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4期
关键词:汉密尔顿射血左室

张 聪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老年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常见内科疾病,需要及时干预,给予有效救治以及护理。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3]。虽然这种疾病不能完全治愈,但它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改善症状并延缓疾病的进展。一些患者可以通过使用二级预防药物来逆转心力衰竭的风险。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金三角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CEI/ARB。近年来,新推出的诺欣妥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相对显着的作用。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比较两组满意度、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分组,每组30例。舒适护理模式组中,男女比例为20∶10,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6.13±0.44)岁;发病的时间最短是5个月,最长是12年,平均病程(5.56±0.41)年。标准住院护理组中,男女比例为20∶10,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6.76±0.54)岁;发病的时间最短是5个月,最长是11.70年,平均病程(5.52±0.47)年。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 给予标准住院护理组患者标准护理。给予舒适护理模式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增加患者治愈信心和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护理:治疗后,应鼓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适当饮水,少吃多餐,食物要清淡且易消化,并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更多地鼓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消除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对药物和其他治疗的内心恐惧,并提醒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增加运动量,以配合治疗和护理。④环境护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治疗后,应尽可能集中护理,确保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缺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及时给予氧气治疗。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环境,可以放置绿色植物,这样不仅可以转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缓解不良情绪。⑤运动护理:当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稳定时,鼓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适度参加活动。运动时间和强度应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基础,禁止剧烈运动。⑥保暖护理:当气候变冷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诱因。一些心力衰竭患者不适合重体力活动,需要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性生活需要遵循医师的建议。⑦注意预防皮肤感染:心力衰竭患者多首先表现为下肢水肿,因此,应注意皮肤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分别用t、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舒适护理模式组的满意度是100.00%(30/30),标准住院护理组则是70.00%(21/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舒适护理模式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标准住院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2.3 两组患者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比较 舒适护理模式组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少于标准住院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比较(d,±s)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舒适护理模式组出现1例(3.33%)并发症患者,标准住院护理组出现8例(26.67%)并发症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标准住院护理组,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不足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以应对身体自身的需要。此类患者需要及时干预,给予有效救治以及护理。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和社会结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对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前的护理工作仅限于患者给予药物和注射,而现在更加重视人文关怀。舒适的护理干预的目的是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患者的需求,并尽量满足。

老年心力衰竭具有起病急,并发症多等的特点。目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质量不断受到重视[4-5]。因此,基于传统的临床治疗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措施。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方案和护理干预,可促使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得到较好的改善,在舒适护理干预下,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6-10]。从整体上看,老年心力衰竭的护理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各种易感因素,如控制感染,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使用抑制心肌的药物,并适当限制钠的摄入量,坚持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改善冠状动脉血供,纠正贫血,预防和减轻水肿。心力衰竭患者还应注意饮食中的钾摄入量。

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给予标准住院护理组患者标准护理,给予舒适护理模式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舒适护理模式组的满意度是100.00%,标准住院护理组则是70.00%,P<0.05。从结果可见,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心力衰竭进行了心理方面、疾病和行为的全面身心护理,能更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舒适护理模式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标准住院护理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在舒适护理模式中,医务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并与其进行充分沟通,对其生活进行指导和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改善病情。舒适护理模式组纠正心力衰竭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少于标准住院护理组,P<0.05。主要是因为舒适护理模式可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患者的治愈信心和治疗配合度,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缩短了住院的时间。

舒适护理模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标准住院护理组,P<0.05。舒适护理模式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做好解释和告知工作,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做好护士的心理管理工作,以最大程度减轻其职业倦怠和疲劳的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其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预后,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患者也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汉密尔顿射血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为称呼上诉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与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关系的分析
梦境追踪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