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理带教中人性化带教模式的价值研究

2021-09-18彭园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操急诊科人性化

彭园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湖南长沙 410006

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患者中以重症患者居多,在对患者实施管理及抢救工作时,存在较重的任务量[1]。而对于医院整体工作质量来讲,与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急救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护理常识、娴熟的实操技能水平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2]。而实施急诊科护理带教主要是将实习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使之综合能力得到良好培养,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3]。特别是在急诊科工作开展中,对于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样具有较高要求,但是传统带教模式下,带教老师往往会将这一方面内容忽视,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突发状况或紧急事件时无法科学有效地处理,造成内心压力过大,临床护理质量逐渐降低[4]。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最近几年,人性化带教模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该方式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其个性化需求,使之学习压力得到良好缓解,并能够充分发挥其个体价值,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文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取90名急诊科实习生实施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次研究中,共计纳入90名急诊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干预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干预组中共计纳入45名实习生,包括女性43名,男性2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33±1.11)岁。参照组中同样纳入45名实习生,包括女性42名,男性3名;年龄18~23周岁,平均年龄(20.28±1.20)周岁。 两组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传统急诊科护理带教措施应用于参照组,主要是由带教老师先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制定相关学习计划以及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先指导学生针对理论知识、相关实操步骤等内容通过预习的方式进行初步了解,在护理带教正式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具体实操方式、实操经验等内容予以告知,并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最后在完成带教工作以后,将其中的优缺点予以总结。

对于干预组,在实施参照组具体措施的同时配合人性化带教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带教老师的确定:选择年资超过5年,且具有丰富急诊护理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作为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的带教老师,并在正式实施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之前,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人性化带教模式开展,使带教老师能够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充分尊重,并逐渐树立起人性化带教的概念,从而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能够更加贴近其性格特点,更加方便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临床带教学习中能够更主动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②学生实际需求调查:在学生正式接受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之前,邀请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将自我学习目标、期望掌握的能力、最担心的情况、自认为最不容易掌握的技能等内容进行填写,最终将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由带教老师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教学大纲相关内容进行结合,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③轻松工作氛围的营造:学生刚开始入科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紧张、陌生的感受,导致畏难心理的出现。此时带教老师应当利用激励的方式为学生给予鼓励,并为其安排较多的实操机会,若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则需带教老师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并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运用引导、示范、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心态逐渐调整,并对自身错误及时改正,当学生学习效果有所提升以后,利用鼓励、表扬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此环境下将使学习效率得到良好促进。通过运用该方式,可使学生在急诊科工作开展中面对高压环境能够保持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并在接受急诊科相关护理工作的学习时能够不断树立自信心,有助于未来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④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间互动:带教老师在实施带教中,需鼓励学生勇敢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思维引导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够按照思路成功找到解决方法。另外师生间还可围绕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展开互动交流,从而为带教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带教老师因此也可对其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完善。

1.3 观察指标

完成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以后,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出科考核,该考核中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以及综合评价3项。其中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的考核成绩满分为40分,综合评价的考核成绩满分为20分,3项考核指标的总成绩为100分。同时针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匿名调查,将制作完成的调查问卷表发放给两组研究对象,并根据每项设定的不同内容予以评分,内容包括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以及带教态度。每项评分满分为25分,总分为100分。另外通过填写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次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进行了解。此调查问卷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评价内容具体划分标准为:问卷满分为10分,若分值范围在0~4分之间,说明学生对该次护理带教工作不满意,若分值范围在5~7分之间,则说明学生对此次护理带教工作比较满意,若分值范围在8~10分之间,则说明学生对该次护理带教工作十分满意。总满意度=1-不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针对两组出科考核结果进行对比

各项出科考核结果对比,干预组各项结果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出科考核结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出科考核结果对比[(±s),分]

组别干预组(n=45)参照组(n=45)t值P值理论知识36.52±1.25 30.25±1.14 24.861<0.001 35.45±1.54 29.87±1.44 17.753<0.001实操技能 综合评价15.48±2.06 11.66±2.25 8.400<0.001总成绩93.15±2.98 86.84±2.54 10.810<0.001

2.2 针对两组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进行对比

各项带教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显著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带教质量评分结果对比[(±s),分]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带教质量评分结果对比[(±s),分]

组别干预组(n=45)参照组(n=45)t值P值带教内容23.21±1.54 19.50±2.05 9.706<0.001 23.16±1.27 18.84±2.21 11.369<0.001带教方法 带教效果22.25±1.02 19.03±2.11 9.216<0.001带教态度23.27±1.08 19.66±2.28 9.598<0.001

2.3 针对两组带教总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

两组带教总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以后,干预组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带教总满意度结果对比[n(%)]

3 讨论

医院急诊科属于一类综合性较强的科室,在实施急救治疗的过程中多以危重患者为主,因此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更高,若护理质量不佳,则不利于护患间关系的维护,而临床带教工作属于护理人员从学生角色向医务工作者角度变换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模式将对其学习质量带来直接影响[5]。现阶段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种类较多,且多以传统护理带教方式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显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如传统护理带教方式主要以带教老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为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因此学习氛围不够理想,进而导致出科成绩较低,同时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传统护理带教措施往往对学生的个人需求缺少有效的关注,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带教老师的指导,而个人需求却无法满足,特别是在急诊科快节奏工作氛围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学生一时间很难适应,常常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以及不良心态,造成学习效率不高、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发现运用人性化带教模式能够将此问题很好的改善[6]。

该方式对比于传统护理带教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化的发展,通过实施带教工作,使学生能够逐渐在团队培养出良好的归属感以及巨大的凝聚力,在此模式下,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人际关系、带教老师的教学模式、工作环境、师生间关系等方面做出调整,使之更具人性化的特点[7]。首先带教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填写的方式对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行初步了解,并为其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而促进带教质量的提升[8]。同时在实施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通过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工作氛围,可使其感受到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更加顺利地融入到集体之中,减轻心理压力[9]。另外,该带教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也能够对其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了解,再加上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使带教老师将教学模式不断优化,不但能够促进带教老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10]。由此可见,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实际应用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临床带教工作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不断提升临床实操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完善综合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对带教满意度的提升。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以及综合评价明显较干预组更低(P<0.05),说明通过运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可以使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实操技能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对于急诊科的工作可以尽早适应,因此其综合评价同样能够得到良好提升。参照组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以及带教态度均低于干预组,此项指标研究结果与其他专家学者所得结论一致,说明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作用下,带教老师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丰富,且教学方式能够更加灵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因此带教效果也由此发生明显改变。参照组总满意度显著低于干预组,且与既往临床实践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人性化带教模式更加符合护理实习生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带教模式,能够进一步促进急诊科护理带教工作的实施,效果显著,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出科成绩的提升,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促进护理带教工作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更加满意,同时也能够对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实操急诊科人性化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