是通过“身体感知”“身体需求”“意志选择”等被建构起来。

2 不同媒介时代具身传播的演变路径

不同的学者对媒介时代的更迭都有自身的划分标准,麦克卢汉从人类历史出发,通过对口语媒介、文字媒介以及电子媒介的分析,划分出了部落化时代、脱部落化时代以及重新部落化时代三个时代,莱文森根据互联网出现前后媒介演变的形态,划分了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新新媒介三个时代。不同学者们的时代划分对当今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前人身处的媒介生态已不能与当今的媒介生态相提并论,技术与媒介始终处在不断演化的状态中,“媒介演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未来的媒介不是‘后新新媒介,也不是‘新新新媒介,而是新新媒介的‘超级版,也就是新新媒介的‘仿生版。”[5]当前,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算法技术等技术的相继崛起正在逐步造就莱文森笔下“新新媒介的‘超级版[5]——智能媒介时代。因此本文基于前人划分的媒介时代并结合当前的媒介生态,以传统媒介时代—社会化媒介时代—智能媒介时代作为时间线索,以感官变化—身体行动—在场形式为大纲来探索具身传播的演变路径。

2.1 感官变化:截除—激活—沉浸

对身体的探索最开始可以溯源到哲学领域,哲学家对身体的研究不管是持身心二元还是身心合一的观点,肉体总是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感官器官作为肉体上最直接的存在——眼睛、鼻子、耳朵等,都是能最直接感受外界世界,从而做出自身的判断。而这正与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相契合,在其研究中身体感官总是作为重要的研究元素出现。因此下面将肉体感官的直接感知出发,以截除—激活—沉浸的身体感官变化来探寻具身传播的第一步。

2.1.1 截除的感官

“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體的延伸或自我截除。”[1]66人体截除这一概念来自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在强调媒介是人体延伸的同时,也强调了媒介对人体的截除功能。“如果一个成分得到强化,其他成分就立即受到影响。以听觉为例,如果它被强化,触觉、味觉、视觉就立即受到影响。收音机对重文字和视觉的人施加的印象,是重新唤起它对部落生活的回忆。无声电影配上声音的结果,是减少模仿、触觉和动觉的作用。”[1]64在传统媒介时代中,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作为主要的媒介,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功能因此占据着主导的位置,身体在声音和画面的触动中得到了延伸,但同时作为感官器官的耳朵和眼睛从身体中被切割出来,传播中身体成为了“没有身体的意识理性人——抽象信息场地中的一个个节点终端”[6]。传统媒介时代的技术发展没办法调动人体全面的感官去感知信息,这一阶段的身体感官处于被截除的状态,身体对媒介信息表现为较为单一化的感官感知。

2.1.2 激活的感官

进入社会化媒介时代,传统的精英传播制度逐渐被打破,“公众对信息获取的增加导致了公众有更多的权力(与‘权威相对)”[6],双向传播代替了单向传播为身体感官的全面激活创造了可能。一是信息创造调动了身体感官。相较于传统媒介时代,社交媒介技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渠道,这一阶段的身体呈现出一种主动创造的状态,实现了全方位的感官调动,充分发挥手、眼睛、耳朵、大脑等的作用,借用媒介平台进行信息的创造和传递。二是多形态融合的信息激活了身体的感官。相较于传统媒介时代较为单一的信息,这一阶段的信息聚合了文字、音视频、画面等多种媒介形态,身体在接收多形态的媒介内容之时调动了全身的感官器官参与进来,感官被逐渐激活起来。从感官截除到感官激活,这一阶段的身体感官逐渐回到了传播的场域当中,并且逐渐呈现出聚合的状态。

2.1.3 沉浸的感官

智能媒介时代的媒介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智能技术、传播科学与人本设计相互结合为人体感官的沉浸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不同维度上赋予人无限的沉浸感,这种沉浸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肢体接触为身体感官带来沉浸感。借助于3R技术以及虚拟穿戴工具等,用户可以在技术构建的虚拟场景之内进行肢体动作的施展,如对场景中的物质进行观察、触摸等。穿戴技术等能将对物质的感受传达给身体,身体与技术在特定的空间内保持和谐的交流和互动,这种实时的交互体验能带来无限的“参与感”,在唤醒身体的全方位体验同时带来感官的沉浸感。二是技术赋予了身体的第一视角体验。相较于以往的直观视觉体验,智能媒介时代赋予了身体第一视角,在技术与场景的相互作用下,用户不再是信息传播中的第三者视角,而是以第一视角近距离地感受信息传递的现场,成为身临其境的现场的第一人。这个时候身体已不再是新闻叙事外的第三者,而是成为了新闻叙事中的现场观众。

2.2 在场形式:脱域—肉身缺席式的在场—虚拟的真实在场

身体的在场与缺席是具身传播探索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管是在丰富传播情境下在场的面对面传播,远距离的不在场传播还是技术提供的虚拟真实在场传播,身体的在场形式无疑已经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下面将从脱域—肉身缺席式在场—虚拟的真实在场出发,来论述不同媒介时代身体不同的在场形式。

2.2.1 脱域

“大众媒介借助技术将现实符号化、信息化,将人类的记忆不断外化,以实现远距离传递,超越时间、空间。因此,克服身体固着于特定时空的束缚——脱域,正是大众传播体现的革命性。”[ 7 ]传统媒介时代的到来,身体不在局限于特定的时空束缚,开始处于“脱域”的状态。在早于传统媒介时代的口语传播时代中,信息的传播是体现为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不管是言语上的交流、部落中的集体会议或是为了寻求支持而开展的演讲等,这一阶段的身体总是处于信息传播的场域当中,而身体的接触以及行动——表情、动作等也为信息传播和信息的交流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场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介被人类发明并且应用于信息传播当中,这一阶段只要拥有了接收信息的工具——报纸、电视机、收音机等便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接收,身体不必强求必须固定在某一传播场景之内,信息实现了远距离传输的同时身体也逐渐离开了传播的场域,造就了身体不在场这一形式。

2.2.2 肉身缺席式的在场

一直以来,“身体”与“在场”是相互依存的概念。在传统观念中,“在场是一种主体间交往互动的实在关系。身体不在场了,互动就停止,身体的影响力就减弱直至消失。”[8]然而置身于网络技术环境中,“移动网络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远程在场,‘在场与‘”身体史无前例地分离了。”[9]对于“身体”与“在场”分离的矛盾争议无外乎以下两个理由,一是身体必须置身于传播场景中才能切实把控场景,二是非语言符号——语言、动作、表情等需要身体在场才能准确理解。社会化媒体的身体在场从以下两个方面平息这种争议。一是被延伸的虚拟身体参与到来信息的传播当中去,尽管缺少了传播的场景,但是现场直播等信息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现实中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是缺席的,但是对信息的了解和把控是不缺席的。二是非语言符号——语言、动作、表情等没办法实时被掌控,但是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表情包、网络语言等弥补了这一缺陷,远程在场的身体可以根据这些媒介信息多维度的分析解读来完成对信息的综合判断。同时,社交媒介中的视频、语音交流等形式也为对方身体的了解增加了渠道。在社会化媒介时代,这种肉身缺席式的在场是对大众传播时代身体脱域的进一步补充,将身体慢慢拉回来传播场景当中,为智媒时代身体的在场做了铺垫。

2.2.3 虚拟的真实在场

“各种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全身调节的潜力,进一步描绘来这种现象:凸显有序的模式和无序的随机性,而使‘有—无(‘在场与‘缺席)看似无关。”[10]35相较于大众传播时代和社会化媒体时代,智媒时代的身体的在场与缺席的界限模糊,“因为‘化身可以说存在也可以说不存在,正如用户可以说是在计算机屏幕上也可以说不在屏幕上。”[10]36这种在场与缺席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可以在离身的状态之下参与到媒介活动当中。这一状态可以看作是对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继承和发展,身体在传播情境中逐渐剥离出来,在肉身这一物质形态脱域的状态下依旧能参与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二是技术又致力于让身体全方位体验虚拟环境下的真实在场,虚拟现实技术逐步将身体的感知系统植入到计算机的反馈系统之中,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种双重的矛盾性促使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身体的在场问题定义为“在场”或“缺席”,而是要将身体的感知和存在形式置身于目前的媒介技术环境当中,将其理解为“在场”与“缺席”之外的另一种状态——虚拟的真实在场。

2.3 身体行动:被动受限的意识—主动展演的身体行动—数据化的身体行动

身体行动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身体状态之一,而基于传播视阈之下的身体行动却有着不同的时代意义和内涵。不管是被动接收的意识产生还是主动行动的肉体,都是身体对信息接收和传播做出的反应。下面以被动受限的意识—主动且展演的身体行动—数据化的身体行动为主线,来分析不同媒介技术时代的身体行动。

2.3.1 被动受限的意识

在西方哲学和思想领域的身体研究是以20世纪作为分界线,20世纪之前的身体研究主张的是抽离意识的身体,从柏拉图的“由灵魂本身来对事物本身进行沉思”和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等人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来,而在20世纪之后,胡塞尔认为“身体与意识是‘结对而生的”,梅罗·旁蒂认为“一切以主观自我或纯粹意识为指向的传统思维的问题在于无法理解或根本没注意到身体本身的交错性和暧昧性”[ 1 1 ]。在这过程中身体与意识的关系逐渐清晰——意识是身体的一部分,而这将作为接下来阐释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受众在媒介信息接收中产生的意识是大脑对媒介内容所产生的想法,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对受众对媒介内容做出的反馈。在传统媒介时代中,大众传播媒介凭借着背后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控制住了当时社会的信息生产、传播和传递,因此在单向传播中的受众对于媒介内容所产生的意识——意见或反馈是很难反馈给媒介,这一阶段的身体活动较多停留在意识阶段,接收信息阶段中产生的意识是被动且表达受限的。

2.3.2 主动展演的身体行动

社会化媒介构建了区别于传统媒介时代的媒介文化景观,媒介呈现的多样性等不断激发了受众身体对视听快感的渴望,受众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身体的表达也开始逐渐呈现出来。虚拟互动与虚拟的自我呈现不断拓展身体的表达能力和表达范围。在身体被不断放大的文化景观中,身体意义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时代中被动接收的状态,而是兼具内容生产、内容选择与内容接收等功能。这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身体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自主选择,在信息选择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被动的信息分发,而是可以从自我意识角度出发对信息做出选择。二是身体通过镜头传递信息:一方面是身体出现在镜头里,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脸、手、脚等都可以参与到表达当中来,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即使身体没有出现在镜头,也能通过调动身体主观能动性创造信息,如参与幕后拍摄、制作等环节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当中来。

2.3.3 数据化的身体行动

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身体行动的进一步改变,而身体的数据化便是智能媒介时代的主题之一。身体数据化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身体路径的数据化。身体路径数据化即身体在网络上留下的路径被数据刻画下来。二是身体感官的数据化。身体通过与传感器等的结合对身体多种感官部位和身体机能进行检测,以此来了解身体对于信息的反应,如基于眼球去觀察停留在新闻页面的时间,甚至于基于体温、心跳、脉搏等精细化检测来考察对新闻的反应。三是虚拟数据身体的构建。在身体路径数据化和身体感官数据化的基础之上,身体完成了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两个维度的内容,而这两个维度无不在传递着关于身体的意识、感官等的数据变化,这些数据则在后台构建出一个被数据化的虚拟身体,智能技术可以根据虚拟身体的多重维度来完成信息推荐和传输等。

在人工智能媒介时代,媒介技术参与了身体行动的多个维度,建构了虚拟的数据身体,以此更好完成媒介与身体之间的信息传输。

3 被囚禁的“身体”,该何去何从

“人们在享受算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面临着成为算法‘囚徒的風险。”[12]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时代—智能化媒体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能够看到身体正在一步步回归到传播研究当中,但是在身体回归的同时却也能看到身体正在逐步被算法化,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囚徒”。一是身体特性正被算法所囚禁,智能时代的手指、脸部等都能成为身体的象征,刷脸支付、指纹支付等不断充斥在生活中,殊不知这暴露了每个人的身体特性,而身体特性背后是身体最为重要的数据信息。二是身体意识受限于算法中,看似精准化推送实际上是对信息开放性和多元性的蚕食,身体在接收有限的信息物质范围之后,意识必然限制于媒介构建的信息框架中。三是身体行动可能因此减少,在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里,身体只需要在家就可以接触这个世界,囿于这种虚拟环境下的身体是否还能激发对真实生活探索的兴趣?被囚禁的“身体”,又该何去何从?

注释

①参见纽约环境媒介学会网,https://media-ecology. org/。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1,103,137,145,222,66,64.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118,283,76.

[3]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51,40,4.

[4]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33.

[5]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

[6]孙玮.传播再造身体[J].新闻与写作,2020(11):5-11.

[7]王传领.失衡·构建·偏差:重新理解新媒介时代的部落化[J].编辑之友,2020(11):69-75.

[8]赵建国.身体在场与不在场的传播意义[J].现代传播,2015,37(8):58-62.

[9]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10]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M].刘宇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35-36.

[11]陈治国.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J].2007(2):84-91.

[12]彭兰.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J].全球传媒学刊,2021,8(1):3-18.

[13]程明,程阳.论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J].现代传播,2020,42(9):1-5.

[14]常龙.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传播,2020(18):52-53.

[15]彭兰.从众媒到智媒:在机器时代守望人的价值[N].人民政协报,2017-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