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职业耗竭、负性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2021-09-18易湘林易亭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5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负性医务人员

易湘林,易亭伍

(1 乐山市人民医院工会办公室,四川 乐山;2 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四川 乐山)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批医务人员投身于抗击疫情的战场中,繁重的临床工作,对未知的不确定,使医务工作者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慢性心理压力的工作状态下,医务人员可能更容易发生职业耗竭[1,2]。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遭遇逆境或生活重大压力情况下的良好适应能力[3]。心理弹性较强的人,能更好地面对困境并及时做出调整[4]。本文即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弹性与职业耗竭、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软件向四川地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的7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发放问卷。本研究总共发放问卷733 分,收回有效问卷733 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2 研究方法

为尽量减少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完成调查问卷所花费的时间,本研究尽量选取耗时较少、操作简单、适合中国医护人员的问卷。

1.2.1 职业耗竭蓄电池

职业耗竭蓄电池是一种对职业耗竭进行快速筛查的图形模拟评分量表。见图1。该量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窈窕研究团队开发,被证明适合对中国医务人员的职业耗竭发生进行快速筛查,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5]。职业耗竭电池得分≥3 分,提示存在职业耗竭。

图1 职业耗竭电池电池有6 格能量条,意味着充满能量,没有能量条的电池意味着耗尽了工作精力。

1.2.2 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21(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21)

该量表为完整版DASS 量表的简化版,已有研究发现该简化版适用于中国医务人员,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6]。该量表为4 点式likert 量表,总共21 个条目,包含抑郁、焦虑、压力3 个维度,每个维度各占7 个条目,每个维度得分≥7 分提示受试者存在相应的情绪障碍。

1.2.3 10 条目心理弹性量表(10 item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

该量表为原本CD-RISC 量表的简化版,研究发现在中国医务人员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7]。该量表为5点式likert 量表,总共10 个条目,包含适应性(6 个条目)和韧性(4 个条目)2 个维度,总分范围为0-40 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者的心理弹性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 进行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s 回归分析法。运用Amos21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心理弹性与职业耗竭、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733 名调查对象中,男性为121 人,女性为612 人。医师209 名,护士524 名。30 岁及以下为381 人,31-40 岁为227 人,41-50 岁为65 人,51 岁以上为60 人。大专及以下学历为253 人,本科学历为407 人,硕士学历为63 人,博士学历为10 人。初级职称为425 人,中级职称为220 人,副高级职称为53 人,高级职称为35 人。

2.2 医务人员职业耗竭电池、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得分情况

244 名受试医务人员存在职业耗竭。349 名受试者检出过度压力状态。235 名受试医务人员存在焦虑问题。232 名医务人员存在抑郁问题。医生在职业耗竭、压力状况、焦虑及抑郁的发生均高于护士(P<0.05)。见表1。

表1 医生及护士分别职业耗竭电池、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得分情况[n(%)]

2.3 医务人员心理弹性调查情况

所有受试者心理弹性得分为(29.10±6.95)分,适应性维度得分为(17.77±4.14)分,韧性维度得分 为(11.33±3.07)分。其 中,医生心 理弹性得分为(28.55±6.87)分,适应性维度得分为(17.45±4.01)分,韧性维度得分为(11.10±3.09)分。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29.32±6.97 分),适应性维度得分为(17.90±4.19 分),韧性维度得分为(11.42±3.06)分。医生与护士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2.4 医务人员职业耗竭、负性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将医务人员心理弹性的总分以及韧性和适应性维度得分与负性情绪及职业耗竭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心理弹性总分,以及适应性维度、韧性维度得分与医务人员负性情绪及职业耗竭发生呈负相关(P<0.05)。职业耗竭的发生与负性情绪(压力、焦虑、抑郁)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及职业耗竭相关性分析

2.5 医务人员职业耗竭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将医务人员职业耗竭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将受试者一般情况、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压力、焦虑及抑郁发生情况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大压力,以及心理弹性得分是影响职业耗竭发生的因素。存在过大心理压力的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职业耗竭(OR=3.335,95% CI:2.149-5.158),心理弹性得分越高的医务人员越不容易发生职业耗竭(OR=0.839,95%CI:0.746-0.925)。见表3。

表3 医务人员职业耗竭发生影响因素的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

2.6 心理弹性在心理压力与职业耗竭之间的中介效应

为了进一步分析心理弹性是否为心理压力与职业耗竭之间的中介效应,我们通过AMOS 17.0 软件进行验证性分析,模型拟合度好(NFI=0.985)。心理压力对心理弹性的路径系数显著 (P<0.05),心理弹性对职业耗竭的路径系数显著 (P<0.05),心理压力对职业耗竭的路径系数显著(P<0.05) 。心理压力对职业耗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直接效应值为0.32。心理弹性对职业耗竭具有直接的负向影响,直接效应值为-0.20。心理弹性可以降低心理压力对职业耗竭的正向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3×0.20=0.066,总效应值为0.38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1%,表明心理弹性在心理压力与职业耗竭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2.7 心理疏导及培训对职业耗竭及负性情绪发生率的作用

对参与本调查研究的138 名受试者开展相关培训,并联合心身医学科对受试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3 个月后对138 名受试者再次进行职业耗竭及负性情绪的调查,见表4。进一步对心理弹性得分高分组(得分≥20 分)及低分组(得分<20 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得分高分组受试者经过心理疏导及培训后,更多受试者的职业耗竭及负性情绪发生率得到改善,见表5。

表4 心理疏导及培训对职业耗竭及负性情绪发生率的作用[n(%)]

表5 不同心理弹性组经过心理疏导及培训后职业耗竭及负性情绪的发生率[n(%)]

3 讨论

3.1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负性情绪发生率与危害

研究发现,疫情期间超过40%的医务人员受到压力的影响,长期处于慢性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8]。超过30%的医务人员存在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发生率高于非疫情期间类似研究[9]。长期处于慢性心理应激状态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会明显降低,增加医务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10]。

3.2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职业耗竭与负性情绪相互促进

本研究显示,33.3%医务人员出现职业耗竭。存在过大心理压力的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职业耗竭,处于职业耗竭的状态中进行工作可能反过来进一步加重焦虑程度[11]。研究也证明,及时给予医务人员心理干预及培训,可以缓解职业耗竭和不良情绪的发生。

3.3 心理弹性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耗竭与负性情绪的保护性因素

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得分与负性情绪、职业耗竭的发生存在负相关。logistics 回归分析证实心理弹性得分越高的医务人员越不容易发生职业耗竭。心理弹性得分较高的受试者在接受心理干预和培训后更容易从职业耗竭和不良情绪中恢复。以上结果与McKinley 等[12]的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分析发现,心理弹性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对职业耗竭发生的促进作用。心理弹性较强的医务人员将能更好地应对和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压力,而心理弹性较差的医务人员可能更容易因压力导致职业耗竭。心理弹性可以通过后期训练来增强,因此,疫情期间,为了增强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有必要加强医务人员,尤其是奋斗在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心理弹性的培训。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负性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通过图片看内心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