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带教中目标管理法的应用及实施效果分析

2021-09-18罗兴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带教危重症产科

罗兴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二,湖南长沙 410012

产科在临床中所接诊患者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因此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护理人员的临床处置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均需具备较强专业性,才能够胜任流程复杂、工作强度大的临床产科护理工作[1]。因此,在对产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需采取更具系统化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提高实习护生护理专业能力,从而为临床产科培养更为优质的专业性人才。目标管理法带教方式是以激发实习护生主观学习意识及学习积极性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增进实习护生学习热情[2]。采用目标管理法对产科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通过明确实习护生学习目标、引导其临床护理服务思维、转变教学主体地位等方式,能够显著促进实习护生在教学过程中职能责任感养成,提高实习护生自身专业能力,可见良好带教教学效果[3],该文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90名于产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产科护理带教中目标管理法的应用及实施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该院90名实习于产科的护生为该次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45名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21.07±1.93)岁,文化程度:32名为大专学历,13名为本科。研究组45名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0.87±1.63)岁,文化程度:34名为大专,11名为本科;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本组实习护生在带教中采用传统带教方式,以临床带教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教学完成后,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护生进入临床科室接受临床实践教学,带教老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注意指导实习护生护理操作,管理其操作规范性。

研究组采用目标管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详细方法如下。

①教师培训:为使目标管理教学法能够有效开展,于教学开始前,对科室带教教师实施教学培训,着重宣讲目标管理法在临床教学中实施方法、开展意义及应用目的,提高带教教师对目标管理法的理解、认知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针对教学形式、开展方法、课程规划等进行细致讲解,深化目标管理教学法实施意义,以此使带教教师能够对目标管理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有效使用,促进其有效开展,增进目标管理法在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受培训带教教师实施专业考核,通过后方可入临床进行产科护理带教,保障临床带教教学质量。

②明确教学目标:实习护生进入科室后,由带教教师组织实习护生以考核形式测试实习护生临床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专业能力,考核内容以实习护生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为重点,依据临床产科护理工作开展特点,从专业角度出发,分化临床带教课程知识难点,测试实习护生在校学习情况及临床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此明确教学方向及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进行细致划分、规划,并综合实习护生实际情况,细致拟定教学计划,选定带教方法,并对理论知识、临床操作等方面拟定教学目标。

③教学方案讲解:教学方案拟定后,带教教师可将教学方案分发至实习护生手中,并对方案内容开展细致说明及分析,使实习护生对教学目标及方案内容有充分了解,明确自身所要学习内容及临床实践所要接触患者类型、护理工作开展方向,以此提高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认知水平,促进实习护生掌握自身学习目的、课程开展方式等内容,带教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严格遵守方案上内容进行临床护理带教,以此在开展带教教学时,实习生可以有效配合,有效引导实习护生学习专注度及自主学习意识。

④专业技能培养:产科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如护理不当极易对产妇及新生儿分娩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分娩产妇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因此,临床产科对护理人员职能作用具有极高的要求。科室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实习护生操作技巧、护理专业性,临床专业思维等方面,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引导实习护生从职能角度出发,冷静判定护理过程中所遇问题及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培养实习护生临床应变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累计临床产科护理经验的同时,提高实习护生自身专业性。针对性指导实习护生会阴冲洗、产后子宫恢复、乳房按摩、恶露排出等操作,以及新生儿喂养、护理等内容,使实习护生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年龄段产妇产后护理工作开展注意事项,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技巧,保障实习护生临床操作专业性。

⑤危重症急救:临床产科接诊产妇存在较大差异性,部分产妇因自身机体健康原因,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发生危重症或分娩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带教教师可以选定具有代表性临床真实案例,向实习护生例举案例产妇基础信息,由实习护生分析并讲解危重症或并发症发生原因,教师可在此过程中,有效了解到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观察实习护生有无发现问题的能力。随后可组织实习护生就案例产妇拟定护理方案或计划,以小组形式讲解方案拟定目标及护理后预期效果,教师可掌握实习护生对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应用,明确实习护生学习情况及临床护理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应变能力。讲解结束后,为使实习护生能够对危重症产妇实施有效护理,保障产妇生存概率,带教教师可就危重症疾病特征、急救处置、急救仪器使用等开展细致讲解和系统性分析,详细说明各类药品使用方式,并在临床实践中,为实习护生找寻实践机会,使实习护生能够对危重症产生正确认知,明确分娩危重症及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的危害性,提高实习护生对危重症疾病分辨能力,促进实习护生累计临床护理操作经验。

⑥职能认知教育: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目的是以保障诊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为重点,通过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临床诊疗救治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实施意义。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是接触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初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及作用尚未做到全面了解,作为尚未对自身工作、职能作用等方面产生全面认知的临床护理人员,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着重培养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此完善实习护生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带教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方式,深入讲解产科护理实施意义,组织纪律、职业道德、服务内容等内容,同时也可为实习护生例举护理科室实际案例及相关新闻资讯等,以此提高科室实习护生职业认知,建立实习生护理服务意识,使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能够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全面、专业的认识,增进实习护生职业素养,以此为临床输送更具高质量的专业性护理人才。

⑦定期考核:带教实施后,依据带教课程进展,定期开展理论、操作考核,评测实习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后对此阶段实习生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此前教学中所存弊端和不足,在后续教学中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1.3 观察指标

带教实施后,对两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操作、综合处置等方面开展考核,各项分值设定100分,60分为及格,考核后汇总各项得分,分析组间带教实施效果。

对带教后两组实习护生专业水平开展测试评估,测试项分别为护理技巧、服务态度、产后指导、理论知识运用、危重症急救、职业认知等,满分50分,所得分值越高,实习生专业水平越良好。

制定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卷面总分20分,得分≥15分为非常满意;得分<15分,≥8分为满意,得分<8分以下为不满意,以不记名方式发放于实习护生手中,由实习生填写后,统计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项人数,观察实习生对组间教学方法接受程度。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产科护理带教中目标管理法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数据分析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护生带教实施效果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接受临床带教后,各项考核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实习护生,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效果比较[(±s),分]

组别 理论考核得分常规组(n=45)研究组(n=45)t值P值64.22±3.82 87.57±2.61 33.856<0.001临床操作考核得分 综合处置得分60.29±2.68 88.52±3.06 46.555<0.001 65.79±4.34 90.12±3.83 28.196<0.001

2.2 两组实习护生专业水平比较

带教后,两组实习护生经测试评估,研究组各项评估分值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后专业水平比较[(±s),分]

表2 两组产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后专业水平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45)研究组(n=45)t值P值护理技巧26.19±3.44 38.78±2.25 20.546<0.001服务态度 产后指导 理论知识运用24.56±2.81 35.71±3.44 16.839<0.001 21.32±4.15 37.88±3.20 21.198<0.001 23.75±2.39 40.27±3.54 25.945<0.001危重症急救 职业认知25.24±3.46 42.32±2.89 25.415<0.001 22.58±2.13 39.27±3.71 26.171<0.001

2.3 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比较

经统计,研究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实习护生,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科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护理带教是对专业院校毕业生所实施的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实习护生充分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重要过程[4]。护理带教的开展,能够为临床护理科室提供更具专业性的护理人员,在带教过程中实习护生通过对科室患者进行接触,实施理论实践,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5]。产科是临床中护理质量及工作开展难度均较高的科室,科室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良好的操作专业性,因此在带教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对科室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教学,对实习护生实习情况及教学效果均存在较大影响[6]。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产科护理带教,教学开展以带教大纲为依据,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分别以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为主要方式,课堂上讲解说明临床护理理论知识,理论教学后指导实习护生开展护理实践,以此促进其在实习过程中掌握临床护理技能[7]。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实习护生对带教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无法发挥主导作用,由此导致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影响临床带教质量[8]。目标管理方法是以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侧重理论结合实践,通过有效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受教育者自主学习意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9]。采用目标管理方法对产科护理实习护生进行带教,在教学前,对带教教师实施培训、考核,充分了解实习护生护理专业性,拟定教学目标等,能够使带教课程的开展更具针对性,明确带教教学实施方向,使课程教学具有良好指向性和专业性;教学中培养实习护生专业技能、危重症急救等方式,能够使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水平、工作能力及护理实施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其理解、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实习护生应变能力[10];于教学后定期开展考核,可以有效了解实习护生近端学习情况及教学效果,细化带教细节,从而提高产科护理带教质量。

该次研究证实,目标管理方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具有显著教学优势性,教学效果显著。研究组实习护生经临床带教后,教学效果各项考核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实习护生,且护理技巧、服务态度、产后指导、理论知识运用、危重症急救、职业认知等评估分值两组对比,以研究组实习护生得分较高,教学满意度良好,对比常规组实习护生,研究组带教方式实施效果更具优势(P<0.05)。

综上所述,对产科实习护生采用目标管理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能够有效提高产科护理带教质量,增强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操作能力,促进实习护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教学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带教危重症产科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