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分析

2021-09-18马志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5期
关键词:腺病毒轮状病毒病原

马志强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

0 引言

此次研究选取本中心的90 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结果,并给出相关预防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本中心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90 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患儿中包括50 例男患儿和40 例女患儿,患儿年龄为2 月-2 岁,平均(1.5±0.4)岁。全部患儿在入院之后出现了程度各不相同的大便频次增多、食欲不振、腹泻等临床表现。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分析

主治医生需要向婴幼儿家属对患儿的基本信息加以询问,主要包含婴幼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平日生活饮食、所处生活环境、具体发病时间以及就诊之前可否进行过粪便常规检查等相关信息内容,并结合婴幼儿所表现出的病症根据季节特点作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2.2 微生物检验

(1)病原微生物的分型。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使用一次性吸管对婴幼儿的腹泻粪便加以采集,采集量为3ml,且应在2h 内完成送检,针对标本的形状、病原微生物类型以及微生物的基本构成比等相关信息加以详实记录[1]。(2)病原菌培养和分离。针对一些标本采用细菌培养筛查的方法,针对完成处理的标本,应直接接种在相应培养基上。一般情况下,选择使用沙保弱氯霉素、碱性蛋白冻水培养液和SS 琼脂实施病原菌的培养[2]。另外,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施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完成标本采集之后的1h 中,应用Vitek-32 和API 鉴定试剂针对菌种实施鉴定,同时针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等实施血清诊断,更为深入地对菌种的所属类别加以证实。(3)病毒学检验。对于轮状病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实施检验,同时将试剂说明书当作操作的根据以及相关结果的具体判断标准[3]。另外,针对病毒核酸实施检验的过程中,医学临床中通常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实施相应检测,并结合试剂说明书完成操作,针对聚合酶链式反应呈现阳性的应送到医院测序中心实施测序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病原菌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病原菌临床检验结果

2.2 急性腹泻患儿病原菌分布结果分析

90 例发生急性腹泻婴幼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主要包含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腺病毒、志贺菌属和其它。在这其中,轮状病毒所占据的比例最大,是41.11%,腺病毒次之,是18.89%,同其他病毒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急性腹泻婴幼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3 讨论

在临床中,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其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肠蠕动较快和肠黏膜分泌比较旺盛,造成患者排便次数较平日显著变多[4]。对于急性腹泻而言,其具备病情变化较快和发病较急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在临床中通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表现,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婴幼儿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由于尚未得到完全发育,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急性腹泻问题的发生率。患儿由于受到发病的影响,大便频次明显变多,食欲也会较平日更差,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5]。通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导致婴幼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众多,例如,病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都会导致急性腹泻的发生,然而婴幼儿由于年龄相对偏小,在表达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相应增加了临床诊断治疗中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率,造成婴幼儿极为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增加了婴幼儿病死情况的发生率。所以,临床检查中应做好婴幼儿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病原菌,寻找出婴幼儿发生腹泻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给出具体的预防举措,可以有效减小急性腹泻的实际发生率,对于婴幼儿正常发育的保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婴幼儿在入院之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对婴幼儿的新鲜大便加以采集,利用针对婴幼儿粪便的检验,能够对婴幼儿发生感染的情况有更为充分的了解,给后续的诊断提供相应参考依据[6]。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90 例发生急性腹泻婴幼儿的临床病原微生物检验,其中存在52 例婴幼儿呈现阳性,所占据的比例大小是57.78%;根据年龄段对婴幼儿进行分组,将其分成0 月-5 月、6 月-1 岁以及超过1 岁几个不同组别。在这其中,6 月-1 岁婴幼儿具有最高的检出率,所占据的比例大小是81.48%,0 月-5 月和超过1 岁婴幼儿的阳性检出率各为50.00%和46.1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究其原因是0 月-5 月婴幼儿机体内具有很多分泌性抗体IgA,其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降低了婴幼儿发生急性腹泻的概率。伴随婴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机体中IgA 的实际含量也会呈现出下降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婴幼儿发生病原菌感染的概率,相应的急性腹泻的发生率也会与之增加。在婴幼儿年龄超过1 岁,他们肠道功能的发育也会变得日渐成熟,这样婴幼儿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也会有所加强,从而阳性率也会与之降低。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实际分布情况作出分析,主要包含轮状病毒、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腺病毒与其他,在这其中,轮状病毒占据最大比例,是41.11%,腺病毒次之,是18.89%。若是婴幼儿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便会在胞浆中进行繁殖,对其葡萄糖和水分的吸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腹泻情况的产生,结合婴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治疗方案,能够获取较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为婴幼儿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要想确保他们能够正常成长,应采用有关的预防举措,详细内容如下:(1)强化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婴幼儿实际需要的营养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婴幼儿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7]。(2)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因为急性腹泻具有传播性特点,所以,应做好消毒和隔离等相关工作,避免疾病发生传播的风险。(3)做好婴幼儿的饮食卫生管理工作。针对婴幼儿的饮用水和进食等需求,应保证相关消毒和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定期执行消毒处理。(4)确保抗生素的科学使用。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对相关抗生素加以科学应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实际治疗效果,对于减小腹泻的实际发生率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8]。

总而言之,针对急性腹泻婴幼儿实施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对有关预防举措的提出可以起到一定助力作用,在减小婴幼儿腹泻发生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腺病毒轮状病毒病原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1例后备蛋鸡禽Ⅰ群腺病毒病治疗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可溶性B7-H3与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