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中应用血管内介入阿替普酶溶栓的临床效果

2021-09-17李忠福吕博王旭东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6期
关键词:阿替普酶

李忠福 吕博 王旭东

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7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外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试验组采取血管内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改善效果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69.45%,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加快血压恢复,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替普酶;血管介入;急性肺动脉栓塞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070-01

据相关研究指出,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较高,发病迅速,病死率较高[1]。急性肺动脉栓塞指的是患者肺动脉相关分支或动脉被外源性或内源性栓子堵塞造成肺循环功能障碍。依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异物栓塞、空气栓塞、脂肪栓塞及肺动脉血栓栓塞等。发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漏诊率、误诊率较高。临床治疗以溶栓治疗为主。本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6例采取外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另外36例采取血管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7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男女比21:15,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48.53±2.79)岁。试验组男女比23:13,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8.61±2.85)岁。纳入标准:经心电图及临床检测均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前90d无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外周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2,規格:50mg/支)溶栓治疗,将药物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外周静脉滴注,治疗初期滴注速度控制50mg/h,滴注期间对患者不良症状及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未见异常第2h内再次泵注50mg阿替普酶,持续滴注2h,治疗期间加入0.4ml低分子肝素,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持续治疗2周。

试验组采取血管内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右侧腹股沟,行局部麻醉,植入18G穿刺针,上述操作结束后对造影影像进行观察,保证形成静脉管腔。常规检查传送、过滤系统及过滤器,无误后植入超滑导丝,送至滤器输送系统,移除扩张器至滤器头端,完成造影后观察滤器,保证无移位植入滤器,穿刺滤器至肺动脉血栓处,实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100IU阿替普酶溶于100ml生理盐水,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及低分子肝素等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呼吸频率、心率指标。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评价治疗总有效率,影像结果提示无血栓,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影像学结果提示部分血栓消失,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见临床症状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各项数据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呼吸频率、心率比较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改善效果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69.45%,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多种因素均可引发本病,如继发性因素、原发性因素等[2]。因患者栓塞部位、数量及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增加临床治疗难度[3]。加之缺乏诊断经验,诊断手段不完善,增加疾病漏诊率及误诊率[4]。现阶段临床诊断以呼吸困难、咯血、胸痛为判断依据[5-6]。然而,这些症状存在潜伏性,导致患者未能快速接受治疗。临床治疗以外周溶栓治疗为主,但易引发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7-8]。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呼吸频率、心率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患者心肺功能直接影响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病死率。心肺功能越低,栓子面积越大或数量越多。经血管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可加快血栓分子溶解,改善患者心肺功能[9-10]。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提示血管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加快血压恢复,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伟.血管内介入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2):3409-3411.

[2]张晓东.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23):23-25.

[3]李雅昆.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1):154-155.

[4]闻寅.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9):13-14.

[5]普布卓嘎.高原地区使用阿替普酶治疗肺栓塞的观察研究[J].西藏科技,2018(04):49+67.

[6]徐刚,张含琼.阿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溶栓前后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04):558-561.

[7]田冬.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危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2):299-300.

[8]杨宇.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154-155.

[9]高宏彦.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168-169.

[10]吴汉聪,邓涛,陈浩莹,李俊岭,邓文龙.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05):64-65.

猜你喜欢

阿替普酶
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疗效研究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
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
阿替普酶与银杏叶滴丸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