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与汤剂联合用于脾胃湿热型胃痞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09-18高新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4期
关键词:湿热型汤剂证型

高新建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 焦作454001)

胃痞是一种以胸腹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也是脾胃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它是中医病名,而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可归于“胃痞”范畴。中医学认为,脾胃乃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而肝胆协助其升发。胃痞的病位在胃,而其发病病机涉及脾、胃、肝。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1~2]。本研究选取186例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刺与汤剂联合用于脾胃湿热型胃痞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6例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胃痞;无心、肝、肾疾病;无饮服中药和针刺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肿瘤等疾病;其他中医证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近6个月内有腹部外科手术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汤剂组、针刺组及联合组,各62例。汤剂组女28例,男34例;年龄23~78岁,平均(47.65±7.19)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9.53±1.33)个月。针刺组女30例,男32例;年龄26~75岁,平均(49.60±9.23)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8.77±2.08)个月。联合组女26例,男36例;年龄21~76岁,平均(47.17±9.50)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1.74±2.78)个月。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汤剂组单纯内服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连3 g,炒吴茱萸1 g,蒲公英30 g,佛手片10 g,苏梗10 g,白芷10 g,炒白芍15 g,广木香10 g,白茯苓15 g,炒白术10 g,焦山楂15 g,炒麦芽15 g,焦神曲15 g。随症加减:口干、舌燥、烦热甚者加麦冬、知母、玄参;气虚乏力甚者加黄芪、淮山;手脚冰凉者加附子、肉桂;失眠者加牡蛎、龙骨、夜交藤。以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续治疗4周。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局部消毒,用0.30 mm×40 mm毫针,行针采用捻转补泻法,得气后留针0.5 h,每隔10 min行针1次,1次/d,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联合组采用针刺与汤剂联合治疗,汤剂、针刺治疗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中主症包括上腹胀满、胃部烧灼、嗳气纳呆、小便不利等,次症包括胃痛、口干口苦、乏力、大便稀溏、舌质红等。其中主症积分标准为:无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次症积分标准为:无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每项积分相加为总积分。临床疗效:患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为显效;患者相关症状有所减轻,症状积分减少≥60%为有效;上述相关症状改善不明显,症状积分减少<60%为无效[3]。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上腹胀满、胃部烧灼、嗳气纳呆、小便不利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汤剂组上腹胀满、胃部烧灼、嗳气纳呆、小便不利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上腹胀满、胃部烧灼、嗳气纳呆、小便不利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汤剂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

2.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汤剂组总有效率为85.48%,明显高于针刺组的69.35%(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汤剂组的85.48%(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胃痞是中医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认为与Hp感染、心理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相关,若日常饮食、生活作息等发生紊乱,也会引起该病。胃痞的病变部位是脾胃,脾胃湿热是其最为常见的辨证分型。中医学认为,胃痞大多病情复杂,证型多样。脾胃乃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因饮食、情志、过劳、感染外邪等多种因素导致脾胃气虚,是胃痞的发病基础[4]。胃痞的病理变化复杂,在早期主要因中焦气机壅滞所致,相当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较轻,中医证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寒)、肝郁气滞,治疗原则以调畅气机为主。而随着气机壅滞日久,又可出现湿热、寒热等病理因素,此时多进入中期,中医证型主要为脾胃湿热,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兼以行气扶脾,固护中焦正气。早中期多为标实,而到后期可由实转虚,虚实夹杂,中医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治疗原则以行气活血、益气养阴为主,多数患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5~6]。

本研究选取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中药组方中黄连性味苦寒,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为治疗湿热痞满的要药;蒲公英清热解毒,白芷散风除湿,炒吴茱萸理气燥湿、温中止痛、降逆止呕,佛手片舒肝健脾、和胃理气,苏梗理气宽中、止痛,炒白芍平肝止痛,广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白茯苓健脾和胃,炒白术健脾益气,焦山楂行气散瘀、消积开胃,炒麦芽开胃健脾,焦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全方具有燥湿清热、行气化湿、健脾益胃等功效。湿热得化,脾胃调和,清升浊降,中焦气机舒畅,症状自除。

针刺也是中医治疗胃痞的常用方法。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可调节胃机能,改善胃肠运动障碍,刺激唾液淀粉酶分泌,以及减轻胃黏膜损伤[7]。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善治胃腑病证,具有通腑利湿、健脾和胃、调和气血、消积行滞等功效,素来为医家治疗脾胃病的首选穴。中脘为任脉腧穴、胃经募穴,具有疏利胃脘气机、和胃降逆等功效,与足三里相配可补中益气、化瘀除湿、扶正固本。脾俞与胃俞为脾、胃之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散胃腑之热、益气健脾等功效。研究表明,针刺慢性胃炎患者的背俞穴可有效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慢性胃炎症状[8]。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具有清热利湿、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等功效。三阴交为肝、脾、肾3条阴经交汇之处,具有健脾益胃、补肝益肾等功效。

本研究采用针刺、中药内服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汤剂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针刺组,而联合组又明显低于汤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总有效率为85.48%,高于针刺组的69.35%,而联合组又高于汤剂组。可见针刺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的临床效果不及中药汤剂治疗,而与单纯中药汤剂治疗相比,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综上所述,采用针刺与汤剂联合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或汤剂治疗。

猜你喜欢

湿热型汤剂证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服用汤剂有讲究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