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进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9-18尹燕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4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道疾病

韩 茹 尹燕妮

(1 大连市友谊医院影像科,辽宁 大连 116001;2 大连市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001)

胃肠道功能障碍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胃肠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肠道损害,主要的治疗原则为保护胃肠道,对胃肠结构进行调节[1]。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主要作用机制为胃肠道受到损害,其营养、吸收、排泄、分泌、防御等机制被破坏,胃肠道功能严重不全,甚至有的患者会发生败血症等并发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甚至对其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等也有一定的影响[2]。因此,在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3]。护理人员通过细致的护理,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来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引进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影响意义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0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7.00±1.50)岁,胃肠功能GID评级: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20例。试验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6.00±1.70)岁;胃肠功能GID评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2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常规接受医院情况,要求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尤其是摄入高纤维及高蛋白食物,进行胃肠道护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室内清洁等。试验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提出健康教育护理。①在科室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护士长为组长,选取3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为成员,小组内部成员先进行学习,可采取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内部成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胃肠道知识和预防方式,并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之后对入院患者进行评估,并分析和评价胃肠道疾病发生及发展趋势并与家庭成员原因;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长时间交谈,一定要注意谈话技巧,在了解患者痛苦的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并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和生活上的建议;在患者的生活习惯中找出患者的疾病原因,告知患者改正,同时号召家属,让家属进行监督,询问是否患有慢性胃病,告知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告知患者冷饮、辛辣、富含脂肪等食物使导致该疾病的原因,也是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和患者以及家属达成共识,确保患者要健康饮食;此外,合理的休息也是避免发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工作避免过于繁重。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并做记录。

1.3 观察指标 采用Reintam编制心理质量评定核心量表(HRQOL)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分为5个维度,即情感心理调查(4个调查项目)、社会心理调查(4个调查项目)、学习心理调查(4个调查项目)及20个调查项目。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满意32例,尚可6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满意28例,尚可8例,不满意3例。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3 讨 论

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合理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效果。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当然,合理有效的治疗也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方法[4-5]。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与家属的配合度紧密相关[6-7]。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在住院期间作息合理,饮食规律并且健康,患者恢复快,临床症状消失。但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在出院后,作息不合理,不健康饮食导致患者疾病复发,且病情逐渐加重[8-9]。健康教育护理,与传统的护理方式相比,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让患者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让患者在出院后积极采取合理健康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习惯,防止疾病复发。本研究遵循预定标准程序对患者进行有序护理,针对疾病知识层层讲解,告知患者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提高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10-11]。在住院期间患者应激、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是影响胃肠道功能障碍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易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并刺激肠蠕动并增强患者黏膜和腺体分泌,导致肠保护性黏膜屏障和胃蛋白酶减弱[12-13]。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庭护理需求进行综合评价,制订结合连续性护理方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利于提升治疗效果[14-15]。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合理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并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在出院后自律生活,同时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技巧,患者询问和沟通,以消除患者焦虑。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依从性行为,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道疾病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