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2021-09-17岳红宁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攻击性同伴心理健康

岳红宁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现在的家长 一般都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有所忽视。心理及行为问题也称心理及行为骗异或偏常。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不少幼儿的不良行为和不正常的行为举动,如:焦虑过度、多动、不善交际、性格孤僻、攻击性行为、自私、咬手指、厌食等。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影响幼儿的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成年后的心理缺陷。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应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情绪经常愉快,胸襟开阔,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任性固执,有独立性,有坚固的意志和毅力、自信,勇与和善克服困难,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最常见的几种心理及行为问题。

一、焦虑过度,社交退缩

依赖退缩,胆小恐惧特别在社交方面表现出焦虑。记得带中班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一位性情使然、胆小害羞的小男孩。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他做事专心,意志却很坚韧。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与同伴交往,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还特别怕看别人的眼睛,怕碰别人的目光,对别人注意大为敏感。就连喊“老师早”“老师再见”的勇气没有。一开始我一直以为他是因为换了一个因环境,不太适应。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羞涩、局促不安、笨拙,有时请他起来回答问题也特别地紧张、害怕,表现很不自然。他的父母非常着急,说他一直是这样,有一次妈妈带他到逍遥津玩,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弄得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下楼。为了使他克服这种困难,我们在小朋友结伴游戏时,经常与他结伴,给他自信、关心的目光;在玩区角游戏时,我们特地多去他那里,多打几个电话给他;要求他担任班长的职务,如分发物品、整理玩具等等。从而来让他获得自信,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我们还经常做一些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的游戏,来促进与同伴的关系。他的父母也经常与他谈话,让他每天或多或少地说一说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两年过去了,他变得开朗自信,并且大胆地与同伴交往,拥有许多和他同龄的伙伴。

这种情况对于这类幼儿,老师和家长最重要的是不能对孩子进行训斥,不能骂他们胆小,而要给予足够的爱心和关怀,让其有充分的安全感。同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辅导和行为矫正。

二、多动性和攻击性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在小班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班上有个小男孩,叫天天。他脾气不仅倔,而且还特别喜欢打人。总有小朋友来告状,他好强霸道,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推、抓、踢、踩、碰、撞等动作都是他的“强项”。有时甚至用蜡笔在别人的绘画纸和画册上“做画”。老师批评时有所收敛,一转眼旧态复萌。小朋友们都很讨厌他,没有人和他做游戏,老师们也很头痛。通过家访了解到,他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是三代单传,王海天被爷爷、奶奶宠爱有加,把他当成“太上皇”来服侍,遂养成了小霸王的作风。在家里,也是如此地横行霸道,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有时甚至殴打大人,一次竟把奶奶的胳膊咬破了。

天天小朋友的这种行属于幼儿品行障碍中的攻击行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既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劣的不良行为。因为缺乏了正常的交往的活动与经验,所以他难以与同伴发展好的关系。动不动就打人、恃强凌弱、横行霸道的行为常常见于父母过分宠爱,百依百顺的孩子,特别是独生的男孩。他的这种攻击行为属于教育方式不恰当,家长过分地放纵自己的孩子,养成了自以为是、自我专横的特征。为了让大人满足其各种要求,习惯于一切事物都围着自己转。对于这样的幼儿更要及早干预,如果不及早干预,也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待这样的幼儿如何矫正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温暖积累了以下几种、策略:

(一)了解和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老师和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要,特别是不能用自己的想象。而且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来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愿望和需要。

(二)正确的榜样作用

多接触用理智处理问题的孩子交往,使其作为榜样;制止或禁止孩子看暴力内容的电视或电影;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不要去打、骂孩子,最好用理智的非攻击性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矛盾。

(三)奖励与惩罚的正确应用

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鼓励的大小与孩子正确行为的难度相适应,反之,就给予惩罚,乘法的手段也必须是与孩子的心理惧怕相一致。

(四)培养自控制力

教给孩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认识观念,逐步学会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让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学会体验受害者的痛苦,即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创造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认真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相信为了孩子,都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攻击性同伴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落地