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启发法”双创教学方法的实践
2021-09-18刘隽
刘 隽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000)
1 “原型启发法”的双创教学背景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
国务院〔2015〕36 号文件提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各地区、各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
在此基础上提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中国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率较低,创新创业型人才也很匮乏。近几年,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热点,许多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摸索。
过去几年,我院也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人才培养模式、“三创”文化构建和活动设置等。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缺乏,导致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如下:
(1)创新创业目标不明确。学院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但未能真正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及进行自主创业能力提出明确的培养目标与方法。
(2)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归属到了“职业规划”或“就业指导”中,未能将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相结合,课程中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实践性不强。2013 年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创新创意创业”活动课程,但没有一定的课程教学进行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不够。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两部分老师承担:一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二是一直从事学生管理的辅导员。这些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创新创业经验与能力,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紧密度不够。
2 “原型启发法”双创教学方法的实践
2.1 “原型启发法”双创教学方法内容
原型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为导向,以促进“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理念进行。该教学方法以画纸教具为载体进行双创教学。每张画纸都是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创业知识进行启发,促进学生对自身项目打磨,将创业教育课程真正做成实用课程。
2.1.1 教学道具——画纸示例如下:
团队与组织架构建设
2.1.2 创业课程教学道具的应用
“原型启发式”教具在创业课程中从创业基本知识到创业课程理论再到创业实践,对学生项目进行了一对一导师制的打磨。采用“主讲+导师”的师资团队模式,实行对团队一对一的辅导与项目跟踪。这样有助于导师对项目的全面把控,确保每个项目团队都能得到有效的打磨与完善。大画纸、便利贴等多样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讲读课程模式,将课程理论知识落于实践。
画纸是创业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结合项目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项目的思考。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有数量不等的画纸,每张画纸承载不同的内容,画纸之间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对项目内容进行思考与打磨。
课堂画纸以学生项目为主。每次课程都会对相应的画纸进行讨论与完善,学期期末会设置将所有知识点模块合并的大作业,作为该课程的学习成果。
道具应用示例(以“团队构建与组织架构建设”为例):
在梳理团队构建与组织架构建设模块时,首先我们要进行简单的业务流程梳理,从对外产品的营销开始,到对内公司的运营情况,并在业务流程的梳理基础上,将“分功—分工”的逻辑进行再定义。第一个“功”是指功能模块,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市场模块、服务模块等。在“分功”模块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分工。如市场模块具体的分工可以有营销、销售等具体工作内容。经过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经过从“分功—分工”的细化,对构建合理的团队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2 “原型启发法”的研究方法
“原型启发法”的教学方式基于以下方法不断进行尝试、累积与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画纸教具。在多年双创实践教学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方法、原型启发式法以及成果导向法等创新研究方法对学生实际教学以及双创课程进行真实改革研究。
2.2.1 教育实践法
实施跨专业、整模块、整学年学分置换的创业班。横跨多个学院,近20 个专业,从几百名学生中筛选约60 名学生,带着真实项目、真实团队组成专业的创新创业班。
2.2.2 文献研究法
在文献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开发“2+1”创业班专业化教学工具与课程体系。整个创业课程体系横跨了从创业想法到创业打磨最后到创业落地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①成立公司;②团队与组织架构建设;③股权架构设计;④客户与用户;⑤建立竞争力;⑥产品与技术;⑦营销与业务;⑧渠道与送达途径;⑨交易结构;⑩初创企业的财务;危机与重生;BP策划与融资。
2.2.3 原型启发式教育法
每个模块都会有相应的教学道具,即用画纸结合团队项目以及创业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源头进行梳理,层层递进,每个知识点模块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画纸这个教学工具将整个创业过程各模块串成一条线,用递进式、情景式的方法启发与训练学生构思项目、团队分工到运作项目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理解并经历从想法到落地的创业全过程。
2.3 “原型启发法”双创教学方法的价值
(1)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创新性开发,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双创教育真正成为实用教育。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业精神,训练学生从构思项目、团队分工到运作项目的思维模式。
(3)促进学生理解并经历创业从想法到落地的全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并培养对企业经营的思维能力和基础运营能力。
(4)以教孵创投渗透式为理念,采用创业模拟画纸为道具进行启发式教学,为建立高职创业课程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促进其他院校创业课程的导入与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