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脑炎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18徐梦露彭叶捷王德任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关怀

徐梦露 彭叶捷 王德任

脑炎系指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以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病毒性脑炎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1],致使患者患病体验极其痛苦,常伴发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2],不利于生理健康的恢复,亦造成其回归社会和家庭的再适应困难[3]。创伤后成长(PTG)系指个体遭遇创伤性应激事件或巨大生活挑战时所体验到的正性心理、认知和情感变化[4],是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风险的重要保护因素[5]。创伤后成长的理论模型认为,加快个体的创伤后成长,可以极大地减轻个体所需心理资源的消耗,同时创伤后成长作为一种正性心理引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6]。目前国内外鲜有涉及脑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相关研究的报道,鉴于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此类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现状,并为其出院前制定科学的创伤后心理指导措施提供借鉴。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7]中病毒性脑炎相关诊断标准:(1)病毒感染症状。(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3)腰椎穿刺脑脊液淋巴细胞计数轻度增加,蛋白定量轻度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于正常值范围。同时年龄≥16岁,语言沟通无障碍,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病以及依从性极差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为保证调查研究的质量,调查员选择有临床经验且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师。调查开始前,由调查员统一调查标准,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调查过程中,严格控制调查偏倚,由患者独立填写调查问卷;数据录入由两位神经内科研究生完成,交叉核对无误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共四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本课题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情况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2)PTGI量表:由Tedeschi和Calhoun[8]于1996年编制,本研究采用的是经汪际等[9]翻译和校正的PTGI量表中文版,中文版 的信度分 析Cronbach'α系数为0.876[9]。该量表包括人际关系(7项)、新的可能性(5项)、个人力量(4项)、人生感悟(3项)和精神改变(2项)共5个维度计21项条目,每项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分为0~5,总评分为0~105,评分越高代表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总评分<60为低水平创伤后成长,≥60为中高 水 平 创 伤 后 成 长[10]。(3)APGAR问 卷:由Smilkstein[11]于1984年 编 制,其重 测 信 度 的 相 关系数 为0.80[12],吕繁 等[13]于1999年将该 问 卷 引 入国内,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符合标准。该问卷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和亲密度共5个维度计5项条目,每项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分为0~2,总评分为0~10,评分越高代表家庭关怀度越佳。(4)CD-RISC量表:由张建新和余肖楠于2007年编制,其Cronbach'α系数为0.912[14]。该量表包括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3个维度计25项条目,每项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分为0~4,总评分为0~100,评分越高、人格坚韧程度越高。

3.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呈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TGI评分与年龄、APGAR以及CD-RIS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创伤后成长相关影响因素的筛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回收有效率为95.45%。10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男性占比高(65例,61.90%),平均年龄为(48.04±13.07)岁,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专科为主(52例,49.52%),已婚人士居多(66例,62.86%),有职业者占多数(60例,57.14%)且月收入主要为5000元以下(87例,82.86%),居住于农村地区占多数(69例,65.71%),主要呈现外向型性格(76例,72.38%);多数患者于春暖季节(4-6月)入院(30例,28.57%);大多数病例无合并并发症(92例,87.62%),主要采用阿昔洛韦单药治疗(65例,61.90%),且大多数治疗效果良好(87例,82.86%),平均住院时间(11.44±5.02)d。105例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参见表1。

表1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Table 1.Demographic and disease data of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本组患者PTGI总评分为29~88,平均57.76±15.23,每项条目平均2.40±0.76;其中,人际关系维度评分最高,平均16.92±3.49,其次依次为人生感悟维度(平均12.44±3.20)、个人力量维度(平均11.91±3.50)、精神改变维度(平均8.82±3.48),新的可能性维度评分最低(平均7.67±3.49)。APGAR评分为0~10,平均4.80±2.92;CD-RISC评分为24~84,平均56.75±10.9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GI总评分与APGAR评分(r=0.389,P=0.000)和CD-RISC评分(r=0.317,P=0.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120,表2);偏相关分析显示,PTGI总评分与APGAR评分(r=0.331,P=0.001)和CD-RISC评分(r=0.286,P=0.003)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166,表3)。

表2 病毒性脑炎患者PTGI总评分与年龄、APGAR以及CD-RISC评 分 的Pearson相关 分析Table 2.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TGI score and age,APGAR score or CD-RISC score i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表3 病毒性脑炎患者PTGI总评分与年龄、APGAR以及CD-RISC评分的偏相关分析Table 3.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TGI score and age,APGAR score or CD-RISC score i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经讨论和查阅文献,对创伤后成长相关影响因素[15-20]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2月入院(P=0.036)和存在并发症(P=0.010)负向影响PTGI评分,APGAR评分较高(P=0.001)和CD-RISC评分较高(P=0.003)正向影响PTGI评分(表4,5);将上述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存在并发症(OR=0.029,95%CI:0.003~0.320;P=0.004)负向影响PTGI评分,APGAR评分较高(OR=1.260,95%CI:1.051~1.511;P=0.013)和CD-RISC评 分 较 高(OR=1.093,95%CI:1.035~1.153;P=0.001)正向影响PTGI评分(表6),表明无并发症、家庭关怀度好、人格坚韧程度高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更高。

表4 创伤后成长相关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表Table 4.Variable assignment tabl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to post-traumatic growth

表6 创伤后成长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6. Multivariate stepwis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病毒性脑炎患者PTGI总评分平均为57.76±15.23,各项条目评分平均为2.40±0.76,其中人际关系维度评分、新的可能性维度评分低于各项条目平均评分,提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现状欠佳,可能与病毒性脑炎高突发性、高病残率以及高病死率带来的猛烈生理和心理双重冲击有关[1,3,21]。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尽快采取可行措施,尤其应强化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关怀,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去抗衡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愈信心。本研究新的可能性维度评分最低,表明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创伤后成长中对未来的思考和行为转变的行动力不足,因此,强化对此类患者的行为改变暗示和引导是重点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并发症是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与并发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关。很多患者经历疾病治疗后,症状缓解,身体逐步康健,其心理状态也在不断向积极正性调整和转化,但并发症的出现,使其病程延长、预后变差,使原本脆弱的心理遭受二次创伤,无疑加重心理痛苦严重化、复杂化,严重阻碍创伤后成长进程[22]。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多鼓励其倾诉。对于仍难以有效、及时开展自我心理治愈的患者,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以增强患者的抗压和心理适应性训练,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加快其创伤后成长。

良好的家庭关怀不仅指家人可以给予患者所需的和满意的帮助,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分担患者的一些负面情绪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本研究显示,APGAR评分较高可以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表明家庭关怀度好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更高,与景颖颖等[23]的研究结论一致。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周期较长,因此,治疗期间能否获得家庭支持对于患者保持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心理状态处于较高的健康水平,才能促使患者在身体康健的同时,心理上也能获得更迅速的恢复和成长。因此,促进家庭关怀对于提高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有积极作用,应鼓励患者及其家人共同制定康复计划,注重关心和爱护方式,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应尽可能满足和支持,并多与患者讨论问题解决的途径;此外,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促进其情感宣泄,不把过多的负面情积压在心里,促进患者的主动表达,从而加快其创伤后成长。

人格坚韧程度是指面对困境时积极调整与改变并从中恢复的能力,对有效应对压力或挫折发挥重要作用[6]。本研究显示,CD-RISC评分较高可以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表明人格坚韧程度高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更高。国内王红等[24]也得出相似结论。由此可见,脑炎患者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密切相关,人格坚韧程度作为一种自我心理恢复能力,是针对负性事件所建立的“合理化”认知,并给予自身行动力量,是创伤后成长必要的准备和前提。因此,提升患者的人格坚韧程度也是加快其创伤后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鼓励患者强化自我认可,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毅力处理好每一件事,不会轻易因失败而气馁,并使患者认识到患病是一种对自我的磨练而非惩罚,从而更富有信心控制消极情绪,掌控自己的生活。

表5 创伤后成长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5.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related to post-traumatic growth

综上所述,病毒性脑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欠佳,相关医护人员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尽快采取可行措施强化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关怀。无并发症是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影响因素,应针对此类患者强化心理干预;家庭关怀度和人格坚韧程度对创伤后成长有协同促进作用,加快创伤后成长应针对家庭关怀度和人格坚韧程度采取针对性措施,促使此类患者建立更好的创伤后心理调控机制。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关怀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