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2021-09-18王重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微信用区块

王重仁,王 群,杨 程

(1.山东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 250014;2.济南泉链海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济南 250100)

0 引言

小微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产值占我国GDP 的60%以上,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小微企业在稳定社会、活跃市场、促进创新、保障就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1]。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9 年8 月,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指出,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成果运用,加快完善小微企业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区块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现有小微企业融资模式面临一些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 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和金融结合的研究文献主要聚焦在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融合以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两个方面。

在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方面,朱兴雄等人认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供应链各参与方共同搭建一个联盟链,形成生态圈。在这个联盟链上,各方可以共享一个透明可靠的信息平台、追溯流程,智能调整剩余可用的授信额度,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按时还款和结算,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提升供应链金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刘思璐和李华民提出嵌入区块链技术,积极构建开放式、共享式征信架构,搭建“官民结合”征信平台,强化利益相关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全生命周期监控机制,完善“红黑名单”共享清单等,以优化现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3]。郭菊娥和陈辰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进行研究,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突破“信息孤岛”的传导机制,构建产业联盟来提高监管和降低风险,提出建设“区块链+”生态体系、建立信用引导机制、降低资费门槛和专项立法等保障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机制[4]。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方面,靳建国和赵燕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涉农电商融资领域,借助区块链技术提升金融机构对涉农电商模式的征信评价水平[5]。郭晓蓓和蒋亮对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其在跨境贸易和资产证券化等场景中的应用[6]。周超针对商业银行目前贷款决策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借贷链、信用链、货币链”一体的半中心化贷款新模式以及智能合约为主的完全去中心化贷款新模式[7]。杨雅婷和张又文针对银行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趋势、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8]。刘蕾认为区块链可以促进互联网价值传递,但是在法律上区块链金融仍然有很多漏洞,必须确立监管原则,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行业许可证制度[9]。

对区块链和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还较少,郭莹和郑志来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视角,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基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交易数据上链、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小型企业的资产数字化等方面,构建区块链金融的发展路径[10]。该区块链金融模式仅仅适用于供应链生态中的小微企业,然而大量的小微企业由于和供应链核心企业无交易、企业信用不足等原因,无法借助供应链金融来解决融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

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2.1 现有融资模式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1.1 缺乏有效授信数据,放款难

目前我国许多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与现有金融体系不吻合,缺乏有效授信数据。一方面表现在生存年限短,普遍缺乏可抵押资产,还不具备完备的信用评价数据。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凭证,其融资条件难以达到现有金融体系的要求,小微企业成了金融歧视的主要群体[10],金融机构潜在系统风险上升,不愿意放款给小微企业,从而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1.2 银行间缺乏数据共享

出现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银行间缺乏数据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架构有待提升,许多银行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脉络不清晰,各银行数据共享度低,各个数据系统之间转换性较差,系统维护难度加大[11]。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间没有确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标准,而且也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金融机构对共享数据的热情不高,也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银行间的数据共享也涉及银行间的竞争,未能考虑银行规模与实力问题,容易奉行完全公平的数据共享而造成非公平性的开放后果,加快中小银行丧失竞争力速度[12]。

2.1.3 缺乏贷中监控

贷中监控是指企业获得贷款后,金融机构对企业使用贷款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贷中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贷款能够被企业合理的使用,防止贷款企业不按合同规定使用贷款或者其他严重影响还贷能力的情况发生[13]。但在许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贷中监控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对贷款风险的评估工作只开展在贷前节点,缺乏贷中环节的风险跟踪和评估,缺乏对贷款的动态监控,以及检测企业的经营状况,掌握贷款企业在资产、负债、盈亏等方面的动向[14]。即使进行传统的贷中监控,金融机构也很难对信息交叉进行多维验证,很难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也可能会出现虚假融资的问题。

2.2 区块链技术介绍

2.2.1 区块链的定义

区块链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不依赖第三方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没有任何中介机构介入的情况下,双方可以进行公开透明的交易,能够降低成本,解决信任传递问题。

2.2.2 区块链的特征

第一,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中不存在拥有特殊权限的中心化服务器或中心化机构,区块链中的节点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系统中的数据由所有的节点共同维护。

第二,信息不可篡改。由于在区块链系统中,每一个节点区块链的信息是永久保存的,如果发生篡改,系统会把相同数量最多的账本认为是真账本。在这种前提下,任何人私自篡改账本都是徒劳的,除非能够篡改整个系统里面的大部分节点,否则还是被认定为假账本。

第三,信息可追溯。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来源于区块链的特殊数据结构,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链式结构是从创世区块开始的,创世区块是整个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个区块,系统后续产生的区块都通过父区块的哈希值前后相连,可以最终追溯到创世区块,每个区块中都包含了一段时间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这种数据结构保证了信息的可追溯性。

第四,匿名性。匿名性是指区块链系统中,参与交易的双方无需向任何一方以及系统公开在真实社会中的身份信息。在区块链上,对总资产、转账记录等隐私信息进行匿名加密,以不需要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产生信任。

2.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融资模式

区块链金融具有去中心化、加密化、分布式记账、传递信任等功能特征,实现了金融交易数据信息共享、提高了数据价值传输效率、增强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实现了交易征信的科学化。本文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将区块链应用创新重点放在场景化方向,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信用链+资金链”的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本融资模式参与主体包括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和商户。其中商户是指为小微企业提供消费场景的商家。融资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本模式通过统一的区块链平台实现信用数据的共享和资金的监管。区块链平台采用联盟链的形式,区块链中的公有链是完全开放式的,链中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公有链在数据保护、验证机制上会有一些风险,联盟链可以实现数据有权限的公开,保证数据的私密化。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和商户作为联盟链中的节点,各节点通过私钥授权,实现调取、监测、共享区块链中的数据。

贷前阶段,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小微企业信用数据上链和信用数据的共享。小微企业通过区块链平台发起借款申请,区块链平台基于链上的共享数据,结合各种外部征信数据,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生成区块链信用分,将融资申请在区块链上公布,各大金融机构在收到借款申请后,依据区块链信用评分进行贷款决策,贷款成功后,金融机构将贷款信息上传区块链平台,通过区块链平台中的信用链实现不同金融机构间信用数据的共享,借助块链式结构、加密算法等区块链技术,保证链上信用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

小微企业的身份认证和信息保护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有两把钥匙(公匙或私匙),使用公钥进行加密,使用私钥进行解密,公匙在信息数据接入过程中公开使用记录信息,而私匙只有贷款企业自己持有,金融机构需要访问小微企业账户信息时,需要小微企业的私匙授权。

贷中阶段,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支付和监管,明确小微企业贷款资金用途。贷款发放后,结合区块链支付系统,将小微企业的债权转换成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中自由流转的通证(Token),商户需要提前认证,通过认证之后才可以通过区块链支付系统收款。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购买原材料、设备、办公用品等日常企业消费,以通证的形式向商家支付。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智能合约实现贷中风控管理,明确小微企业资金用途。商家定期和区块链平台进行通证和货币的互换,小微企业分期向金融机构还款。在贷中阶段,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监控企业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资金挪用事件的发生。

本融资模式应用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实行融资流程的全自动化,通过在区块链中嵌入预设好的交易条款,为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有效缓解了履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融资模式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小微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在信用方面,将小微企业信用数据上链,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降低了贷前机构调查成本,确保了信用信息的对称性。在资金方面,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贷中资金监控系统,一方面,解决贷中监控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块链支付系统显著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了各方之间的账单核对成本和沟通成本,在交易过程中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实现点对点价值计算,减少了中间成本,缩短了计算时间。通过区块链技术,明确贷款资金用途,增强了参与主体的资金流动的可信性,将资金“精准滴灌”到最需要培育的小微企业中去。

3 应用案例

济南泉链海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区块链资金监管增信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搭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资金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供需的低成本融合,实现主体信用和行为可信性的双控双管,保障信用主体行为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增信小微企业融资,降低融资市场的传导成本。目前该平台已经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约,同时开始为小微企业授信并放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4 结论

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信用链+资金链”的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在信用方面,将小微企业信用数据上链,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在资金方面,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贷中资金监控系统,明确企业资金流动数据,增强了参与主体的资金流动的可信性,将资金“精准滴灌”到最需要培育的企业中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小微企业融资应用案例。本模式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用担保,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的“信用链+资金链”的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还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另一方面,该模式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参与各方的通力配合。

猜你喜欢

小微信用区块
小微课大应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小微企业借款人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