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影响下新媒体编辑创新融合工作启发

2021-09-18毕丽王东张芃捷王维朗方琪姚雪管佩钰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重大疫情创新工作媒体融合

毕丽 王东 张芃捷 王维朗 方琪 姚雪 管佩钰

关键词 重大疫情;医学学术期刊;新媒体编辑;媒体融合;创新工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6-0073-04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资助项目(编号:CQKJQKXH202000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全国各级部门在党中央正确指挥下积极行动,各地均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随着封闭式管理、阻断接触各项措施实施,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发生了不小变化。

虽然这样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影响了出版行业,编辑部分工作因受空间限制也不能全面开展,但各大医学学术期刊立即行动起来,在第一时间组织专题,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审理新冠肺炎相关投稿[1-3],医学编辑基于自身职业道德素养[4],并肩负起社会责任,向抗疫前线专家组稿约稿[3],优先编辑发表医务人员的学术论文成果,为抗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时,各行各业都开始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各种在线办公及娱乐软件层出不穷,继续推动着疫情下的社会经济发展[5]。作为学术传播媒介载体的医学学术期刊,也深刻意识到传统纸质媒体向电子、网络等新媒体转变的必要性及迫切性[6]。李亚伟[ 7 ]、刘颖等[8]、陈小华[9]均提出在疫情下应加快媒体融合,利用大数据及数字化平台等,不断创新出版模式。这对于新媒体编辑来说,是一个际遇,也是一个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媒体编辑应有怎样的工作策略,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新媒体编辑的工作应如何创新,辅助学术期刊的稳步持续发展。徐建等[10]通过借助媒体大数据相关服务与应用,辅助智慧媒体编辑器完成相关报道任务;王利广等[ 1 1 ]将7种电子出版物在出版社内各新媒体平台免费开放。本文以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四本医学期刊传媒部新媒体编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策略为例,并选取了《中华医学杂志》《中医杂志》杂志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探讨,旨在后疫情时代共同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搭建学术结合创新运营的桥梁。

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优质内容传播的掌舵手

医学学术期刊是科学性、学术性、专业性内容的核心传播载体。首先,期刊一定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12],严格执行党中央部署,对疫情相关的新闻内容及学术成果进行实时客观报道与传播,必须遵从学术期刊的科学严谨。其次,新媒体编辑传播内容一定要真实可信,体现专业性的同时鼓励创新,但也不能脱离期刊自身的专业学术范围,例如医学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传播内容一定是以卫生医药行业的资讯、科普及学术文章等为主。最后,加强正面宣传引导[13],弘扬抗疫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大众,也为广大抗疫人员树立起坚固心理防线及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做出努力。

2 撰写导读辅助及时传播优质学术论文

疫情暴发后,医学学术期刊均开设新冠肺炎专题专栏,及时发布相关学术成果[14]。但传统期刊版面均已提前排好,且编辑校对需要时间,因疫情暴发突然,导致新冠专题论文无法立即出版。这时就必须发挥线上媒体的快捷优势[15]。期刊针对通过三审并录用后的新冠专题论文采取了优先发表、网络首发措施,各大数据库、中华医学会等都提供了网络首发平台。除此之外,为抢占时机,新媒体编辑还要结合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例如,本中心有两个传媒部,包括《重庆医学》《现代医药卫生》《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与临床》四本医学学术期刊。四刊抓紧时机,除了在各大数据库网络首发及优先发表新冠肺炎专题论文外,四刊新媒体编辑对每一篇网络首发或学术价值较高的新冠专题论文,通过撰写论文导读的形式,抓住主题进行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进行推送。作者收集了四刊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医杂志》2020年1—7月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新冠肺炎专题论文的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各刊对论文的推送集中在2—3月,正是疫情暴发及防控工作最紧张的时刻,从4月开始,疫情防控情势逐渐好转,慢慢过渡到常态化防控态势,各刊的论文推送量在逐渐下降。说明新媒体编辑的论文导读推送工作与各刊“抓时机、拼速度”发表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策略吻合,体现了时间的优先性及时效性;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之后,对于已发表的类似新冠肺炎专题论文,新媒体编辑分析其学术价值及特异性后,不再进行筛选推送。

导语式阅读使文章架构更加清晰,阅读更简便。部分推文中增加了文章二维码,读者通过扫码即可阅读原文,避免了推文太长拖延时间,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导读也可增加论文的曝光率,加快网络首发效率,好的微信平台推文可间接性地提高学术论文在数据库的下载量[16]。对于提升期刊首发数据,把控新冠专题文章征集方向,导读式多媒体融合传播都可以提供数据以供分析。作者收集了《中医杂志》《重庆医学》《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导读式推送论文阅读情况,见表1。

具备导读辅助推送的论文,结合优先发表/网络首发的时间优势,其阅读量较其他论文涨幅翻倍。导读内容除了是对论文的总结以外,也可对论文撰写或约稿背景进行叙述,除了文章原文二维码,还可以增加思维导图,提高可读性。论文导读式撰写对于新媒体编辑,除学术专业性要求以外,对其归纳、分析、写作等方面也有诸多要求,可以此提升新媒体编辑的综合实力。在后疫情时代,优质的学术论文也应延用导读方式并合理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

3 敏锐收集实时前沿信息,注重正能量人文宣传

疫情暴发后,新媒体编辑立即发挥媒体人员的敏锐触角[ 1 7 ],多方面关注实时及前沿报道[18]。医学科技学术期刊专家库资源丰富,医学专家多参与了疫情防治一线工作,亲身接触疫情防控工作,素材丰富。《现代医药卫生》杂志新媒体编辑收集信息,利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转发了《医护人员防护服的正确穿脱方法》视频,观看量破万的同时也得到上千次转发,达到了较好的科普成效;《国产新冠病毒核酸/抗体检测试剂最新注册信息》的信息也得到数千人关注。《重庆医学》杂志新媒体编辑邀请各学科专家撰稿,发布疫情相关热点信息文章,发布当天阅读量已上千。本中心检验医学传媒部发布的疫情相关文章阅读量也已超过300万。在人文宣传方面,为庆祝国际护士节的同时也弘扬护理人员的舍身忘我的精神,本中心综合医学传媒部新媒体编辑积极策划组织,邀请期刊编委护理学科专家用自己的语音讲诉驰援湖北抗疫期间的亲身经历,并制作小视频表现抗疫医护人员的点滴,推送3天内各媒体阅读观看量已达4.2万。本中心四刊还积极参与“最美‘逆行者医疗卫生行业摄影图片、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的宣传,在各大媒体上发布,以新媒体编辑的社会使命及责任,为此次活动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敏锐发现,善于發掘,及时发布,整理更新学术理论知识,通过转载及原创可加快学术信息的传播,为学术期刊读作者提供论文撰写方向指引,同时信息传播可为广大的抗疫人员(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做好正面宣传服务,为大众提供准确的科普信息。

4 多方面学习实践,加快横向发展及纵深发展

1)论文发表或者信息发布都要注意其准确性。新冠肺炎命名及英文简称经过几次更改,本中心四刊新媒体编辑通过及时获取收集的消息,学习文献,与各位编辑一起从学术角度进行精确分析及探讨,最终确定论文及信息中使用的正确名称,避免差错。2)学习直播、短视频制作技术[19],创新建立线上交流平台。针对线上办公的特点,视频会议、学术直播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的传播信息方式。大多数学术期刊陆续开始举办线上直播学术会议。由新媒体编辑组织策划学术主题,邀请行业学术专家,积极沟通授课内容,通过直播平台或自己开发的小程序召开线上学术会议。本中心检验医学传媒部开发建立了“检验医学”小程序,在2020年2月5日开始第一场新冠肺炎专题直播课堂,当天观看量达1.19万次。截至2020年底,检验医学传媒部共举办8场新冠肺炎专题学术直播课堂,在线观看人数最高达20 400人。3)迎合媒体发展趋势,创造特点鲜明内容。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從原有单一的网站到目前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相信媒体表现形式会越来越丰富。新媒体编辑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用更多技能武装自己,才能为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做出更多贡献。微信视频号的开通也为期刊的学术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流量群体,这时新媒体编辑就应多思考如何应用这个平台,创建独特性的内容吸引粉丝。例如,本中心检验医学传媒部开设的检验传媒视频号,利用检验君(文创布偶)形象的AI主播,语音播送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检验咨询,检验君生动活泼,深受用户喜爱。4)注重用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新冠肺炎专题论文具有发表时效性,读作者想尽快发表相关论文,鉴于邮件回复不及时,咨询投稿电话就有大幅度增长,编务工作量增加,受空间限制导致受理效率不高,从而引发矛盾。这时新媒体编辑就应积极思考创新,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基础,创造更多高效率工具。例如,《现代医药卫生》杂志新媒体编辑在疫情特殊期间,通过了解读作者需求,与编务及技术人员商讨,开发创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期刊新媒体智能编作交互系统”。目前,课题正在进行中。

5 基于危机意识积极思考新媒体盈利模式转换

居家办公发展了多个线上平台,虚拟产品销售火爆,对实体店及线下产品冲击较大。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各行业都开始视频办公会议、网课网校、直播授课带货,竞争愈演愈烈。新媒体编辑在此影响下感到了危机,抓住趋势在庞大的竞争流中创新,为学术期刊策划更独特的活动,通过更丰富的内容给用户带来更强的体验感,成为新媒体编辑主要思考的内容[20]。新媒体作为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传统期刊转型及盈利模式改变的最重要途径[21]。新媒体编辑的新创意、新技术、新思维,都是助力新媒体盈利模式转换的必备工具[22]。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本中心四刊新媒体编辑与医学专科编辑一起向专家、作者、读者、理事单位提供了很多个性化服务,提升了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以学术期刊的优势搭建线上学术交流平台。如在疫情常态化时期,《重庆医学》《现代医药卫生》杂志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知读作者需求,举办了综合医学及护理科研培训,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加快了期刊品牌建设及会议经济发展;同时新媒体编辑策划“小编聊专家”“编辑视角”专栏并撰稿,以丰富的内容配合会议宣传,为专家提供个性化服务,均实现了新媒体工作盈利。本中心综合医学传媒部新媒体编辑结合科研指导服务,策划借鉴通过线上平台组织小班式教学,将在后疫情时代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实践。新媒体编辑在危机意识的督促下,积极思考将找到更多完成医学学术期刊新媒体盈利的模式[23]。

6 小结

如新冠肺炎一样的重大疫情突发,新媒体编辑跟传统编辑一样保持良好的心态,基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发挥自身社会责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从学术期刊的科学严谨,准确地分析与判断,抓住媒体融合契机,应对各种挑战。在后疫情时代,新媒体编辑更要发挥自身创新思维,基于危机意识积极思考,利用好新媒体工具,结合专家、读作者需求,提供更多延展性、实用性服务,搭建好期刊媒体融合、学术结合创新运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贾泽军.突发事件中医学编辑的抗疫实践及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20,32(2):142-144.

[2]王晴,杨惠.浅析医学期刊编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角色[J].科技与出版,2020(3):90-92.

[3]范晶晶,陈斌.医学期刊编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角色和作用[J].科技传播,2020,12(6):159-160.

[4]毕丽,张芃捷,王东,等.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青年编辑“两专多能”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9):174-175.

[5]周兴杰.战疫中的媒介经济[N].贵州日报,2020-04-08(8).

[6]苏畅,许祖双,孙廷,等.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21):226-227.

[7]李亚伟.疫情下出版业与出版人的“变”与“不变”[J].出版广角,2020(21):40-42.

[8]刘颖,丁佐奇,郑晓南,等.医药科技期刊在应对SARS和COVID-19中出版模式与关注领域比较分析[J].编辑学报,2020,32(5):534-538.

[9]陈小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办刊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34-37.

[10]徐建,周源源,卢岚.新冠疫情下的媒体大数据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0(2):18-21.

[11]王利广,郭青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疫情防控阻击战[J].新阅读,2020(3):21-22.

[12]王琳琳.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怎样把握舆论导向[J].记者摇篮,2020(3):45-46

[13]刘含墨.互联网时代重大社会事件中媒体报道的社会责任与舆论导向[J].西部广播电视,2020(4):4-5.

[14]贾泽军.依托杂志平台优势,打造特色抗疫专栏: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新冠肺炎防控专栏”组稿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1):1357-1362.

[15]刘筱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1):83-84.

[16]赵文青,宗明刚.学术论文微信阅读量与知网下载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9):967-975.

[17]李鹏,胡小宁,李志芸,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及敏感性提升的探讨[J].天津科技,2020,47(11):82-84.

[18]崔海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编辑再定位[J].中国传媒科技,2019(12):40-42.

[19]徐照朋.新媒体时代网红经济的内容创作:基于短视频形态的案例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3):21-22.

[20]张慧敏,商丽娜,张春丽,等.新媒体背景下地学期刊按需出版精准推送供需协调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2):141-146.

[21]刘敬伟.产业经济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究[J].当代经济,2020(2):84-86.

[22]董喆.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5):35-36.

[23]张林霞.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传播模式探讨:以樊登读书会为例[J].新闻世界,2019(12):83-86.

猜你喜欢

重大疫情创新工作媒体融合
总体安全观下的中国重大疫情安全治理战略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
重大疫情背景下农村地区应急管理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任务
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供电企业建立群众的党建工作
创新基层党建 实现有效覆盖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创新工作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